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的夏天,烈日炙烤着四九城,四合院里的青砖地面被晒得发烫,连知了都叫得有气无力。
阎埠贵蹲在前院西侧的小菜园里,小心翼翼地给刚冒头的黄瓜苗浇水。
这片不到十平米的小天地,是三大妈精心打理的\"自留地\"——几垄青菜,几株番茄,还有沿着墙根爬的几棵南瓜,绿油油的叶子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
阎埠贵点点头,把葫芦瓢里的水匀了匀:\"今年这天气,能长成这样不错了。
确实不错。院里其他人家也有在墙角种点东西的,但长得都不如阎家好。一来是阎埠贵常去郊县,总能带回些好肥料(主要是有挂!);二来三大妈伺候得精心,每天早晚定时照料,像照顾孩子一样。
浇完水,阎埠贵直起腰,擦了把汗,目光扫过前院西侧这一片——三间厢房,两间耳房,外加两个封起来的小院,全都姓了阎。
这样的居住条件,在住房紧张的四九城,简直让人眼红。
正房堂屋里,阎解成正和对象刘淑芬说话。
姑娘是机械厂会计科的,圆脸大眼,扎着两条粗辫子,正红着脸听阎解成吹嘘自己在保卫科的\"英勇事迹\"。
阎埠贵和三大妈相视一笑。
这孩子自从进了保卫科,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走路都带风。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铁饭碗,说亲都容易多了。
阎埠贵坐在一旁摇着蒲扇,状似随意地问:\"淑芬,你爸妈对我们家解成还满意吧?
这话不假。
阎解成虽然性子直了点,但在保卫科干得确实不错。
阎家现在的居住条件,在介绍人嘴里可是重点宣传的:小两口结婚就有单独房间住!嗯,还有个小院。
傍晚,送走刘淑芬后,阎家人开了个小会。
这个标准在当下已经相当不错了。爸,您真给这么多?
阎解放立马回话:“爸妈放心,以后我工作了也这么着。”
这几年,阎埠贵教育有了成效,几个孩子也不扣扣搜搜的了。
阎埠贵和三大妈也做得好,这两年这么困难,家里都没缺吃喝。
孩子们都以为,家里的钱都拿去买粮食了。
阎解成也觉得父母做的很好了。你看其他几家,一天两顿饭还都是些稀的。
现在阎解娣是跟着阎埠贵夫妻俩住在西南耳房隔出来的小间里,孩子太小,老夫妻不放心。
阎解娣正在旁边吃着饼干,今天刘淑芬带过来的。真的?爸!
阎埠贵笑着点点头。
可能每个小孩子都想快快长大,当个大人。阎解娣也不例外,她觉得虚岁10岁的她是个很大的姑娘了。
这样一来,阎家的居住安排就完美了——他和三大妈住西南耳房,圈了一个小院;解成小两口住西北耳房,也圈了一个小院;解娣住解成腾出来的房间,解放解旷住另外两间西厢房。
完美!
一早,阎埠贵就去了街道办,把阎解成的婚事报备了一下。
李干事热情地帮忙开了证明,还主动提出:\"阎老师,要不要把西北耳房的房本也办了?反正已经调换给你们家了。
阎埠贵心里一喜,凑到李干事跟前道:\"这合适吗?
年景是越来越好了,只是时间上还需要缓一缓。
一周后,阎埠贵就拿到了西北耳房的正式房契。粮食,阎埠贵有,但是也不能一下子那么快就拿出来。
这别人家还饿着肚子呢。
阎埠贵这两年说是只顾自己,但是他有能量还是尽可能的去帮住了一些人。
只不过那些人家门口莫名多出来的粮食,都不知道是他放的罢了。
问心无愧!
尽力而为!
回家的路上,阎埠贵特意绕到信托商店,给解成的新房物色家具。
一张八成新的双人床,只要十五块钱;一个实木大衣柜,二十块;再加上桌椅板凳,总共花了不到六十块。
阎埠贵摸着那些结实的旧家具,料子是真好,这要是再过个二十年,解成你得感谢死你爹!
家具搬进院的当天,全四合院又热闹了。
易中海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站在人群后面,眼神复杂地看着那些家具。
他也能买得起!
阎埠贵能怎么办,诉苦谁不会。
“哎,谁家也不容易!海凑到阎埠贵旁边,压低声音:\"老阎,听说你经常去郊县?
易中海这对贾家啊也是掏心掏肺了!
不对,贾东旭现在好好的。
阎埠贵掐指一算,好像剧情中就是这个时间段出的事。
要不要提醒一下,咋提醒?
阎埠贵呼叫系统了!
系统不想理他!
可是没办法,宿主说要花积分买符箓。
为宿主服务,统统是非常愿意的。积分什么的,不重要!
阎埠贵肉疼的,花了一积分,买了一个一次性平安符。他明明自己会画的,以前为什么偷懒?阎埠贵用左手啪地打了一下自己的右手,让你偷懒,让你偷懒,都是钱啊。
三大妈…三大妈傻眼了,老阎受什么刺激了。
三大妈的眼神实在是太强烈了,阎埠贵想忽略都不行,“有蚊子!”
哦,那没事了。
晚上,阎埠贵把全家人叫到新房,宣布了一个决定:\"从明天开始,解成搬到这屋住。结婚前先适应适应,缺什么再添置。
三大妈会意地点点头。这两年,阎家明面上过得紧巴巴,实际上靠着阎埠贵倒腾鱼干、粮食,暗地里攒了不少好东西。但要拿出来用,还得找个合适的由头。
阎解成兴奋地在新房里转来转去,摸摸床,又试试椅子,最后站在小院里,看着天边的晚霞,突然说了句:\"爸,妈,谢谢你们。
阎埠贵拍拍儿子的肩膀,没说话。
也算没白操这份心!
有时候父母图的不是你的回报,只要有份心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