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见后世介绍李隆基擅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着名帝王书法家之一。有‘八分章草,风茂英特”的评价,又说他擅音律,不仅能演奏琵琶、二胡、笛子和羯鼓,还擅长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春光好”和“秋风高”等百馀首乐曲。
总结起来,称李隆基英断多艺,尤知音律,擅八分书,亦善骑射及历象之学。
这一系列评价。
在李治、李显李旦这些连女人都搞不定的儒弱小鸡仔衬托之下更为可贵,直看得李世民满心欢喜,连连点头:“此子类我,此子类我。”
再看军事方面。
开疆拓土。
一改府兵制的废,大胆改为雇佣兵制,打造出‘长从宿卫”
经过十几年练兵,军队战力惊人。原来丢失的营州(东北)收复回来了,回等边境各族看见唐朝势大亦主动归附,安西都护府重新恢复。大唐又一次打通丝绸之路,此时威望达到了巅峰,外族称之为巨唐。
李隆基还大胆设立了十大节度使,以固定军区管辖周边,行军事专杀,集军政民于一身。
李世民看到这里皱了一下眉头。
这个有隐患啊不过。
他还是相信李三郎的魄力。
有李三郎在,必能威伏各大节度使,使他们不敢有半分谋逆之心。
至于以后,还需慢慢收回这些节度使手中的权力,否则难免会有强枝弱干之祸,毕竟不是每一个大唐皇帝都是李三郎。
再说文化兴盛方面,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千古流芳的诗人。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及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同是山水田园派诗人的孟浩然。
有既是名相文是诗人的张九龄。
有四明狂客贺知章。
又有人称七绝圣手的王昌龄。
也有与王昌龄并称四大边塞诗人的高适、岑参、王之涣。
什么吴中四士、饮中八仙、唐草三杰,在李隆基一朝中涌现了无数千古传颂的名人骚客,唐诗亦成了华夏文明史上的一座璀灿无比的文化巅峰。
李世民看得眼花缭乱。
无数巅峰诗作。
在他眼前纷纷涌现。
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认君”;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直教他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同样身为诗人的李世民,忍不住拍案叫绝,他忽然还想再喝一杯。
“陛下,莫要贪杯。”长孙皇后暗示他别喝多了,现在说不定整个仙界都在看着你呢!
“观音婢,我再喝一杯。”李世民误会了她的意思是让自己注意身体,别说三杯,十杯我都没问题,今天高兴,纵然大醉一场也无妨。
喝完酒。
浑身发热开始有点上头的李世民,想看看后世还会如何称赞自家的李三郎。
没想到下面好象不是好话了?
李三郎怎么也学雉奴。
稍微做出点成绩。
就开始享乐了?
奢靡之朝?
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听信武惠妃之谗言连杀三子?
李世民一度怀疑自己看错了,不对啊,这不是我家英武果决、纳谏如流的李三郎啊!
再后面,他看见李隆基看上了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脑袋轰的一下,再看他将名相张九龄贬出京,让‘口有蜜、腹有剑”的李林甫上位,还重用宦官,甚至用快马开始贡道,给爱妃运送岭南的荔枝等看到安史之乱。
李世民狠狠地给自己胸口捶了三下。
再次暴跳如雷:“李隆基,我要杀了你,你个败家仔,你个亡国昏君,我要亲手宰了你!”
他直到现在才明白。
这个李三郎跟雉奴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初期英明,在有能力的辅国大臣辅助下,将国家发展得蒸蒸日上。但时间久了,很快就会沉浸于享乐之中,甚至会独断专行,拒谏饰非,骄奢淫逸,由一个明君迅速堕落成一个天下莫不失望的昏君。
李隆基能力要更强一些,但他后期所作的祸害,比雉奴让武氏夺了天下还要严重。
强大无敌的盛唐从此一去不复返。
李世民想到这。
气得眼泪都要下来了。
刚才的希望有多大,现在失望就有多大;刚才有多高兴,现在就有多痛心那么英明神武的李三郎,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年轻时对父亲兄弟姐妹都敬爱有加,老了却一日连杀三子,还包括太子在内年轻时任用贤相改革政务开疆拓土扬巨唐之名,引领文化传颂千古诗篇。
没想到老了。
竞然变成一个开贡道用快马自岭南到长安给女人运荔枝的老色胚。
看着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他直想连桌子都掀了,李三郎,我要不杀你都对不起祖宗十八代,但凡你早死二十年,你都还是我的李三郎!
你为什么要活那么久?
你应该活到五十岁。
顶多五十五岁。
足够了。
你应该把你的寿命给我的小咒子,她那么乖为什么只能活十二岁?你个给女人运荔枝的老不休还有什么脸活着?
李世民是真的动了杀心。
对于雉奴这个儿子。
他只想过要打断儿子的两条腿,还没想过要杀他。
可是对于李隆基,李世民是真的想早点杀死他,免得让李隆基变老了,由英明果决治国有方的大唐明君,变成一个令人失望透顶、将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盛唐、亲手埋葬掉的老糊涂虫!
“陛下,怎么啦?”长孙皇后吓了一跳,刚才不是好好的吗?李三郎怎么啦?
“李三郎晚年犯了雉奴一样的毛病,更有甚之,最终酿出安史之乱,大唐自此天崩。”李世民痛心疾首。
“啊?”长孙皇后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转折。
这李三郎祸害比雉奴更严重?
雉奴可是让武氏夺位啊?
竟然还有比让武氏夺位大唐更大的祸?
长孙皇后一听,都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刚才兴高采烈,频频为李三郎举杯的丈夫了。
你这脸打得有点快。
酒刚喝完。
李三郎就变坏了。
难怪仙人会专门跑过来看热闹,原来他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出。
凌霄看见李世民这副模样,暗乐,你还没看到后面晚唐整出“国都六陷,天子九迁”的离奇发展呢,看了你会更加的痛苦。
李世民本想抱着自己的皇后大哭一场。
他是真的被气到了。
不肖子孙啊!
儿子让女人夺了皇位,孙子懦弱得跟小鸡仔似的。
重孙子前期干得好好的,晚年忽然失了智,整出一个天崩的安史之乱。
李世民现在的心。
是真苦。
不过没等哭出来他猛然发现凌霄正抱着自己宝贝女儿,一边磕瓜子一边微笑看着自己,不由当然一个激灵:不好,自家丑态要给仙人看见了,万万不可!而且这说不定是仙人的考验,朕绝对不能展示懦弱之举!
瞬间硬将眼泪给了回去。
超难受。
但没办法。
他是大唐皇帝。
“恭迎仙人。”李世民不知道凌霄来了多久,心想千万不要看见自己为李隆基那个该杀的混蛋举杯畅饮才好。
“长孙氏即见仙人,大恩不能言,唯呈赤诚之心一片。”长孙皇后给丈夫解围。
丈夫的窘态肯定被仙人看见了。
不过只要不说。
其实也可以当成无事发生。
反正仙人在天上悄悄的看也是一样的,只是近距离看让人更加尴尬而已。
“免礼,此前相救皆有条件,非我之功,不必多礼。”凌霄摆摆手,示意解围伏地拜谢的长孙皇后起来,又看向调整好情绪一副只要我不尴尬那么就无事发生过的李世民,“唐皇陛下,可曾满意千年后世送来的礼物?”
“后世之礼极其丰厚,新奇独特,镜鉴古今,神器生辉,洞晓未来,令世民铭感五内。”李世民是真的喜欢后世人送的礼物。
里面的东西太多。
太复杂。
他一时间还来不及一一阅览。
最让他喷喷称奇的是各种神器全有引导提示,自己只需按说明简单操作便可实行,甚至可用语音识别相关要求,灵智之极。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有天文地理,有神州海外,有矿物农粮,有人文历史他只看了最急切的大唐历史,其它的还没来得及细看。
“仙人在上,长孙氏不自量力,作微薄之礼回报后人,恳请仙人首肯。”长孙皇后表示已经准备好了回礼,不过带给后人还需要凌霄出手。
“回礼若是金银,就算了。”凌霄知道吴官升他们对大唐最感兴趣肯定不是金银珠宝。
金银这些东西他们可以在大明时空挖。
大唐虽然也有。
但并不是最急切想要的东西。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倒不完全准备金银作为回礼,他们同样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物品,有绸缎有典籍有奇珍有古玩,林林总总,计有一千多种。
他们不知道后人喜欢什么,所有各种都准备了一份。
李世民命人将回礼抬进立政殿。
堆满一地。
凌霄轻轻挥手。
将几百个箱子瞬间收起,打开时空门,临走前又回头问:“唐皇陛下,如果你看见李隆基,真会杀了他吗?”
李世民估计当着仙人的面杀死李隆基不太可能,秘密下旨处死还差不多。
当然轻易饶过李隆基是不可能的。
如果真能看见他。
自己—
李世民咬着牙,恨恨地答道:“真让朕看见李隆基这个败家的混蛋,朕至少要打断他的腿!朕要不打断他的腿,朕不姓李!”
“君无戏言?”凌霄挑了挑眉头。
李世民气得向凌霄拱手:“仙人为证,绝无虚言。”
我打李隆基怎么了?
我打的就是他!
凌霄听了。
哈哈大笑。
他相信会有很多人想看见这一幕的。
到时候多找点人见证,李世民打李隆基,估计比朱元璋打朱棣和朱由检还要精彩,可能只有赵大打赵二、赵佶、赵构才能可以与之相比。
不过像完颜构这种垃圾。
真抓来了。
估计都不用赵大出手,围观吃瓜群众就会一涌而上,争着暴打他的贱皮贱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