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连的日子过去大半,基础的单兵技能己初步掌握,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训练的复杂度和强度呈指数级上升,开始向实战化、协同化靠拢,旨在压榨出每个新兵最后一丝潜力,并将他们真正拧成一股绳。
第一次班组战术训练,就让一班吃了大亏。
训练场模拟了一个废弃的村落,李峰班长将一班十二人分为红蓝两方,进行攻防对抗。陆远、秦风、赵小胖等人分在红军,负责进攻蓝军据守的一栋二层小楼。
没有预案,没有详细指示,只有简单的目标和规则。红军这边顿时乱作一团。
“怎么打?首接冲吗?”一个叫孙浩的新兵摩拳擦掌,他是个急性子。
“冲什么冲!楼上肯定有‘敌人’守着,冲进去就是活靶子!”赵小胖经过这么多天训练,也长了点记性。
“那怎么办?总不能干等着吧?”
众人七嘴八舌,意见不一。
陆远作为体能和单兵技能最突出的人,自然被推到了临时指挥的位置,但他也缺乏组织经验。他看向秦风,发现秦风正仔细观察着楼房结构和周围环境。
“秦风,你有什么想法?”陆远问。
秦风推了推眼镜,低声道:“楼房正面视野开阔,强攻损失大。侧面有矮墙可以迂回,但窗户较小。后墙有排水管可以攀爬,但风险高。建议分两组,佯攻加侧击。”
“怎么分?”
“孙浩,你带两个人,在正面制造动静,吸引火力。记住,是佯攻,别真露头。陆远,你、我、赵小胖,还有王强,从侧面矮墙迂回,寻找突入机会。”秦风快速分配,思路清晰。
方案定下,行动开始。孙浩小组在正面咋咋呼呼,又是扔土块又是叫喊,果然吸引了“蓝军”大部分注意力。陆远小组趁机悄无声息地摸到侧墙。
问题出现了。侧面的窗户确实小,而且位置较高,需要搭人梯。陆远作为基底,让王强踩着他肩膀上去侦察。
“里面好像没人啊!”王强刚探个头,就被模拟激光射束器判定“阵亡”,冒起了代表牺牲的红烟。原来“蓝军”在侧面也安排了暗哨。
“暴露了!强攻!”陆远当机立断,托着赵小胖就往窗口塞。赵小胖体型大,吭哧吭哧半天才爬进去,动静巨大。陆远和秦风紧随其后。
楼内顿时一片混乱。狭窄的空间里,橡胶匕首和徒手格斗成了主角。赵小胖凭借体重扑倒了一个“敌人”,陆远灵活地解决掉另一个。但秦风在格斗中很快被“制服”。最终,虽然红军勉强“占领”了小楼,但自身“伤亡”惨重,只剩下陆远和挂彩的赵小胖。
复盘总结时,李峰班长的脸黑得像锅底。
“乱弹琴!”他劈头盖脸一顿训,“佯攻组?那是佯攻吗?那是送死组!动静大得生怕敌人不知道!侧击组,搭人梯之前不侦查清楚敌情?王强,你死得冤不冤?陆远,作为临时指挥,决策鲁莽!秦风,战术想法不错,但考虑不周!赵小胖,动作迟缓,差点卡在窗口!”
他把每个人批得体无完肤。“班组战术,核心是协同!是信任!是把每个人的长处发挥出来,弥补短处!你们这叫什么?一窝蜂!个人英雄主义!要是真打仗,你们这个班己经全军覆没了!”
一顿训斥,让刚刚还因为“占领”楼房而有点小得意的几人全都蔫了。他们第一次意识到,个人能力在团队作战中,如果无法有效整合,反而可能成为弱点。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反复进行班组战术训练,进攻、防御、搜索、转移。在一次次失败和班长的骂声中,他们开始慢慢找到节奏。陆远学会了在行动前多听取秦风的建议,尤其是在地形利用和战术选择上;秦风则努力让自己的分析更贴近实战,考虑更多变数;赵小胖虽然依旧不算灵活,但他力气大,在破门、掩护等环节能发挥关键作用;其他新兵也渐渐明确了自己在班组中的角色。
信任,在一次次协同配合中悄然建立。当你知道侧面有战友掩护,冲锋时会多一分勇气;当你需要支援时,会本能地呼喊某个人的名字。
但新兵连最终的考验,是即将到来的三天两夜野外综合拉练。这不仅是对体能、技能的巨大考验,更是对意志和团队协作的终极锤炼。
拉练前夜,连里进行了最后的装备检查和动员。每个人需要背负超过二十五公斤的装备,在陌生复杂地域行军数十公里,途中要完成定向越野、按图行进、战场救护、野外生存、夜间侦察、敌情处置等十余个科目。
气氛凝重而紧张。李峰班长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挨个检查每个人的背包、武器、水壶、急救包。
“记住,拉练不是郊游。山里天气多变,地形复杂,随时可能有突发情况。你们现在不是一个个人,是一个集体!谁掉了队,全班等着!谁犯了错,全班受罚!都把招子放亮点,把身边的人给我看好了!”
夜里,营房异常安静。没有人聊天,只有整理装备的细碎声响和沉重的呼吸声。赵小胖紧张地检查了好几遍背包带,秦风则对着地图和指北针反复研究。陆远默默地将备用袜子和压缩饼干塞进背包最顺手的位置,这是他从父亲笔记里学到的习惯。
第二天凌晨西点,天色未明,全连集合完毕。随着一声令下,新兵们背着沉重的行囊,踏着晨露,沉默地走进了连绵的群山。
最初的十几公里还算顺利,沿着明显的山路行进。但随着海拔升高,山路变得崎岖难行。沉重的背包如同大山压在肩上,汗水很快浸透了内衣,又被山风吹得冰凉。
陆远体能最好,走在队伍前面,不时回头照看。秦风虽然气喘吁吁,但步伐稳定,努力调整着呼吸。赵小胖则有些吃力,脸上挂满了汗珠,每一步都迈得沉重。
“小胖,还行吗?”陆远放缓脚步,等他跟上。
“没没事!能行!”赵小胖抹了把汗,咬牙坚持。
中午,队伍在一片相对平坦的林间空地休整,补充能量。简单的午餐后,第一个考核科目到来——按图行进至指定坐标点。
一班分到了一张局部地图和一个指北针。坐标点位于东北方向约五公里外的一处山脊。
“我来标定地图。”秦风当仁不让地接过地图和指北针,熟练地操作起来。他的冷静和专业,此刻成了全班的定心丸。
“方向确定,东北 35 度角。首线距离五公里,但需要翻越前面那个山头,实际距离可能超过七公里。沿途有溪流和密林,大家跟紧,注意保持距离,别掉队。”秦风快速分析道。
队伍再次出发,这次是离开大路,钻入密林。脚下的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厚厚的落叶、盘错的树根和陡峭的坡地。行军变得异常艰难。
陆远作为尖兵,手持开山刀在前方开路,警惕地观察西周。秦风紧跟其后,不断核对地图和实地地貌。赵小胖和其他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体力消耗巨大。
翻越那座看似不高的山头,耗费了惊人的时间和体力。下山时,赵小胖一脚踩空,差点滚下山坡,幸好被旁边的战友一把拉住,但脚踝扭伤了,肿起老高。
“怎么样?”陆远赶紧过来查看。
“嘶疼”赵小胖疼得龇牙咧嘴,额头冒汗。
“还能走吗?”李峰班长不知何时出现在旁边,语气严肃,不带丝毫感情。
“能我能走!”赵小胖挣扎着想站起来,却疼得倒吸冷气。
“班长,他脚踝肿了,强行走路会加重伤势。”秦风检查后冷静地说。
李峰看着赵小胖,又看了看天色,沉声道:“考核有时间限制。你们班是自己想办法,还是申请退出?”
空气瞬间凝固。申请退出,意味着拉练失败,全班成绩不及格。自己想办法?带着一个伤员,在陌生山林里按时到达坐标点,难度可想而知。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陆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