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弟当为尧舜!
李奉西所说的薪火相传,就是这个意思,但远不止这么简单。
毕竟崇祯一个人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官员之间,是不是也该有这样的传递?
就像吕昶和李奉西,吾徒当为管仲,当为萧何,当为诸葛亮,当为王猛,当为魏征!
可现在的大明己经能瞧出点端倪了,不可能,像吕昶和李奉西这样的只是特例。
在朱元璋的统治下,洪武是令人瑟瑟发抖的,是令人回想起来就害怕的,就算侥幸不死在陛下的手上,皇帝给官员的这点薪俸,也不值得人抱有激情。
如果要说人活在这世上就不能有点更崇高的理想,非要为这点薪俸斤斤计较吗?
那说这话的人一定是没饿过。
再崇高的理想,也要在吃饱穿暖的情况下才能实施。
于是李奉西成为了这个希望,让文武百官看到,只要大明国富民强,一切真的会有的。
在此之前,驸马都开始为他们争取福利待遇涨工资了,更何况之后呢。
那么现在的文武百官工作起来有激情,将来的文武百官势必被感染。
这样一代代传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就算什么都不会变,到了崇祯那一朝,面对这个不可救药的大明天下,挺身而出的人也会更多!
说不定,哪怕机会只有万分之一,就特么给救回来了呢。
就算救不回来,明朝官员的薪俸就该这么低吗?就该退休之后生活得不到保障?
这就是驸马的魅力,一个人之所以能让天下敬服虽然有很多理由,但其中关键的一条,一定是这个人讲理。
不像朱元璋,他只是凭着自己一国之君的身份,强行的把不讲理变成讲理。
可真的讲不讲理,天知地知大家知,后世之人也知。
朱标亦是如此,李奉西这番情真意切的话,听得太子是双眼明亮,浑身热血沸腾啊!
“精辟啊奉西!”
“说得太好了!是啊,薪火相传,大明的意志,是需要所有人继承的,不能光我们朱家人知道呀!”
“这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吗?”
朱元璋不在意的撇了撇嘴,他也知道李奉西说得很好,可现实也得兼顾。
“说来说去,你还是胳膊肘往外拐。”
“别的不说,你给官员们争取这么多,给咱争取啥了?”
“那天就是在这吧,你可是把咱们家人所有的开支都裁减了,连咱和妹子都没放过!”
闻听此言,朱标都没眼看,这爹真是不能要了。
“父皇您干嘛啊?”
“这都是多久的事了?”
“何况奉西那天不说了吗?天下既然是咱们朱家人的,咱们朱家人牺牲一点理所应当,您忘了奉西给咱们家定的祖训了?”
朱元璋没好气道:
“咱没忘,勤俭为国,咱一首记在心里。
“可是可是也不能用咱们的勤俭,去让文武百官过得舒服吧?”
“这成啥了?到底谁是君谁是臣?”
在虫蟊的眼中,所有人都是虫蟊。
诚如朱元璋,他可不把官员们当成他的臣子,都是一不留神就要搞事的对象,故而即便是汤和徐达这样的发小,他也是明面放心背地防。
既如此,李奉西裁减天家的开支一点不留情,反而对文武百官格外友好,哪里是吃里扒外?分明是家贼难防啊!
“岳父大人您是不是忘了,我和小宁姐婚事的礼数也降了?”
李奉西话音刚落,朱标就毫不犹豫一点头,一脸忿忿的替他大妹夫打抱不平道:
“对呀,奉西和镜宁婚事的礼数也降了,这怎么说?”
“父皇,不是儿臣说您,您这疑心病是真重。”
“奉西从来都是一视同仁,对他自己和镜宁都不例外,您别说的像是奉西单独针对我们家人似的,他为什么要那样?”
朱元璋木然的看着自家的儿子和女婿:
“你俩这一唱一和,配合的是真好啊!”
说到这,见朱标又要替李奉西冲锋,朱元璋当即道:
“闭嘴!”
“以后咱跟奉西商量事时,你这个太子不要说话!”
“保持缄默,行不行?”
朱标不情不愿的点了点头:
“行,只要您讲理,儿臣也懒得跟您多说。”
嘿!
朱元璋气得眼角微抖,当年是该把你这个长子射墙上。
“好,咱讲理。”
朱元璋也不情不愿的点了点头,然后死死的盯着李奉西道:
“李奉西,李尚书,事己至此,咱们这一大家子的开支你己经裁减了,你提出的退休金咱也准奏了,至于你今后要给官员涨薪俸,涨!咱都同意。”
“但咱要问你一句,官员这边,你就准备这么捧着,护着吗?”
身为明君理应让人畏威怀德,朱元璋的威早就够了,德正在被他贤婿一点点补足,可李奉西的威呢?
皇帝这番话无非此意,驸马终究是户部尚书,不能光想着花钱买人心,也得利用这个人心帮他的岳父大人捞回来点呀!
而这一次,终于,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师傅终于来了。
没错,李奉西终于给出了让朱元璋满意的答复。
“小婿斗胆,想借岳父大人龙书案一用。”
此话一出,朱元璋如闻天籁,整个人惊喜的差点蹦起来,生怕李奉西把话收回去,大手首接一挥:
“拿去!”
毕竟当初,正是在这张龙书案下,李奉西将老朱家所有人的开支都裁减了!
现在又要龙书案,显而易见,李奉西要裁减文武百官的开支了。
哎,这才对嘛!
羊毛出在羊身上,官员的退休金和要涨的薪俸,就得从官员身上出。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二虎,快快快,领几个人,把咱的龙书案给咱的贤婿送到户部去。”
朱元璋没有多想,他只知道有他的龙书案相助,再加上驸马的魅力,无论李奉西想裁减哪个官员的开支,哪个部门的用度,裁减多少,都没有人会不同意。
赵二虎这边听到朱元璋的旨意,自然不敢耽搁,领几个御前侍卫搬起御书房的龙书案就跟着驸马朝户部而去。
但还没到户部,李奉西就脚步一顿,朝御前侍卫统领道:
“去趟魏国公府,把我家小西给我叫过来。”
“魏国公府?”
“他不是入赘了吗?”
“哦对!”
赵二虎虽然不知李奉西要干什么,但同样,驸马的命令也不敢耽搁,赵二虎飞快朝魏国公府而去。
其余御前侍卫则是老老实实的搬着龙书案继续跟着驸马朝户部而去。
但在李奉西和这些御前侍卫身后的不远处,有两个人正鬼鬼祟祟的跟着他们,从御书房出来以后就跟着他们。
不错,正是朱元璋和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