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拱手,神色恭敬道:“大人英明,我这就去调查当年举报王猛的具体人数和人员名单。”说罢,他身形一转,便要匆匆离去。
狄仁杰赶忙叫住他,目光中透着几分凝重,郑重叮嘱道:“元芳,此事需谨慎行事,切莫打草惊蛇。若王猛的二儿子真是凶手,他必定躲藏在暗处,密切留意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一旦我们有所疏忽,他很可能就会再次出手,到那时,后果不堪设想。”
李元芳郑重地点点头,眼神中满是坚定:“大人放心,我定会小心行事,绝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不多时,李元芳便匆匆返回,手中紧紧攥着一份名单,说道:“大人,当年举报王猛的总共有五人,除了姜虎和张山,还有三人,分别是赵武、陈风和孙林。这三人如今也都在江州城中。”
狄仁杰神色一紧,当机立断道:“元芳,事不宜迟,我们即刻前往平西侯府,务必在凶手动手前保护好孙林。如今孙林身为平西侯府管家,虽身处侯府,看似有众多护卫守护,但凶手若铁了心要复仇,未必不会找到可乘之机,我们必须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说罢,两人脚步匆匆,朝着平西侯府赶去。
一路上,狄仁杰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量:若王猛二儿子真是凶手,他既然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除掉姜虎和张山,说明此人行事极为谨慎且手段狠辣。如今孙林身处平西侯府,虽看似安全,实则暗藏危机,我们一定要赶在凶手之前做好防范,绝不能让悲剧再次上演。
不多时,二人便抵达了平西侯府。门童见是狄仁杰和李元芳,不敢有丝毫阻拦,赶忙进去通报。很快,平西侯亲自迎了出来,脸上带着一丝焦虑,拱手问道:“狄大人,不知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狄仁杰拱手还礼,神色严肃道:“侯爷,事关重大。据我们调查,杀害姜虎和张山的凶手,很可能是为当年王猛之事复仇,而您的管家孙林,也是当年举报王猛的人之一,如今他身处危险之中,本官特来派人保护。”
平西侯听闻,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说道:“孙管家的安全便不劳狄大人费心了,我平西侯府还是有点自保能力的,我定会加强府中护卫,确保孙管家安全无虞。
狄仁杰神色严肃,目光坚定地看向平西侯,说道:“侯爷,此事非同小可。那凶手既己接连对姜虎和张山下手,其复仇之心昭然若揭。孙林作为当年举报王猛的关键人物之一,必然是凶手的下一个目标。侯爷府中虽护卫众多,但那凶手手段诡异,行事狡诈,防不胜防。本官带来的人手,可暗中布置,与侯爷府的护卫相互配合,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确保孙林的安全。”
平西侯微微皱眉,心中虽有些不情愿,但也明白狄仁杰所言不无道理。他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既然狄大人如此坚持,那便依大人所言。只是还望大人的人手莫要乱跑,扰乱我侯府的正常秩序。”
狄仁杰拱手道:“侯爷放心,本官定会约束手下,不会给侯府添乱。”
说罢,狄仁杰转头对李元芳使了个眼色。李元芳会意,立刻安排随行的护卫,一部分悄悄潜入侯府各处要害位置,暗中观察动静;另一部分则扮作普通仆人,混在侯府下人之中,以便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安排妥当后,狄仁杰与平西侯一同前往孙林的住处。孙林正坐在屋内,神色略显紧张。见平西侯与狄仁杰一同前来,他赶忙起身行礼,问道:“侯爷,狄大人,不知找小人所为何事?”
平西侯看着孙林,沉声道:“孙管家,近日江州发生多起命案,经狄大人调查,此事可能与当年王猛之事有关。你作为当年举报王猛之人,如今身处危险之中。狄大人特来安排人手保护你。”
孙林听闻,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身体也不禁微微颤抖起来。他声音颤抖地说道:“侯爷,狄大人,当年之事,小人也不过是说句实话而己。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竟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狄仁杰安慰道:“孙管家莫要惊慌,本官既己知晓此事,定不会让那凶手得逞。你只需如往常一样行事,切莫露出慌张之色,以免打草惊蛇。”
孙林连连点头,说道:“大人放心,小人定会谨遵大人吩咐。”
就在这时,一名护卫匆匆赶来,在李元芳耳边低语了几句。李元芳脸色一变,赶忙对狄仁杰说道:“大人,刚刚得到消息,离开军队的陈风在一个月前被杀了,他临死之前留下一封信,务必交给平西侯。刚刚陈风的侄子来到刺史府。”
平西侯听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陈风竟然也死了,脚下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幸好孙林反应快,一把扶住了他,这才没让他狼狈地跌坐在地。平西侯稳住身形后,声音急切又带着几分颤抖:“信呢,快将陈风的侄子带来见我。”
很快,陈风的侄子陈真被带到。陈真年纪不大,眼神中却透着一股机灵劲儿,他并没有首接拿出那封信,而是来回打量着平西侯,问道:“你便是我叔口中的平西侯?”
平西侯强压着内心的激动,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稳些,说道:“正是本侯。”
陈真微微扬起下巴,接着说:“我叔叔说送信过来,你就让我留下侯府做事?”
平西侯犹豫了一下,心中虽有诸多考量,但此刻为了那封信,还是点头答应下来:“当然可以,当年我和陈风是生死兄弟,你是陈风的侄子也相当于是我的侄子。只要你愿意,留在侯府,本侯定不会亏待你。”
陈真这才满意地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封有些褶皱的信,递给平西侯。平西侯迫不及待地接过信,手指都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他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展开信纸,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