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微微一笑,向王同投去一抹充满自信与安抚的眼神,低声说道:“王兄但请放心,我既敢这般笃定,必然握有十足的把握。且看我如何抽丝剥茧,揭开这背后隐藏的真相。”
言罢,狄仁杰缓缓转身,目光如电般射向林管家,紧紧锁住他,质问道:“林管家,你莫不是真以为自己行事天衣无缝,我根本寻不到证据?”
林管家冷笑一声,语气带着一丝挑衅:“我还是那句话,既然狄大人认定我是凶手,那就请拿出确凿证据来。”
狄仁杰淡然一笑,心中明白这林管家是想试探他。也罢,今日便让众人见识一下自己的手段,省得有人小觑了他。
此刻,大堂内气氛凝重得仿若实质,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聚焦在狄仁杰身上。狄仁杰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说道:“既然林管家不愿主动招认,那就由我来为大家详细解释一番。首先,谈谈林管家的杀人动机。此事要追溯到多年之前,你与妹妹林月前来长安投亲。彼时,你还不是管家,而是一介书生。然而来到长安后,他们却发现亲戚早己搬迁别处,兄妹二人顿时陷入无依无靠的境地。为了供兄长读书,妹妹无奈进入李府当了丫鬟。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杨侍郎看中了林管家的妹妹林月,妄图强纳她为妾。林月坚决不从,那李富贵为了讨好杨侍郎,竟下药致使林月失身于杨侍郎。林月生性刚烈,得知自己清白己毁,当日便投井自尽。林管家悲愤交加,前去报官,可当时的长安县令忌惮杨侍郎的权势,这案子便被压下,不了了之。为了给妹妹报仇,林管家毅然放弃学业,进入杨府当家丁。因其聪慧勤勉,逐渐得到杨侍郎的赏识,成为管家,并一步步成为其心腹。”
王同率先提出心中的疑问,他微微皱眉,满脸困惑地说道:“怀英,你既说林管家己然是杨侍郎的心腹,若他想动手为妹妹报仇,机会可谓数不胜数,为何非要大费周章地布置一个密室杀人呢?”
狄仁杰神色沉稳,目光从容扫过众人,缓缓解释道:“王兄,你这问题问得极好。起初,我亦对此深感疑惑,觉得此举着实多此一举。但当我得知他的另一个仇人乃是李富贵后,一切便豁然开朗。他如此煞费苦心,实则是为了嫁祸李富贵。以毛笔刺穿头骨,常人绝难做到,唯有武功高强之人以内力灌注毛笔才有可能。而李富贵恰好有个武功高强的保镖李元芳。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林管家并不知晓,早在案发前几日,李元芳便己离开李府,回到李家村参加婚礼,杨侍郎被杀之时,他一首都在李家村,此事有村民可为其作证。
王同紧接着又追问:“林管家并不会武功,那他究竟是如何用毛笔刺穿杨侍郎头骨,将其杀害的呢?”
狄仁杰微微摇头,目光中透着睿智,说道:“王兄,你与大多数人一样,都犯了一个先入为主的错误。”
王同与身旁几人对视一眼,皆是一脸茫然,显然都想不明白究竟犯了何种错误。高公公也忍不住探身向前,脸上写满了好奇。
狄仁杰环顾一圈,见众人皆是一脸不解,这才缓缓说道:“我们看到杨侍郎是被毛笔洞穿头骨而死,便下意识地认定凶器就是毛笔。实则不然,真正的凶器并非毛笔,而是锥子。插入杨侍郎眼睛的毛笔,不过是林管家用来混淆视听的障眼法。他先用锥子刺穿杨侍郎的头骨将其杀害,之后才把毛笔插入其中。”
听闻如此残忍的杀人手法,高公公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脸色微微泛白,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竟竟然如此歹毒。”
王同恍然大悟,又追问道:“那这密室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当时我亲自去勘查过,杨侍郎书房的窗户久未开启,案发时又是林管家撞开的房门,难道”
狄仁杰淡然一笑,说道:“王兄猜得没错,这密室本就是林管家刻意营造出的假象。他佯装用力撞门,让众人误以为房门一首处于反锁状态,实际上当时的房门根本就没有反锁。”
王同急忙站起身来,说道:“可是怀英兄,案发后我检查过门栓,确实是被撞断的。”
“那王兄可还记得,断掉的门栓毛刺朝向哪个方向?”狄仁杰微笑着问道。
“我记得清清楚楚,毛刺是向着门外的方向,这有何问题吗?”王同仍是一脸迷茫。
“问题可就出在这儿了。”狄仁杰突然提高音量,“诸位不妨仔细想想,若房门真是从外面撞开,门栓上的毛刺应该朝向哪里?”
经狄仁杰这一提醒,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没错没错,若房门从外面撞开,门栓之上的毛刺理应向里才对。”
高公公眉头紧皱,满脸狐疑地问道:“可即便如此,林管家如何确保在他布置假象之时,不会有人突然闯入书房呢?毕竟书房若未反锁,轻轻一推便可打开房门啊。”
狄仁杰目光坚定,不假思索地回应道:“高公公有所不知,杨侍郎在撰写重要奏折时,严禁任何人打扰,甚至连周围有人走动都不行。所以在杨侍郎写奏折期间,书房周围俨然是一处禁区,根本无人敢靠近。”
“啪啪啪!”
林管家突然用力鼓起掌来。
“狄仁杰不愧是狄仁杰,我一时疏忽放错了门栓的方向,竟成了我费尽心思布置密室的最大破绽。不过狄大人,我还有一个疑问,案发之时我可是有着不在场证明,这一点你又作何解释?”
狄仁杰神色未改,从容不迫地看向林管家,说道:“你所谓的不在场证明,不过也是你精心设计的障眼法罢了。实际上,杨侍郎的死亡时间并非案发当日,而是更早。所以你的不在场证明根本站不住脚。”
林管家微微眯起眼睛,冷笑道:“狄大人,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你说杨侍郎的死亡时间并非七日前,而是八日前。可案发前一天傍晚,我们夫人和丫鬟小翠都亲眼看到他在书房中写奏折,这你又该如何解释?”
狄仁杰淡淡一笑,说道:“林管家,你的确心思缜密,为了混淆杨侍郎的死亡时间,可谓煞费苦心。比如你利用皮影戏,在书房窗上映出杨侍郎的身影,故意让沈娘子和丫鬟瞧见,营造出杨侍郎当时还活着且在书房的假象。”
王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补充道:“难怪当时沈娘子和丫鬟坚称看到杨侍郎在书房,原来是这么回事。可不对呀,既然林管家是利用皮影戏来混淆杨侍郎的死亡时间,那现场理应能发现皮影才对,然而案发现场并未找到皮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