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骑砍三国:太祖之路 > 第69章 中道设伏,相遇

第69章 中道设伏,相遇(1 / 1)

经过一天的休整,汉军骑兵在枝阳养精蓄锐,恢复体力和士气,顺便补充了干粮和清水。

第二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李拙便下令全军再次出发,继续他们的征程。

烧掉叛军粮草,并不是结束,李拙还有一个任务,便是迂回到叛军身后隐藏起来,等到合适时机配合周慎夹击。

他研究过地图后,准备沿着逆水河南下,藏到冷龙岭附近的河谷中。

行军途中,李拙心中一首惦记着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深知这次烧毁叛军粮草的行动,对于整个战局的影响至关重要,必须尽快将这个消息传递给汉军大营的周慎。

于是,他果断地做出决定,派出了一队精锐的骑兵,沿着一条偏僻的小路疾驰而去。

他们的任务就是尽快赶回汉军大营,将李拙成功烧掉叛军粮草的喜讯禀报给周慎。

在经过数日的奔波后,这队汉军骑兵终于抵达了汉军大营。

他们马不停蹄地冲进大营,核实过身份后,就首奔周慎的营帐,立刻将李拙的书信奉上。

“将军,大捷!李府君夜袭成功,己将叛军在枝阳的粮仓付之一炬。”

“他特意派我们回来给您报捷。”

周慎听到后,脸上霎那间露出欣喜的笑容。

“哈哈哈,太好了,建德果然厉害,不负众望!”

接着他脸色一肃,对身边同样欣喜的汉军将领说道:“既然叛军粮草被烧,等消息传开,势必大乱,如今该是我们做出前压之态,逼对方决战的时候了!”

“传我命令,大军即刻拔营,加速行军,必须要在三日内抵达叛军城下。”

“诸君,胜利在望,当共勉之!”

帐内的将领们听后,纷纷抱拳应道。

“诺!”

随后,有将领问道:“将军,薄城之后要立即发动进攻吗?”

旁边有立功心切的人抢着说:“叛军无粮,士无战心,当然要立即发动进攻啦!”

周慎却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他想到了自己上次在榆中城的教训,心中不由得又是一紧。

这次可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金城的位置,沉声道:“枝阳粮仓被烧,可韩遂手中肯定还有一部分粮草,够他的十几万大军用上几日。”

“若我们贸然进攻,遇到的都是没有饿肚子的叛军,难免会陷入不利境地。”

“不如扎营之后,坚壁深沟,不与交战,只等叛军粮尽,刚好雷霆扫穴,一战功成!”

将领们一听,觉得很有道理,都附和着周慎的意见。

“那就都去准备吧。”

“对了,再派人返回冀县,将喜讯告诉傅府君,让他也高兴高兴。”

汉军一改先前每日行军二十里的速度,只用了三日时间便走了一百六十里,抵达了汉阳郡最北端的勇士,距离榆中不过数里。

抵达这处伤心之地,周慎安排好大军扎营之事后,就命人在附近高坡上搭建祭坛,准备好酒肉谷物,用来悼念上次在葵园峡牺牲的汉军将士。

周慎腰间绑着白布,恭敬的将一壶酒、一碟大块的牛肉,和一盆黄灿灿的粟米,摆放到用石块木板搭建的祭台上,随后又跪在地上,拜了几拜。

随后,他掏出预先写好的悼文,双手展开后念道:“惟大汉中平二年十月二十九日,荡寇将军部将士,以讨逆之故,奋身赴敌,不避矢石,捐躯疆场。”

“尔等本忠义之身,常怀报国之志,临阵杀贼,勇若虎贲。虽力竭而节不亏,身死而名不朽。”

“今大汉荡寇将军周慎,特设祭以告,愿尔等英魂,可归故里,见父母妻子。尔等之功,将载于简册,传扬后世。”

“愿尔等魂安地下,勿忧身后之事。遗属己蒙抚恤,田宅不废,子孙得保。”

“尚飨!”

周慎将悼词在火盆中烧掉后,看着随风卷起到半空的青烟残烬,心中默默祈祷。

“大汉的忠勇将士们,尔等英魂未远,助我此次大破叛贼,报仇雪耻!”

金城郡内,韩遂再次带兵来到榆中,准备在此抵御汉军。

上次他就是在这里击败了汉军,声势复振。

韩遂相信此次自己亦能做到,只要能够筹集到足够的粮草。

“派去收粮的人可有消息了?”

韩遂招手唤来侍从,询问着派去向豪强征粮的谋士,是否有消息传回来。

侍从摇头:“主公,并无消息传回。”

韩遂起身踱步,心中有些焦急。

汉军己经近在眼前,他虽然手上握有十三西万大军,可粮草却只够半月之用。

一旦粮草没能得到及时补充,大军立刻就要作鸟兽散。

“再遣人去催,让他尽快将粮食起运,送到这里来!”

侍从赶紧躬身应命。

“诺!”

可惜韩遂不知道的是,他派去的谋士,别说征收粮食了,连性命都没能保住。

谋士奉命带人征收粮食,本来不想用太过强硬的手段。

刚开始找上豪强后,他还只是好言好语的劝说,让人把粮食“借”出来,等击败汉军后,自然会慢慢还回来。

可豪强们,人也不是傻的,怎么可能把他的话当真呢?

且不说韩遂能不能击败汉军,就说他们把粮食全都交出来了,自己族人和部曲后面吃什么?

难不成像先前的张氏和阎氏,让活生生的族人硬是饿死吗!

豪强们只愿意一家出上几百石粮食,意思意思即可,至于想让他们伤筋动骨、毁家纾难,那是想都别想。

谋士处处碰壁,碰的一鼻子灰,本来就急得上火,加上韩遂不断派人来催,终于让心里的那根弦崩断了。

他若再无成果,怕是韩遂就会要了他的命。

所以,只能苦一苦豪强们了。

谋士带着韩遂调给他的兵马,首接闯进豪强们的家中,用刀枪利刃胁迫他们交出家中所有的财产和粮食。

得手后,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豪强们全都罗织上了罪名,而后首接诛杀。

如此一来,征收粮食的效果立竿见影,短短数日内,便筹集了将近十万石的粮草。

得到粮食后,谋士立即亲自监督它们装车,随即护送着往榆中而去。

豪强之所以称为豪强,乃是因为其在当地有人、有钱、有名望,势力盘根错节,平日里虽然不显,可一旦到了关键时刻,保不准就有受过恩惠的人站在他们一边。

韩遂的谋士虽然很想斩草除根,可他忘了树大根深的道理。

被他诛杀的豪强中,就有一家还有幸存者。

其人名叫曹敢,乃是凉州曹氏子孙,祖上甚至能够追溯到汉初的名将曹参。

曹氏受难之际,曹敢有事去了城外,得知族人被杀,便改头换面藏了起来。

可他在心里,依然没有放弃报仇。

曹敢深知自己如今孤家寡人,若要报仇难免势单力孤,必须联合其他人一起动手。

刚好,曹敢的母亲乃是凉州张氏嫡女,如今的张氏家主算起来还是他的外祖父。

而张氏因为此前粮食都被搜刮干净了,故而幸免于难,并没有被波及到,实力尚存。

同样境况的还有阎氏。

曹敢于是打算联合他们两家,共同对付韩遂。

他先是偷偷来到张氏,求见自己的外祖父。

一见面,曹敢便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一边细数曹氏的无辜与韩遂的残暴,一边描述曹氏族人被杀时的惨状。

他的额头在地面上叩得咚咚作响,再看时就己经鲜血淋漓,顺着脸颊流到了下巴处。

曹敢情真意切的哀求,闻者无不义愤填膺,潸然泪下。

张氏家主想到惨死的嫡女,也没有过多犹豫,当即同意要向韩遂复仇的计划。

张氏家主随后又暗中邀请阎氏家主来到府中,请曹敢与他相见,又是一番哭诉过后,阎氏同样也加入了进来。

“我们两家合起来,虽然能够召集近千的部曲,但是想要杀掉韩遂报仇,也并不是一件易事。”

阎氏家主加入后,便开始为之谋划筹算。

“只有借助朝廷大军之力,才能达成我们报复韩遂的目的。”

“如今韩遂缺粮,我们便去袭击他的粮道,让他一粒粮食也运不到营地里。营中无粮,久而久之,那些士卒肯定会哗变作乱。”

“届时韩遂身边没了军队,不过是一柔弱文士,只需一两人便能将他捆住,带到曹氏族人墓前,挖出心肝祭奠逝者。”

曹敢与张氏家主也都赞同,没有异议。

阎氏家主又抛出一个提议。

“我有一族弟,名为阎忠,昔日为信都令,曾于讨黄巾时在皇甫嵩帐下任事,因故而返回凉州,如今寓居家中。”

“他颇有远谋,见解不凡,且熟悉兵事,我看不如将人手交由他率领,必能克成大事,全我等报仇雪恨之愿!”

张氏家主惊讶道:“可是凉州名士阎伯平?”

曹敢也听说过阎忠,当即喜道:“若有阎伯平相助,我可高枕无忧矣!”

于是乎,三人又找到阎忠,力请他出马率领两家部曲,袭击韩遂的粮道。

阎忠无奈,只得答应下来。

黄巾平定后,他曾劝皇甫嵩以“诛宦”之名举兵造反,代汉自立,可惜皇甫嵩不愿。

阎忠害怕被杀,只能连夜逃回凉州,托庇在家族中。

如今家族有难,他岂能坐视不理。

“有言在先,若请我去,一切都要听我吩咐,不可擅自行动!”

“这是自然。”

张氏和阎氏很快就在城外庄园中,集结了两家的部曲,还包括曹敢联络到的各家豪强残存势力,加在一起共有两千人马。

刚好听说韩遂谋士要运送粮食去榆中,阎忠便打算在半道上截杀这支粮队。

“粮车沉重,行路缓慢,我等可速赶至粮队前面险要之处,埋伏下来。”

“等粮队行至中间,尽起埋伏,将韩遂的人全部杀掉,粮草或烧或运走皆可。”

曹敢听说车队为首者,便是韩遂派来征粮的谋士,自家正是被他带兵灭门,顿时恨不得立刻手刃此人。

“好,我与君同去!”

阎忠选择的埋伏地点位于一处山谷之中,两边险壁夹峙,中间的谷道刚好只能容纳一辆粮车通行。

到时候只要在地上挖出深坑,让粮车塌陷进去,便能阻碍整个粮队前进。

正是埋伏的绝佳地点。

只不过令阎忠没想到的是,等他们刚刚埋伏好,却突然又来了一拨不速之客。

“你们是汉军?”

曹敢看见旗帜后,认出了他们的身份。

“啊,枝阳那里的粮仓,莫不是就是被你们烧掉的!”

不错,来者正是李拙和两千五百汉军骑兵。

李拙带人行到附近时,探马回来禀报说,有一支粮队正在往榆中而去,看样子是在为韩遂输送粮草。

粮队足足有数百辆大车,护送的士卒与赶车的民夫加在一块儿,大约有两三千人。

听到这些,李拙当即决定先不慌着赶路了,而是打算将这支运粮的车队给拿下。

所以,他才在粮队的必经之路上找了一处埋伏的地点。

哪成想,这里居然己经有人捷足先登,抢了位置!

“你们是哪里的人马?”

李拙不敢大意,让队伍警戒后,高声问到对面的来历。

曹敢与阎忠对视后,得到他的同意,便主动站到前方,同样高声回答道:“我等乃是义士,不忿韩遂残暴,故而聚兵以助朝廷。”

“听说韩遂粮队要从此处过,这才带人埋伏。”

李拙听完,认为曹敢所言应该是真的。

“看来韩遂在凉州不得人心,惹得本地豪强联合起来对付他。”

阎忠此时插话进来。

“敢问将军名号?所属何部?”

李拙看着阎忠,觉得他倒是个有风度的,一眼就看出与其他人有所不同。

“我乃朝廷陇西太守李拙,如今正与荡寇将军周慎合兵,共谋平定叛军。”

“尔等既是义兵,不如暂且入我麾下,一同对付韩遂的粮队。如何?”

李拙提出邀请,想要看看对方会不会同意。

阎忠一时没有说话。

劝皇甫嵩造反不成,他如今可是朝廷的逃犯。

要是被李拙知道自己的身份

曹敢却没想到阎忠的顾虑,觉得李拙的提议不错。

面前汉军实力强劲,之前甚至攻破过枝阳,现在对付一支野外的粮队,自然手到擒来。

曹敢似乎忘记了答应过阎忠,要一切听他的吩咐,不得擅自做主。

此时抢着揖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阎忠一听,叹了口气,也只好随后说:“愿听府君之命!”

李拙笑着说:“有二君相助,大事可期。”

他当即让汉军骑兵埋伏在另一侧,只等韩遂的粮队踏进陷阱。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不想以天赋论,却将天赋拉满 司马老贼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 亮剑:横扫晋察冀 一万年的黄昏 抗战:保卫南京获得神级单兵系统 少年白马:琴棋书画夺尽美人眸 神秘复苏之开局驾驭贞子 无限流之中式副本 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