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所谓的“借粮”,往往与明抢无异。
林文文和冉秋叶都是书香门第出身,向来不善处理这等粗蛮之事。
一旦让人知晓她们家中存有馀粮,恐怕会招惹无穷无尽的麻烦。
因此,这个秘密必须严守。
冉秋叶看见小姨又带回来吃食,眼中顿时绽放出惊喜的光芒。
她对苏远的了解其实并不深,只偶尔听小姨提起过这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当初家中遭遇变故,走投无路之时偶遇苏远,她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他求助。
虽然知道苏远能耐非凡,但她并不清楚他具体是做什么的。
小姨遭遇困境时,多少人都束手无策,偏偏苏远就能化解危机。
不仅解决了小姨的成分问题,还为她安排了体面的工作。
若是他真能成为自己的小姨夫,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冉秋叶想到这里,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与此同时,轧钢厂车间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工人们个个无精打采地忙碌着,饥饿让他们的动作都慢了几分。
突然,钳工组方向传来一阵骚动,有人惊慌失措地大声呼喊:
“出大事了!”
“发生事故了!有人被工件砸中了!快叫医务室的人来!”
这声呼喊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虽然大家都饿得没力气干活,但看热闹的劲头却丝毫不减。
人群如潮水般向钳工组涌去,很快就把事故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车间冰冷的水泥地上,躺着一个血肉模糊的人影。
头部的位置已经惨不忍睹,完全看不出原来的型状。
一旁散落着一个沾满鲜血的工件,显然这就是致命的凶器。
尽管死者面目全非,还是有眼尖的工人认出了他的身份:
“这不是贾东旭吗?”
“对对对确实是钳工组的贾东旭!”
“你看易中海那张脸都吓白了,准是他徒弟没错!”
“这事可真邪门了。当年贾东旭他爹老贾也是在厂里出的事,不过那会儿是他自己有病在身。可贾东旭这小子”
“他身体一向硬朗,怎么会”
“莫非他们贾家和我们厂子犯冲不成?”
确认是贾东旭后,人群中响起一片唏嘘之声。
特别是厂里的老工人,不少人都还记得和贾东旭父亲一起干活的日子。
这么大的事故,消息很快传到了厂领导耳中。
杨厂长第一时间赶到车间。
当他看清贾东旭的惨状时,心头猛地一沉,知道事情麻烦了。
厂里发生伤亡事故,领导层难辞其咎。
看这情形,人肯定是不行了。
杨厂长顿感头疼不已,转头对随行人员吩咐:
“快去请苏厂长过来。”
发生如此严重的事故,必须要有得力的人来处理。
杨厂长立即想到苏远。
这位年轻的副厂长能力出众,让他来主持大局再合适不过。
这时医务室的医生也赶到了。
他只是瞥了一眼,就朝杨厂长使了个眼色,低声道:
“厂里医务室条件有限。”
“还是送医院看看吧。”
杨厂长会意,立即安排车辆准备送贾东旭去医院。
他明白医生的意思——和自己判断的一样,这名工人已经回天乏术。
但人命关天,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
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
贾东旭的脑袋都被砸得变了形,就算华佗再世也无力回天。
车间里人声嘈杂,议论纷纷。
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易中海正和钳工组的几个工友低声交谈着什么。
作为贾东旭的师傅,发生这样的事,他本该悲痛欲绝才对。
可此时的他却显得异常冷静。
这个细节本应引起注意,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贾东旭身上,无人察觉易中海的异常。
四合院的邻居们闻讯也陆续赶到。
这种事在厂里传得飞快。
从后厨赶来的何大清和刘岚站在不远处观望。
刘岚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虽然平时也听说过工伤事故,但这次发生在自己厂里,受害者还是同住一个院子的邻居,这种感觉格外震撼。
贾东旭的惨状让刘岚不忍直视。
只瞥了一眼,她就差点吐出来。
那恐怖的画面恐怕要在她梦中萦绕许久。
“真是造孽啊!”
刘岚对身旁的何大清低语道:
“东旭怎么会遭这种罪”
“秀秀才刚怀上身子,他们家就出这种事。”
“贾家就靠东旭一个人挣钱,就算秀秀不生孩子,这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啊!”
“上面有个不干活的婆婆,下面还有两个孩子”
想到黄秀秀今后的处境,刘岚不禁为她揪心。
虽然贾家在院里人缘不好,但那主要是贾张氏的缘故。
黄秀秀在邻里间口碑还是不错的。
此时,易中海、何大清、刘海中、许大茂等四合院的人都已闻讯赶来。
想到贾家未来的艰难,众人无不皱眉叹息。
何大清也感慨道:
“贾家真是多灾多难。”
“往后这日子,够他们受的了。”
“希望那老太婆能懂事些。”
众人大多面露悲戚,唯有一人脸上难掩幸灾乐祸之色。
那就是住在后院的刘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