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
当李钰再次出现时,整个翰林院都沸腾了。
所有人看他的目光充满了羡慕,敬畏和难以置信。
从从六品的编撰到正六品的侍讲,再到如今正五品的翰林院学士。
这种跨越式的晋升,李钰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打破了翰林院有史以来的最快晋升纪录。
更别提那正四品的詹事府少詹事职衔,以及尊贵无比的三等武襄伯爵身份!
不过众人大多数是羡慕,很少嫉妒。
毕竟李钰这是用命换来的,换成是他们,不一定能活着从草原回来。
“下官,恭贺李学士!”
不知是谁先开了口,众人纷纷围拢过来,拱手道贺,语气前所未有的躬敬甚至带着点谄媚。
“李学士以五百破万骑,扬我国威,真乃不世奇功,下官佩服得五体投地!”
“伯爷文武双全,实乃我辈楷模啊!”
“是啊是啊,此番壮举,必当青史留名!”
恭维之声不绝于耳。
更有相熟的同僚起哄道:“李学士,立下如此大功,高升显爵,这顿庆功宴可是跑不了!必须得请客!”
众人也跟着起哄。
苏慕白闹得最凶,他眼角湿润,在看到李钰时,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成熟了,长高了,也黑了。
书生气中又带着一丝杀伐,是以前的李钰,但又不完全是以前的李钰。
他心中为李钰高兴,起哄最大声。
李钰看着这些昔日同僚,有些感慨,之前在翰林院时,只有和他一个房间的同僚关系和他不错。
而如今整个翰林院的同僚都出来了,不过他也知道这是人情世故。
听到要让他请吃饭,他也没有推辞。
之前他带了二十万银票去了北疆,除了给锦衣卫去打探消息花了点外,基本上没怎么动。
如今手头还有十多万两,加之皇上还赏赐千金。
当然这个赏赐还没下来,国库空虚,大概要等战利品到京了,才能获得。
不过请客吃饭完全不是问题。
他笑道:“诸位同僚厚爱,李某愧不敢当。既然大家有此雅兴,今日放衙,太白楼,李某做东,宴请全院同僚,还望诸位赏光!”
众人闻言,更是欢声雷动,太白楼可是京城最好的酒楼。
他们这些清贫翰林平日里别说吃,连进都不敢进,没有想到李钰直接订这么高档的酒楼。
当了伯爷就是不一样,财大气粗。
站在远处的顾辞远见到这一幕,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他在翰林院表现很不错,受到掌院学士表扬,有意培养他。
这让顾辞远也颇为傲气,觉得他应该很快可以成为编撰。
虽然从编修到编撰,工作性质没有太多变化,但编撰是从六品,编修是七品。
官阶升了一级,俸禄可就不一样了。
他给自己做了规划,争取三年内成为侍讲,这已经算是很快的晋升速度。
虽然比不上之前的李钰,但李钰成为侍讲,是死谏换来的。
自己这稳扎稳打才是正常的晋升途径。
最近他也有意向温党靠拢,毕竟现在温党如日中天,投靠过去,说不定能少走很多弯路。
谁知道李钰活着回来了,还一步登天,成了翰林学士。
这可是仅次于掌院学士的地位啊,可以说是翰林院的二把手了。
这让顾辞远如何不羡慕嫉妒。
此刻见到李钰被众人簇拥,他叹了口气,既生瑜何生亮啊!
……
太白楼的宴会,气氛热烈非凡。
翰林院众人自是极力奉承。
而当林澈、高登云、马致远三人联袂而至时,场面更是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这三人都是李钰好友,大家都知道,当初带人包围首辅府邸,在场的翰林大多数有参加,自然也是认识三人的。
经过那次闹事后,三人在翰林中也有些名气。
林澈一见到李钰,眼圈立刻就红了,上前一步,紧紧抓住李钰的骼膊,声音都有些哽咽:
“钰哥儿!你……你可算回来了!我们都以为你……”
他说不下去,只是用力握着李钰的骼膊,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高登云咧着嘴笑道:“当时听到你……的消息,林澈这小子哭得最凶,我们几个心里也跟刀绞似的!”
马致远则感慨道:“如今不仅平安归来,更立下这等奇功,加官进爵,真是……真是太好了!”
李钰看着三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在朝堂上面对的是尔虞我诈,但在这里,还能感受到真挚的友情。
“今日不说这些,咱们不醉不归!”
众人顿时觥筹交错,喝到兴起时,众人纷纷要求李钰作诗。
如今李钰的诗词早已传遍了整个京城。
李钰知道那是当初柳如烟为了给他造势,为了给他提升名声,将他的词都传播了出去。
以此想要让温党忌惮,确实也有效果。
李钰如今在士林声望这么高,有一部分就是诗词给他带来的。
李钰此时也喝高兴了。
在草原上每天提心吊胆,如今回到京城,他确实放松了不少。
此刻这么多人让他作诗,李钰也推辞不过,看着众人热切的眼神。
他站起身,走到酒楼栏杆处,看着下方。
此时已经是万家灯火,星星点点勾勒出京城的繁华,但远在北疆的百姓却还在重建家园。
李钰想到他在草原的经历,想到那些战死的骑兵,想到大景朝要和胡人签下那屈辱的和议,以求退兵。
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十年,他已经将自己当成了这里的一部分。
更不愿看到胡人踏入中原一步。
他猛地一口将杯中酒喝光,豪气顿生,朗声道: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声如金石,瞬间让全场都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摒息凝神,仿佛看到一位少年将军独立城楼,面对风雨,胸中激愤难平。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李钰配合诗句,微微昂首,看向苍穹。
那股睥睨天下、欲与天公比高的豪情扑面而来,让在座的高登云、苏慕白等人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忍不住攥紧了拳头。
“十六功名尘与土,三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两句如同洪钟大吕,敲在每个人心上。
尤其是年轻如林澈、马致远等人,只觉得一股昂扬奋进之气充盈胸臆,恨不得立刻追随李钰做一番事业,不负这少年时光!
“北疆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众人听得血脉贲张,这才是对北胡最有力的宣言,虽然在场的都是文官,但此刻也恨不得拿起武器上阵杀敌。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最后一句落下,整个席间沉寂一片,随即便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和掌声。
“好!好一个‘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哉!李兄此词,当浮一大白!”
所有人都被这词中蕴含的磅礴力量、豪迈气慨与忠贞志向所彻底折服。
他们都没想到李钰一介文官,居然有这样的豪情壮志,都自愧不如。
这首满江红注定会为李钰的传奇再增添一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