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察觉到她的目光,那人忽然转身,隔着满塘荷花与徐静姝四目相对。
他比几年前更加挺拔,眉目间褪去了少年的青涩,多了几分成熟男子的坚毅。
那双眼睛却一如当年,清澈如溪,此刻正震惊地睁大,手中的折扇\"啪\"地一声掉在地上。
装的还挺像。
徐静姝微微颔首,礼貌而疏离。
盛怀瑜的表情如梦初醒,匆忙拾起折扇,向她遥遥一礼。他的动作有些慌乱,与方才从容不迫的才子形象判若两人。
园中一时安静下来,众人都等着看这位京城来的侯府千金如何应对。
她这番话既赞了江南荷花,又暗指对方妆容过浓。
侯府的小姐,可不是谁都能挑衅的。
即使和离了。
那桃红衣裙的小姐脸色微变,正要反驳,赵夫人连忙打圆场:\"说起来,今日赏荷,不如请诸位才子佳人各展所长?琴棋书画,以荷为题,如何?
众人纷纷附和。
徐静姝正想推辞,却听盛怀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徐小姐琴艺超群,不知今日可否一饱耳福?
徐静姝转身,发现盛怀瑜不知何时已走到近前。
他站得极近,身上带着淡淡的墨香,眉眼含笑地望着她,只是那笑意中藏着一丝只有她能看出的紧张。
《鹤冲霄》——那是她刚嫁入盛家时常常练习的曲子。
当时在老家,因未分家,偶尔还是能遇到的。
不过,那时盛怀瑜确,确实有一次被她发现在听她弹琴,少年红着脸解释说自己要去书房,恰好路过。
早有仆役搬来古琴。
徐静姝在琴案前坐下,指尖轻抚琴弦,试了几个音。园中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等待这位侯府千金的表演。
她手指在琴弦上轻轻一拨——正是那首《鹤冲霄》。
琴音初时如清泉滴落,渐渐如溪流潺潺,忽而转为激越,仿佛鹤唳九天。
徐静姝全神贯注,指尖在弦上翻飞,整个人仿佛与琴融为一体。曲至高潮处,她余光瞥见盛怀瑜听得入神,手指无意识地在膝上跟着节奏轻敲。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园中静默片刻,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徐静姝谦虚地笑笑。
徐静姝想到心里的打算,决定给盛怀瑜抬一抬轿子。
仆役们迅速备好笔墨纸砚。盛怀瑜挽袖执笔,在宣纸上挥毫泼墨。他作画时神情专注,眉宇间那股书卷气更浓,引得周围闺秀们窃窃私语。
不到一盏茶时间,一幅水墨荷花图便跃然纸上。画中荷花亭亭玉立,荷叶上的露珠却排列得有些奇怪——五颗、三颗、再两颗
众人纷纷附和。
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徐静姝接过画。
心里却麻麻批,这盛怀瑜要搞事么!
说完,她迈步离开,裙摆扫过盛怀瑜的衣角,带起一阵淡淡的荷香。
赏荷宴持续到申时方散。
徐静姝婉拒了赵夫人留膳的邀请,随徐凛告辞离去。上,徐凛若有所思地看着她:\"那盛家小子,你们认识?
徐静姝没有回答,只是掀开车帘,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
江南的巷弄曲折幽深,白墙黑瓦间偶尔探出一枝花树,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如同那些年盛家后院,那个总爱躲在假山后偷看她的少年。
回到锦瑟阁,徐静姝刚换下礼服,李嬷嬷便匆匆进来:\"姑娘,张嬷嬷说小公子今日一直问您什么时候回来,方才还闹着要出去找您\"
徐静姝往明远的房间走去。推开门,只见小小的身影正趴在窗边,眼巴巴地望着大门方向。
孩子天真的话语让徐静姝心头一酸。子的后背:\"远儿放心,娘亲很厉害,没人能欺负我。
自从离开盛家,明远很少提起父亲,她以为孩子已经慢慢淡忘。
明远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紧紧抱住她的脖子。
徐静姝感受着孩子温热的呼吸喷在颈间,心中一片柔软。
夜深人静,徐静姝独自在房中查看今日收到的名帖和礼物。盛怀瑜那幅荷花图摆在案头,在烛光下显得格外生动。
她仔细端详着画中荷叶上的露珠排列——五颗、三颗、两颗这是……
她翻开随身携带的《诗经》,找到第五页、第三篇、第二章——
月光如此皎洁,美人如此明媚。步履轻盈婀娜,让我心绪难平。
徐静姝的手指轻轻抚过这行诗句,这小哥哥还挺会撩的。
当年在盛家书房,她确实最喜欢《陈风》中的这首《月出》,常常吟诵。
没想到,不知道是盛家的打算,还是盛怀瑜…
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