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代掌国印(1 / 1)

回了养心殿,孟沅才真切地感受到,这里有多安静。

谢晦在的时候,哪怕他不说话,就冲他那耍猴儿的样,整个养心殿也满满的都是他的存在感。

可他一走,这巨大的宫殿就象被抽走了主心骨,只剩下空旷的回音。

风穿过庭院,吹动廊下的灯笼,投下摇摇晃晃的影子,都显得寂聊。

她还没来得及坐下,桑拓就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他单膝跪地,双手捧着一个沉甸甸的紫檀木匣子。

“娘娘。”他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没有起伏,“陛下有旨。”

匣子打开,里面躺着的是那块沉重温润的、盘龙绕纽的和田白玉。

是谢晦的玉玺。

“陛下昨夜已下密旨,自他离京之日起,后宫前朝,见娘娘如见陛下亲临,京畿卫戍、殿前禁军,皆听从娘娘一人调遣。”桑拓将玉玺高高举过头顶,“恳请娘娘,代掌国印。”

孟沅看着那方玉玺,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马禄贵和一众养心殿的宫人,谢晦一个也没带走,全都留给了她。

皇宫里什么都有,衣食住行,一切照旧。

只是没了谢晦。

这个年,过得实在没什么意思。

除夕的宫宴依旧在太极殿举行,宫里被布置得喜庆又热闹,红色的宫灯挂满了所有回廊檐角。

没了谢晦在上座那骇人的低气压,大臣们似乎都自在了很多,彼此之间推杯换盏,言笑晏晏,殿内一派祥和。

孟沅坐在那张孤零零的龙椅边,按照惯例,赏赐菜肴,宣布开宴。

她甚至还有心情,按照她往年的惯例,喊了那些大臣家带来的孩子们上来表演节目。

背诗的,跳舞的,耍剑的,童声清脆,憨态可掬。

孟沅挨个儿赏了他们压岁钱,逗得孩子们咯咯直笑,都高兴得不得了。

孟知就安安静静地坐在孟沅身边的次座上,穿着红棉袄,象个小公主。

孟沅不停地给她夹菜,把她面前的小碗堆得象座小山。

宫宴上的气氛很热闹,杂技惊险,歌舞曼妙,可孟沅的目光总会不受控制地飘向身侧那个空着的龙椅。

那上面还铺着谢晦惯用的玄色织金坐垫。

她的心里,也象那个座位一样,空了一块。

晚上,孟沅哄着孟知睡觉。

今晚是谢晦走后的第一天。

她觉得一个人睡在偌大的龙床上实在太空,便把孟知接进了养心殿和她同住。

小姑娘乖巧地躺在她身边,身上带着一股好闻的奶香味。

“姑姑,”黑暗中,孟知小声说,“你好象我娘亲啊。”

孟沅突然感觉很难过,孟知年纪轻轻,却已经是经历得太多。

她侧过身,轻轻亲了亲孟知的额头:“睡吧,乖。”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日子过得飞快。

谢晦那家伙,虽然一封信都不回,却象是在眩耀自己战场的缴获似的,隔三差五就让边关的驿站送东西回来。

有时候是一箱子不知从哪个部落搜罗来的亮晶晶的宝石,有时候是几张完整的毛色油亮的狼皮,还有一次,甚至送来了一头活的、据说是西域王庭特有的小鳄鱼,把御花园的守卫吓得不轻。

孟沅给他写信,在信里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要是再送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回来,她就把这些东西统统拿去给芝麻和汤圆儿玩儿。

信寄出去了,依旧是石沉大海,但他送来的东西却变了,改送一些北疆特有的风干肉脯、奶条子和各种酸甜的野果干,都是些她没吃过、但味道很不错的零嘴。

奏折像雪片一样堆在了她的案头,没了谢晦那个甩手掌柜,所有的事情都落在了她的肩上。

她每天除了批阅奏折,就是监督孟知吃饭睡觉,顺便还请了几个博学的老翰林,专门给自己身边的“四件套”春桃夏荷秋菱冬絮上课,教她们读书习字,讲解政务典故。

出乎意料的是,春桃在这方面极有天赋。

她虽然识字不多,但心思缜密,看问题往往能一针见血。

有几次孟沅在批阅地方官员的奏章时尤豫不决,春桃在旁边奉茶时,只是淡淡说了一句“这位大人说得天花乱坠,可一到要银子的地方,数目就含糊得很”,竟让孟沅茅塞顿开。

渐渐地,孟沅在批奏折时,除了参考内阁大学士们的意见,偶尔也会问问春桃的看法。

这样忙碌的日子让她没空去想太多,直到又过了几日的一次早朝。

数日后的早朝上,天还未亮透,宣政殿内烛火通明。

孟沅端坐在龙椅旁的侧位,看着底下站得整整齐齐的文武百官。

议了几个不痛不痒的议题之后,队列中,一直沉默的户部尚书赵肃突然出列,躬身奏道:“启奏娘娘,臣有要事启奏。自去岁入冬以来,突厥屡犯边境,城郭被毁,田亩荒芜,百姓无家可归,民生困苦。近十数日,已有数千流民逃难入京,集于城南永定门外,衣食无着,多有冻毙者。流民之中,青壮滋事,老弱哀嚎,已引发数起骚乱。恳请娘娘早做决断,安抚流民,以维系京城安定。”

赵肃话音刚落,御史台的一名言官也立刻出列附议:“赵大人所言极是,流民入京,鱼龙混杂,更有甚者,啸聚成群,抢掠民宅商铺。京兆府已不堪重负,若不加以雷霆处置,恐生大乱!臣恳请娘娘即刻下令,由兵马司协同京兆府,将流民悉数驱逐出京,以正视听!”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公主?狗都不娶! 大庆第一王 星空主宰 霍格沃茨:中国式教授 全球直播:我在抗战国家求我别死 镇魂刑警 世威大帝 理科生修仙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