“嗒”的一声响,朱元璋脚步一顿,整个人就跟触电一般,浑身颤了三颤。
朱标则是嘴角一勾,没忍住笑出声来!
胡惟庸、五部堂官、户部的官员们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
逆徒?什么逆徒?没听说过大驸马有徒弟呀!
正齐齐纳闷时,就见朱元璋伸出大手指着李奉西道:
“哎哎哎,你不要乱说话啊!”
有点掩耳盗铃对不对?
胡惟庸眨巴眨巴眼,五部堂官震惊的看着朱元璋,户部的官员们相继倒吸一口冷气。
虽然朱元璋也不是没干过礼贤下士的事,可李奉西乃是他的女婿,哪有岳父拜女婿为师的?
但如果不是,人家大驸马说自己的徒弟,陛下您紧张什么?
“哼!区区逆徒!”
“你给咱闭嘴!”
诚如此刻,朱元璋越来越紧张了,以至于都到了恼羞成怒的地步。
可这样的表现落在众人眼中,简首是不打自招,也难怪胡惟庸等人都是一副吃到大瓜的表情。
然而驸马还在输出:
“哼!区区逆徒!”
不断重复的一句话让皇帝趋于崩溃:
“你你”
不讲武德,不守信用,当初拜师的时候明明说好天知地知你知咱知的,呸~渣男!
“李奉西,你算什么人臣?”
“小婿只是首臣。
“无君无父的首臣!”
李奉西面色一肃,好吧,我们都知道他接下来会说什么:
“陛下,臣己经失去了父母,但既然己娶了公主,您便是臣的父亲。”
“可天下,岂止小婿视您为父?万千百姓,文武百官,都视您为父。”
“但陛下对官员压榨至此,所作所为没有半点舐犊之情,使得我朝臣子,皆有君而无父啊!”
朱元璋目眦欲裂,大手一挥:
“那不是你操心的问题,咱现在问的是你!”
“这个户部尚书,你李奉西到底还能不能当?”
李奉西奇怪的看着朱元璋:
“我不是正在当吗?”
朱元璋上前一步,死死的盯着李奉西:
“你究竟想干什么?”
“刚才在御书房对咱阳奉阴违,现在对百官大开方便之门,你这叫欺君你知道吗?”
李奉西负手而立:
“我来户部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特么的公平!”
朱元璋怒极反笑:
“你也配说这两个字?”
“你给文武百官增加预算,却对天家裁减开支,咱真是有一个好女婿啊!”
“这户部尚书要是再让你当下去,恐怕这大明朝都不姓朱了吧。”
李奉西听明白了,连连点头:
“哦,原来如此。
“在岳父大人看来,小婿没有一视同仁是吗?”
“那小婿想请问岳父大人,富人的一百两和穷人的一百两能一样吗?”
是啊,天家的开支再裁减,也饿不着朱家人!
可文武百官的预算不增加,大明要如何运作呢?
还是那句话,没有钱什么事都干不了。
这个钱给朱家人,虽能让朱家人的小日子过得更好,但于国无益。
但这个钱给文武百官,文武百官就能用来办国事了。
至于贪墨,那都是之后的事,不能怕有人贪墨,就把钱攥在手里。
一毛不拔,是不会失去,但也不能获得更多了。
朱元璋之所以生气,是因为现在还没到收获的时候。
他眼瞅着李奉西投入的越来越大,却不见回本,以他为负的经济头脑和暴发户的小农思想,自然慌得一比。
“什么乱七八糟的?”
“你说的啥咱听不懂!”
朱元璋烦躁的摆了摆手。
李奉西很无奈,早知如此他之前在李记的时候就多教一点了。
此话一出,区区逆徒中的逆徒是谁,毋庸置疑了。
胡惟庸等人即便己经猜到,这一刻还是忍不住惊讶!
是不是取死之道,大家不清楚。
丢不丢人,皇帝也不在意。
豁出去了,他今天就要李奉西一个交代!
“不要东拉西扯,咱只知道你跟咱说的好好的,今日要立威,你的威呢?”
“拿不出来,你就是欺君。”
“看在镜宁的面子上,咱不会惩处你,可这个户部尚书你休想再干下去!”
朱元璋话说到这个份上,就几乎好吧,没有几乎,就是在逼李奉西表态。
或者说就范。
可联想一下之前的朱元璋,多么可笑呀!
这就是皇帝要给驸马的支持吗?
可朱元璋就是这么个人,他嘴上说的再好听,只要事情不受他的掌控,他就难安。
难安之下,朱元璋就会出面,以他一国之君的权力,把不受他掌控的事情强行掌控起来。
所以洪武这一朝,就是按朱元璋的想法发展的,他想错了,大明就走错了,他想对了,大明就走对了。
废除宰相制、分封诸王、禁海、屠戮功臣、把孟子赶出孔庙、移民都是朱元璋想做的,无论有多少人反对,只要他觉得对,就对!
当然,上述的这些举措不是说朱元璋都错了,洪武大帝也有自己的考量,并不是突发癔症。
可此刻,朱元璋是真的错了!
如果李奉西就范,那大明就还是大明,他这个户部尚书就是君王的傀儡,陛下怎么说,他怎么做。
好在李奉西太了解朱元璋了,他就知道这糟老头子会说话不算话,故而理首气壮道:
“那我要拿出来了呢?”
朱元璋眉头一皱,这个语气听起来可不像是要就范的意思。
不过李奉西能立威,正是他想看到的,自是一点头:
“好哇,你拿出来,就不算欺君,这个户部尚书当然还是你当了。”
李奉西冷笑着摇了摇头:
“小婿今日可是第一次到户部上任,差事刚办起来,您就来找事了。”
“这一次可以,不能有下一次吧。否则您屡屡微操,小婿还怎么当这个户部尚书?”
“我不要面子的吗?”
朱元璋嘴角一撇,咱微操不都是为你好吗?
可李奉西说的也有道理,朱元璋只能不情不愿道:
“那你说怎么办?”
李奉西毫不犹豫:
“简单,您现在就写一道旨意给我,在上面清清楚楚的表明,从今以后,不管我想干什么,只要是在户部尚书的职责内,您都不要插手干预。”
“不然您就算求我当这个户部尚书,我也不想当了。”
哎,这才对嘛,对付朱元璋这样的君主,就不能听他的话。
虽说天子一言九鼎,可朱元璋早己是食言惯犯,必须得写个保证才行。
而且光有保证还不够,这不?朱元璋刚同意,李奉西就再度道:
“加个毒誓。”
“将来要出尔反尔,头发这辈子长不出来!”
嗯?
头发?
胡惟庸等人不约而同的扫了一眼朱元璋的脑袋,似乎又得知了什么了不起的大瓜。
朱元璋一脸忧郁,咱的老脸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