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酱国。
先导项目,实验室。
为了严格保密,先导项目的实验室设置在地下。
这里空气沉闷,空气流通有限。
毕竟。
黑宫和军方方面,给予霍金斯这个先导项目的资金十分有限。
所以,在能节省的地方,霍金斯都尽量节省。
比如通风系统。
虽然安装了通风系统,但他一再要求,只能在特定的时段运行。
并且运行的时间,不能超过规定的时间。
没办法,霍金斯穷怕了,更是被前段时间那暗无天日的日子给吓惨了。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东山再起’
的机会,他绝对不愿意轻易失去。
所以,他要把这笔宝贵的项目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霍金斯站在主控台前,屏幕上的波形图依旧杂乱无章。
这是今天第三十七次粒子注入实验,但数据曲线仍然没有任何规律性变化。
“约束磁场强度保持稳定,粒子流密度在标准范围内。”
一位研究员走到霍金斯跟前,汇报部分基础数据。
另一边。
独立监督小组的成员则是站在实验室角落,手里的电子记录板不断更新着实验耗材的使用清单。
他们每周会向项目审查委员会提交一份完整的资源消耗报告。
克莱因调整着面前的监测设备。
这位曾在pppl工作多年的资深实验物理学家,向来以严谨着称。
他经历过三次重大科研项目因忽视基础风险,而失败的教训,对任何异常量据都持本能怀疑态度。
此刻他正仔细核对粒子探测器的校准记录。
“我认为今天的实验,可以结束了。”
克莱因摘下防护眼镜,说道。
“我们需要重新检查注入器的能量稳定性。”
“连续失败这么多次,很有可能是基础设备出的问题。”
他看着霍金斯,脸上面无表情。
对于这位曾经的pppl所所长的助理,克莱因是了解的。
自大,好高骛远,唯利是图。
即便在没有出现pppl那些丑闻之前,他就看出了霍金斯心中那掩饰不住的野心。
然而!
不知道斯密斯教授是太老了,还是觉得霍金斯难成气候,他竟然丝毫不在乎。
导致如今,自己身败名裂,锒铛入狱。
霍金斯调出实验日志。
在过去四周里,他们按照那份陈旧报告的描述,尝试了超过两千种参数组合,但始终没有检测到报告中描述的‘粒子振荡信号’
。
“再试一次!”
霍金斯调出一个新的参数组合,一脸的不甘心。
就这么放弃,不是他的风格。
“把注入能量提升百分之五,约束磁场强度下调百分之三!”
霍金斯咬咬牙,脸上有些疯狂。
克莱因脸色一变。
“这个组合,已经超出了安全规程规定的范围了!”
他立马指出霍金斯大胆行为的不妥。
“报告附录三明确警告,过高的注入能量,可能导致粒子束散射!”
克莱因象是在看疯子一样,看着霍金斯。
这简直是不把警告当回事,更是不将研究员的生命健康放在眼里!
“我知道报告内容,但监督小组下周就要进行中期评估。”
“如果还不能拿出任何有效进展,这个项目就会被终止!”
“克莱因,你也不想这个项目被迫终止吧?”
霍金斯直视克莱因的眼睛,无比坚定的说道。
双方现在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项目终止了,对克莱因也没有好处。
毕竟。
他是pppl的一员,曾经也跟斯密斯走的很近。
虽然克莱因没有受到惩罚,但现在上级对他,也没有之前那么信任。
不然的话,也不会派他来协助自己,完成先导项目。
克莱因张张嘴,最后无奈叹息一声,不再过问霍金斯的决定。
“开始吧!”
霍金斯立刻安排操作员和研究员,继续执行新的参数组合尝试。
新的参数被输入控制系统。
粒子注入器发出低频振动声,约束磁场生成器开始工作。
监测屏幕上的波形图依旧杂乱。
然而!
就在实验即将结束的最后三秒,高频探测器突然捕捉到一个极短暂的脉冲。。
“回放数据!”
霍金斯的声音带着克制的激动。
数据分析显示,在那个短暂脉冲中,探测器记录到一个频率特征与目标信号吻合度达87的波形。
“立即分析脉冲的所有参数,重点研究信号产生时的环境参数!”
霍金斯下令。
克莱因调出了完整的实验日志:
“这个信号出现在参数组合的极限边界,当时注入能量达到临界值,约束磁场处于不稳定状态。”
“我认为,需要先进行安全评估。”
霍金斯摇摇头,否定了他的提议。
“数据很清楚,这就是我们要找的信号。”
“虽然微弱,但特征明确。”
霍金斯指着频谱分析图。
“即便如此,它的产生机制我们还是完全不了解。”
克莱因调出一组安全监控数据。
“在信号产生的同时,磁场稳定性下降了百分之十五,粒子束出现了轻微散射。”
“如果继续在这个方向加大能量,可能会超出设备承受极限!”
克莱因主张先进行理论分析和安全验证。
霍金斯则要求立即围绕这个参数方向开展系统测试。
双方顿时产生分歧,霍金斯和克莱因怒目而视,谁也不服谁。
只是,这次的项目的负责人,是霍金斯。
在他的坚持下,整个团队开始设计新的实验方案。
不过克莱因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在实验日志中记录了完整的安全警告,并将副本提交给了监督小组。
当晚,霍金斯向监督小组提交了阶段性报告。
报告中用大量篇幅描述了‘首次捕捉到符合理论预测特征的关键信号’
。
同时用谨慎的措辞提及信号的微弱和不稳定性。
借此机会,他正式申请将项目周期延长三个月,并请求增加百分之四十的预算用于‘决定性验证实验’
。
同样,监督小组对这份报告的看法出现分歧。
部分成员认为这确实是个重要突破,而其他人则指出信号太过微弱,且产生条件存在安全隐患。
实验室里,新的实验方案已经准备就绪。
没有人知道,这个偶然发现的参数组合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物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