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砚正准备开口打破僵局的时候,王芝突然对着自己父母说道:“爹娘,我准备跟着二柱去一趟。”
王芝的父母听到自己女儿这般说,知道王芝主意已定,只能叮嘱道:“去吧,跟着大师去了,早些回来,你孩子还在家中呢。”
“看看你自己家就好,剩下的都有寺中大师在操持呢。”
王芝点了点头,知道父母不放心,便又叮嘱了几句。
“娘,我也想跟着我姊一起去,我好陪着她,免得我姊害怕。”马尾辫的少女突然开口说道。
“胡闹,你去那里干什么,那是你能去的地方?”王芝的母亲听到自己小女儿这个要求,顿时训斥道。
那少女听了母亲的训斥,撇了撇嘴,也没有说话。
“走吧,芝姐,现在时辰不早了。”张砚见事情定了下来,便催促王芝快些回去,自己娘还没有下葬,应该早些入土为安。
至于刘家村被屠杀,张砚准备看看到了刘家村单独和王芝说上一声。
刘家村离小王庄倒也不远,两庄也就四五里的距离,要不王芝也不能嫁到刘婶家。
在路上,张砚问了问那夜刘家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结果王芝说她也不太清楚,事发当夜自己刚喂了孩子奶水,还未躺在床上,就听到村里传来喊叫声和求饶声。
她心里害怕,便将自己丈夫喊醒,让他出门看看。
自己丈夫听到这些喊叫声后,也没敢开门,只是趴在墙头向外瞅了瞅。
也不知道自己丈夫看到了什么,差点从墙头上摔下来。
回到屋中,也没有和自己多说什么,只是一把扯住自己,抱起孩子往屋后地窖而去。
地窖平常用于存储粮食,现在春麦还要再晒上两天才能入库,故而春麦就堆放在地窖旁边。
地窖里倒还空着,自己抱着孩子躲在里面绰绰有馀。
王芝本想让丈夫跟着一起躲进去,但是丈夫看了看公婆屋中还没有亮光,显然两位老人还没有醒来。
便嘱咐王芝先带着孩子躲在这里,他去叫自己爹娘。
临走的时候他还叮嘱王芝,不管外边有什么响动都不要出来。
结果自己丈夫去了后就没有再回来。
说着王芝低声哭泣起来,“要是早知道如此,当时我说什么也不让他走。”
慧悟低声念诵一声阿弥陀佛,而张砚拍了拍她的后背,示意她不要再悲伤。
过了片刻,张砚见王芝情绪稳定下来,便又追问王芝是如何去少林寺报信的。
王芝从自己兜中掏出手绢,擦了擦自己的脸上的泪珠,这才和张砚讲起了后续的事情发展经过。
她说她躲在地窖里,又惊又怕,还不敢睡觉,生怕闷死在里面。
地窖黑暗,走得匆忙,也没有带蜡烛等照明用具,只能摸黑坐在粮食堆旁抱着自己的孩子,期盼着自己丈夫和公婆到来。
这个时候这孩子可能因为刚喝饱了奶,沉沉睡了过去,倒也不哭不闹,如此也算让王芝母子两人捡回了性命。
不知道过了多久,王芝实在困得撑不住了,见还没有人来。
便壮起胆子,一手抱着孩子,一个手摸着梯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开地窖顶,爬了出来。
“二柱,你不知道我爬出来后,抬头看了看天空,那夜根本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本来看不清路面。”
“整个村庄一点声音都没有,刚才的喊叫声什么的都好象是我的幻觉。”
我当时还想着自己丈夫可能见没有什么事,自己先去睡觉,把我忘在地窖里呢。”王芝抬头看了看一片云彩都没有的天空,仿佛又看到了那天的黑夜。
“后来呢?芝姐。”张砚见王芝这种神情,小心翼翼的问道。
“后来,没有后来了。”
“我摸黑去了屋中,还未进去屋中就踢到了我的丈夫。”
“我当时心中有了猜测,但是我不相信,你知道吗?二柱,我不相信!”王芝突然表情狰狞的对着张砚说到。
张砚看着这副表情的王芝,实在不知道说什么了,只能装作一副倾听的样子。
他觉得如果自己碰到这种情况可能比她还要疯狂。
“我都不知道自己那一刻怎么会那么冷静,我又回到地窖旁,将自己孩子放在麦垛里,又折返了回去。”
“找到家中放蜡烛的地方,将蜡烛点燃。”
“我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地上躺着的就是自己的丈夫,他双目圆睁,胸口还淌着血。”
“我拍了拍他的脸,喊了两声,他没有反应。”
“我走进公婆住的屋中,他们老两口和我丈夫是一样的死法,不过因为二老在睡梦中,少受了许多罪。”
“你知道那种感受吗?半个时辰前还和你有说有笑的最亲近的人,半个时辰后就这样躺在冷冰冰的地面上。”王芝说到这里,表情已经彻底的癫狂。
慧悟见到王芝这副模样,只能低声念诵《菩提清心咒》,希望她能慢慢的平静下来。
他不敢象自己师父点张砚的昏睡穴那样点王芝的昏睡穴。
自己指力还没有达到隔空点穴的地步,男女授受不亲,点在这位刚失去丈夫没几天的女施主身上,实在不成体统。
张砚见王芝的这种癫狂的神情,禁不住打了一个冷颤,指了指远处的刘家村的轮廓,赶紧对王芝说道:“芝姐,都过去了,都过去了,马上要到刘家村了。”
张砚三人看到刘家村时,罗汉堂的僧众和俗家弟子也已经到了村里。
他们几个人一组,在每个院中开始挖坑,这样做有一个好处,能让那些在登封县的刘家村的村民能找到自己家人的坟墓,逢年过节还能祭拜一番。
张砚本想将王芝送到她的家中,但是又担心她现在的精神状态,只能带着她回到自己家中。
到了家中,一看帮忙的还是熟人,竟是虚竹和虚柏两个小和尚。
张砚顿时大为惊奇,说怎么这么凑巧。
结果询问之下才得知,虚竹跟着自己师祖做洒扫童子,本来不该过来,临走的时候,自己师祖告诉了张砚家在何处,有何标志,安排他下山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