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兴眼里升起几分诧异。
“你吃酒的时候听说了,可打听出来,他们今日有什么动作没有?”
如果御史台这群人什么消息都往外漏的话,马兴就得好好考虑一下,要不要将这些人全盘接收进来了。
周正安却是摇了摇头,眼里透着几分惋惜。
“这种消息我哪里能打听得出来?”
“御史台那群老学究,一个个嘴巴严的都跟什么似的。”
“我只是听他们昨日说的事儿,猜到他们今日要搞大动作。”
“但具体要做什么,我还真就不知道了。”
听完这话,马兴心里倒是缓缓松了口气。
这群人到底没笨到那程度。
现在想来还是能用的。
然而下一秒,周正安又压低声音说道。
“不过我猜测,这群人纵然是要闹起来,应该也是要跟都察院的人闹起来吧?”
“国公爷,你想呀,陛下突然新成立了个都察院,将他们的活给挤掉了,这谁心里能松快?”
“如今这才只一年时间不到,御史台的威望便已经大大降低,想来等过完年,这些御史们就该收拾东西进都察院了。”
周正安还有几句话没说。
都察院不是什么好进去的地方。
纵然现在都察院只是刚刚建立,还比不上御史台有足够的威望。
可一个机构的立足之本是什么?
是圣心!
此次前户部尚书张昶一案,陛下首次提到了三司会审,其中便包括都察院。
由此可见陛下对都察院十分看重。
御史台那群人能不急才怪呢!
在周正安看来。
御史台今日发难,只怕也是为了争取来日他们进入都察院的权益罢了。
马兴听完倒是笑了笑。
以周正安的脑回路来说,他猜的倒是挺有道理。
如果马兴不出来要了御史台这批人的话,按照朱元璋的想法,左工等人势必是要并入到都察院中的。
只可惜马兴出来横插一脚。
“聊什么呢?”
中气十足的声音陡然自二人身后响起。
马兴和周正安两人都被吓了一跳。
周正安转过头去,更是吓得两眼发直,连忙躬身行礼。
“下官见过信国公。”
马兴看到汤和也有些意外。
这老小子打从自己上朝以来就没见到过人影儿。
哪想到今天居然破天荒的来上朝了。
不过马兴很快便想到了对方的身份。
汤和身为武将,又是堂堂信国公,按理来说,不打仗的时候是得每天来上朝的。
可他要比旁人更审时度势,自上一场战役结束之后,汤和便自请休养在家。
而好巧不巧的是,对方身上还兼任着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位。
多日都不来上朝的人,今日突然来了。
很明显这老小子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不过很可惜。
今天的事儿只怕跟他没有一毛钱关系。
“也没聊什么,就是讨论今天晚上下值要不要去万花楼吃点儿好的。”
汤和也不在意这点小事儿。
反倒是对马兴说的吃点好的十分感兴趣。
“还去什么万花楼啊?你那家酒楼不是准备开业了?干脆今天晚上就去你酒楼逛逛,也算是让我开开眼。”
汤和这边刚一加入,周围其余的大臣就像是闻着腥味儿的猫一样,立马都凑了过来。
如今又听见汤和说起马兴家的酒楼。
一个二个全都竖起了耳朵,目光灼灼的看向马兴。
“没想到国公爷家中竟不声不响开了个酒楼,不知这酒楼坐于何处?咱们今日若没事的话,也想过去讨两杯酒喝!”
马兴干笑了两声。
多日都没有上朝的汤和都能听说自己开了个酒楼。
这群天天上朝的老狐狸能一点风声都没听见?
只怕是因着前阵子马兴在朝堂上一人喷多个,平日里又跟个孤臣似的,让他们找不到借口同自己搭话吧?
现在有了汤和作为突破口。
这群人能不攀上来?
要不怎么说外戚引人忌惮呢。
抛开自己头顶上国公的爵位不谈。
单单只说马兴这正六品的小官,要是真放在这朝堂当中,只怕都是无声无息,没人注意吧?
但话又说回来了。
自家酒楼,当然得沾点人气。
汤和愿意免费帮自己打广告,这个情马兴也得接着。
马兴笑呵呵的朝着众人拱手说道。
“倒也不用这么麻烦,我家酒楼后日开业,到时候还得请诸位同僚前来捧个人场!”
“这些日子还在筹划之中,大家伙纵然是去了,我这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众人哄笑一声。
“国公爷这日子倒是挑的好,后日正好大家伙休沐,自然得上门去讨点喜气沾一沾了。”
借着酒楼这事儿,其余人当然想借着关系从马兴嘴里探知点消息。
马兴却是滑不溜秋的,一点消息也没漏。
就连汤和也想打听点内情,偏偏马兴一声不吭,最后汤和也只能点了他两下。
“难怪陛下信任你,你这嘴风当真是严的很。”
马兴却是无辜的眨了眨眼睛。
“汤大人,这有些话可不能乱说。”
“今日什么事儿,我可是一概不知,等会儿还得看你们发挥呢。”
听出马兴语气里幸灾乐祸的味道,汤和也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昨儿个我还想着今天下午去你那院子蹭口饭吃,哪想到夜里就听说了。”
“如今也不知今日朝堂上要如何争论了。”
汤和心里也清楚。
朱元璋特意成立都察院,就是为了取代御史台的。
否则也不会特意让自己一个武将兼任左都御史一职。
放眼文臣之中,还真没人能够镇得住这位置。
但汤和兼任这一职位是有期限的。
御史台今日想要发作,焉知不是冲着他这左都御史职位来的?
偏偏朱元璋也没跟他透个底,汤和今天都是两眼一抹黑来的,现在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众人正寻思着的时候。
只见前头小黄门,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陛下驾到!”
所有人也都顾不得再想其他,纷纷低头行礼。
朱元璋扫了一眼下方,走到自己的龙椅前坐下。
“诸位爱卿平身。”
然而朱元璋屁股才刚挨到椅子,左工以及身后一票御史台的御史们便都纷纷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