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长江水师(1 / 1)

第367章 长江水师

对于陕西方面,江瀚并不担心。

邓阳在汉中也有两三个年头了,不论是官方背景还是官军身份,他都具备。

此前在巡视剑州大营时,他已经发了一封密信给邓阳,让他负责在汉中组建情报网络。

其实也不用江瀚特意提醒,邓阳如今在汉中可以说混得是风生水起。

自从邓玘率部起义之后,汉中的官员和王府就收敛了不少,生怕再把汉中的哪一部官军给逼反了。

要知道邓玘当初可是宰了个参将才跑去四川的,万一哪天有人想不开,放开把守的官道引贼攻城,他们可就全完了。

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汉中知府王在台和瑞王朱常浩一致决定,必须要在军中拉拢一个值得信赖的将领。

两人左挑右选,镇守金牛道的那个邓参将还算不错,懂礼数,知进退,就是他了。

邓阳也瞅准了这个时机,一举打入了敌人的内核圈子。

他先是利用手上的药材、蜀锦等紧俏物资,以节敬的名义,大肆向知府衙门和王府送礼,以拉近双方关系。

而王在台和朱常浩也投桃报李,给了邓阳一个采买的差事,让他从金牛道大量走私川盐、夏布、蜀锦等物资。

一来二去,双方的交情也就越来越深了。

甚至发展到后来,邓阳出入衙门和王府都不用提前递贴,直接上门就是。

简直就跟回了自己家一样,闲庭信步。

借着这层关系,邓阳才得以在汉中从容布局。

他把麾下的兵丁撒出去,化装成商队护卫、客栈伙计、乃至游方郎中,渗透到了各处要害。

探子们不仅绘制了详尽的汉中防务舆图,标注了各处关隘、粮仓、军械库的位置,甚至还摸清了当地守军的兵力部署。

不仅如此,邓阳甚至连王在台与巡抚孙传庭往来公文的详情,都能获悉一二。

得益于邓阳源源不断传回的情报,江瀚对汉中的局势可谓是了如指掌。

毫不夸张的说,凭借这些情报以及在邓阳手上的三千兵马,江瀚想要拿下汉中简直是手到擒来。

邓阳也曾数次来信,言语间跃跃欲试,询问王师何时出兵北上,也好配合建功立业。

然而,江瀚却始终将其按下不表,未曾正面答复此事。

在他的心中,邓阳的战略价值其实远在于汉中之上。

毕竟地盘就摆在那里,想打随时可以打,但人才是最关键的。

仅仅为了夺取一个汉中,就要让邓阳这枚深埋已久的棋子暴露,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了。

江瀚始终坚信,以邓阳长袖善舞的能力,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更进一步。

万一哪天朝廷无人可用,说不定邓阳真就能跻身高位,统领一方兵马。

届时,他将发挥出更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当曾瑞提及陕西方向的商路时,江瀚只是摆了摆手,含糊道:“陕西方面不必多虑,本王已有安排。”

“至于福建嘛,本王也是有熟人的。”

“当初福建的海防游击郑芝龙,曾派其四弟郑芝凤前来四川拜会。”

“郑芝凤在四川、贵州待了大半年,前前后后定下了好几笔价值不菲的商单。”

“等商行成立了,正好可以借着送货的名义,在福建开设会馆。”

陕西、福建、乃至于湖广等地,江瀚自信都能找到熟人。

但真正的难点和重点,还是在于京师。

京师是天下根本,政治中枢,朝堂上但凡有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牵动天下大局。

因此,江瀚才必须想办法在京师创建一个可靠据点。

行商牟利只在其次,重要的是借机攀附权贵,笼络官吏,以此掌握朝廷动向,琢磨皇帝心思。

可曾瑞对此却有些为难,吞吞吐吐的说道:“王上明鉴,京师方向确实是关键所在。”

“但————但是自从王上入主四川以来,大肆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豪绅劣商。”

“以往那些能与官府打交道,财力雄厚的官绅们,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如今早已是十不存一。”

“如今保宁府内,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出堪当此任的人选了————”

江瀚闻言一愣,他万万没想到还有这种困难。

不过细想下来好象也没错,毕竟在明末这种环境下,但凡是能和官府打交道的商户,哪个不是吃人不吐的主。

以次充好、掺假牟利都算是有良心的了,囤积居奇、哄抬粮价才是发财的手段。

这种人,必定是汉军清算的首要对象,又怎么会让他活到今天呢。

再说了,就算这帮豪绅劣商想要反正投诚,江瀚也不一定敢用。

谁也不敢保证,这帮被抄家灭族的阶级敌人能真心悔过。

说到底,还是自己人好用。

“既然没有现成,那咱们自己干就是了。”

江瀚转头看向曾瑞,吩咐道,“此事就由你保宁府牵头,负责开设一个官督民办的商号。”

“官府暗中出资,再想办法招募一些底子干净,身家清白的中小商贩入股,共同组建一家新的商号。”

“明面上,商号一切都按民间的商业规矩来,切记不要派有官身的参与其中,也不要与下面的掌柜、伙计有接触。”

“保宁府作为总号所在,确保商号的内核掌握在官府手中。”

“货物想必仓库有不少,不管是工部作坊里的布匹、琉璃器;还是蜀锦、药材等,都可以划一部分出去,只需要做好帐册监管即可。”

“记住了,商号首要目地不在于求利,旨在打开局面,站稳脚跟。”

“具体人员方面,我会亲自指派,你只需要负责搭建框架,为其提供便利与掩护即可。”

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曾瑞哪里还有不懂的道理。

他点点头,肃然道:“明白了,臣会尽快物色人选,拟定章程。”

“争取在三个月内,把一切安排妥当,等专人接手。”

安排完此事后,江瀚又保宁府小住了几天,清查政务的同时,又顺便接见了一些当地官员。

随后,他便带着人南下顺庆府,辗转前往了长江上游的重镇,夔州府。

此行的主要目的,便是视图李老歪负责筹办的长江水师。

在江瀚的战略规划中,长江水师的地位干分重要,也是这次巡视的重中之中。

汉军日后若是想东出湖广,乃至威逼整个南方,就必须把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牢牢掌握在手中。

南方不比一马平川的北方平原,这里水网纵横,山川交错,人口聚集的局域十分杂乱。

要想把细碎的南方串联起来,有且仅有一条主线,那就是长江天堑。

长江横贯东西,不仅是天然的交通大动脉,更是南方的命脉所系。

自西向东,它串联起了四大膏腴之地。

以江陵为中心的江汉平原、环抱洞庭湖的湖广粮仓、依托鄱阳湖的江西沃土,以及广袤富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这些局域,无一不是人口绸密、物产丰饶之地。

纵观南方,无论是军事重镇如荆州、武昌,还是经济枢钮如芜湖、扬州,几乎都是依江而建,因水而兴。

可以说,谁真正掌握了长江的控制权,谁就真正扼住了整个南方的咽喉。

丢了长江天堑,无论是物资运输、兵力调动、信息传递,都必定会受制于人。

就算江瀚要北上控遏山、陕,暂时不准备全面进攻南方;

但只要有一支强大的水师游曳于长江之上,就足以震慑任何企图割据江南的势力,使其无法依托天险自成一体。

然而战略构想只是一方面,现实的问题却不少。

夔州府所谓的长江水师,与其说是一支水师,反倒更象是一支拼凑起来的大型运输船队。

江瀚站在江边放眼望去,其中真正可以称得上战船者寥寥无几。

更多的都是些体型较小的哨船、巡船,以及漕船和运兵船。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江瀚麾下这只部队,自从成立起就少了一条腿。

汉军的根基,几乎都是出自西北三边的边军。

论起陆上弛骋,骑马砍杀,个顶个都是好手,但到了波涛起伏的江面上,许多人连站都站不稳,更别提操船作战了。

并且,论起建设水师,夔州府乃至整个四川的地理条件也稍显不足。

四川盆地虽水系众多,但却缺乏像洞庭湖、鄱阳湖这类开阔平静的大型水域供舰队操演。

长江水师自从成立起,其活动范围都在长江、嘉陵江等内河当中。

这些河道虽然也算宽阔,但也有不少地方险滩密布,暗礁环绕,尤其是夔门、滟堆等地。

这样的水文条件,用来通行一些中小型船只还可以,但却无法满足大型战船的操练与运用。

当然了,现在长江水师也没有一艘大型战船可用。

主要还是缺乏船匠,没有修建大型战船的经验。

四川的匠人虽然会造船,但造的也大多都是些类似货船、客船、渔船的民用船只。

找遍了整个四川,也找不出几个懂得打造大型战舰的船匠。

但凡懂造船手艺的,大多都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官营船厂,也基本都被郑家把控着。

江瀚估计,在洞庭湖、巢湖、鄱阳湖等地,应该能找到懂得造大型战舰的船匠。

不过在明末这个时间段,明军的内河水师还有多少战斗力,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有总比没有好,毕竟原先的明军只是军备废弛,疏于操练而已,架子还没倒。

但凡江瀚能够接收一只水师舰队,他也能想办法慢慢恢复其战斗力。

很问题的关键是,四川根本就没有一只独立的水师部队。

大明水师的内核力量都集中在南京、安庆、九江等沿江重镇,负责拱卫留都与漕运安全,四川的军事防御重心始终在陆路。

再加之元末时期,夏蜀政权曾依托水师在四川割据一方,甚至还一度打退了汤和率领的明军水师。

因此,朱元璋在灭掉夏蜀后,刻意削弱了四川的水上力量。

终明一朝,四川都没有一支大规模的水师部队。

只有重庆、泸州、叙州等地,才有一些卫所配备水师战船,但任务也多是巡逻治安、缉私捕盗、运输兵员等杂事。

随着卫所制度崩坏,这些地方的战船也大多年久失修,不堪一用。

原本的水军士兵,要么沦为纤夫、杂役;要么就成了在河道上设卡的路霸,毫无战斗力可言。

也正因为如此,当初李老歪得知将由他负责兴建水师时,心里是一百个不乐意。

缺船又缺人,哪有条件兴建水师?

但没办法,江瀚的命令他又不敢违抗,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在请教了一众同僚后,李老歪也算是摸索出了一条路。

既然短期内无法建造大型战船,那就退而求其次,大量征用民间船只,先把架子搭起来再说。

象是大型漕船、盐船等,经过挑选后,便可以将其改造成战船。

在船舷部位加装防护木板,并在船头、船尾开辟炮位,用于安装一些中小型的火炮。

如此,总算才改装出了一批堪用的“准战船”,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

对于水军士兵,他则是采取了两种办法。

一方面,尽量从重庆、泸州、叙州等地卫所,招募原来明军水兵;

尽管这帮人疏于训练,但至少还懂得最基本的操船、驶帆、辨识水文等技能,只要严加训练,总比让陆军这帮旱鸭子从头学起来要快。

而另一方面,李老歪又将目光投向了长江及其支流上。

在这些地方,长期活跃着大量的漕帮子弟、以及世代打渔的渔民。

这帮人自幼与水为伴,精通水性不说,而且还很熟悉每一段航道的水文情况,是天生的水兵苗子。

李老歪开出了与战兵相同的高额月响,才顺利地把这批人收编入伍。

当然了,在正式入伍前,这些漕帮子弟、渔民疍户们都必须在新兵营待上一段时间。

毕竟都来自民间江湖,背景复杂,不仅要查清楚身世,同时也要整训一番。

新兵营不仅锻炼体能、学习搏杀、使用火器等基础军事技能,更重要的是熟悉汉军旗号、金鼓指令,培养纪律等。

这样才能从一介平头百姓,逐渐蜕变成为合格的军人。

在视察新兵营时,江瀚还意外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渔民林潮生。

当年江瀚率军攻打保宁府,明军为了断绝水路,毫不留情地凿沉了林潮生等人的船只。

林潮生一怒之下,便带着一众渔民兄弟添加了义军,凭借对嘉陵江水情的熟悉,为攻克保宁府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如今,林潮生已经升任了长江水师的把总,麾下管着五百多名水兵。

他此时出现在新兵营,也是奉了李老歪的命令,负责训练新招募的水军士卒。

可以说,在李老歪的苦心经营下,长江水师磕磕绊绊地建设了半年多,总算是勉强有了点规模。

小型战船凑齐了两百馀艘,漕船、运兵船三百艘,水师官兵共有一千两百馀人。

但江瀚也很清楚,凭借眼下长江水师这点实力,想要拉出去控遏长江,威慑诸省,无异于天方夜谭。

远的不提,单是湖广沿江那一连串的军事重镇,夷陵、荆州、武昌,哪一个不是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的硬骨头?

要是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封锁江面、提供火力支持,仅靠陆军,恐怕连靠近城墙都做不到。

东出湖广,很可能会变成一场焦灼的拉锯战。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凡人:垂钓诸天,长生逍遥 修仙从游戏开始 惊!偏执大佬他想和渣女搞纯爱 转学后,被同学小舅盯上了 火影:体术成神,肉身锤爆尾兽 修仙:我的天赋面板能升级 深夜邮局:致命邮件 大秦,我,最尊太子,召唤不良人 南明崛起 亲子综艺,妈妈我有十八般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