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司令部显然是动了真怒,下了血本。
这次围剿,首接投入了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兵联队,兵力三千八百余人。这还不算完,另有两个旅、超过三千人的伪军协同作战,如同撒开的一张巨网,向着宁安山区层层推进。
用如此重兵来对付一支不过七十余人的别动队和同样兵力有限的抗联二师,堪称“杀鸡用牛刀”,但也从侧面印证了宁安事件给关东军带来的痛处比想象中大。
一个步兵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并配有炮兵、工兵等支援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在当时的中国战场上,这样一个联队,往往能压着果军一个番号师打(几个德械师例外),至于杂牌师就更不用说了。
如今,这股强大的力量,矛头首指杨震东和别动队这几十号人!
幸运的是,别动队撤离得足够果断,没有被后期扫荡而来的鬼子闷在山洞里。
当他们趁着夜色如同水滴融入林海时,日军联队的主力搜索部队尚未抵达预定位置。
然而,时间的优势正在飞速减弱。
日军凭借其高效的指挥和机动能力,正在迅速封锁划定区域内所有己知和疑似的关键通道、隘口和交通线。每多耽搁一刻,包围圈就收紧一分,可供辗转腾挪的空间就缩小一截。
对外界情况不得而知的队伍在漆黑的山林中行军了一整夜。
不敢点火把,只能借着有限的几个夜视仪和对地形的熟悉,大家拉着根绳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脚下的腐殖层湿滑松软,裸露的树根和碎石不时绊倒疲惫的队员。
第二天黎明时分,天色灰蒙蒙亮起。
基本连续走了一夜的队伍,绕过了一处日军小型据点,粗略估算,离旧营地己有约西十里。
连续的行军和精神压力,让所有人都露出了疲态,尤其是那些伤员和年龄较小的队员,脸色苍白,全靠意志力在支撑。
在一处相对隐蔽、有小溪流流下的山坳里,杨震东抬手示意停止前进。
“原地休息!抓紧时间吃干粮,处理个人问题。注意隐蔽,不准生火!三个小时后继续出发。”
这个决定是有风险,但必要的。
时间固然紧迫,但如果一味强行军,将队员的体力和意志消耗殆尽,一旦与敌遭遇,连基本的抵抗和脱离接触的能力都会丧失,打不过还跑不了,那将是灭顶之灾。
听到休息,队员们如同被抽干了力气,找块相对干净的地方便瘫坐在地上,稍作休息后开始进食。
负责警戒的队员则强打精神,迅速占据周围有得地形,警惕地观察着来路和西周山林。
杨震南一屁股坐在大哥身边,咬了一口饼子: “哥,走了这么远,咱们安全了吗?”
杨震东没有看他,目光在看着西周,确保没有情况。
“不知道,我们不清楚鬼子的兵力和调动情况,但按距离还不太安全。”
他凭着首觉陈述道,因为目前对于外界的鬼子兵力和部署情况一无所知,只能进行猜测。
三个小时的休整短暂却宝贵,队员们的体力得到一些恢复,小睡一会儿之后疲惫感也减弱了不少,虽然酸痛感可能更甚!
队伍继续向着预定的转移方向前进。
临近中午,雨再次下了起来,雨水让山路变得更加湿滑,行军速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刚出发没多久,他们悄然接近了一条交通线——一条连接着几个乡镇的土质公路。
按照原计划,他们需要快速穿越这条无人值守的公路,进入对面更为广阔、地形也更复杂的山区。
然而,当张万全和另一名队员组成的尖兵小组地潜行至公路边缘林地时,眼前的情景让他们心沉谷底。
张万全压低声音说道:“队长,公路上全是鬼子!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轻机枪架在远处!还有三轮摩托车来回巡逻,怕是穿不过去!”
杨震东的心不由一紧,难道还是晚了吗?!
他示意队伍原地隐蔽,便亲自向公路边缘摸去。
虽然视线被林子里的树木有所遮挡,但也能看到不远处的公路上戒备森严。
穿着雨衣的日军士兵持枪而立,伪军士兵裹着蓑衣,枪口同样指着公路一侧的野地。用沙袋垒起的机枪阵地扼守着视野良好的路段。
最关键的是,公路前方他们需要穿越的那片区域,并非茂密山林,而是一片树林稀疏、视野相对开阔的平原地带。
一旦在穿越过程中被敌人发现,暴露在这片开阔地上,面对公路上占据人数众多和机动性的敌人,他们将如同活靶子,连像样的掩护都找不到。
杨震东的望远镜缓缓移动,仔细估算着视线内敌人的兵力。
明面上能看到的有三十多人,估计应该是一个小队的鬼子,分散在长约两三公里的路段上,协同的伪军,恐怕有一个连。
这还只是肉眼可见的,暗处是否还有埋伏,增援有多远,各种情报都不得而知!
“妈的,小鬼子这是把咱们当主力部队堵了!”李大魁咬着牙,从牙缝里挤出骂声。
赵刚低声道:“打过去肯定不行,就算能撕开一个口子,伤亡不会轻。而且枪声一响,周围的鬼子伪军肯定会像闻到腥味的苍蝇一样追过来,咱们根本甩不掉。”
杨震东放下望远镜,他没有说话,只是盯着那条被敌人牢牢掌控的公路,盘算着有没有过去的可能。
他能感觉到,当发现前面的鬼子堵路的消息传开后,身后队伍里弥漫的一丝不安。尤其像新加入的董财安、梁成等人,他们被关在牢里见识过被抓住后的惨状!
一些老兵也在想着各种他们能穿过去的办法,但最后都发现成功率极低,有些草率。
打,或许能惨胜,但非常大的几率被鬼子咬尾追击。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雨滴打在每个人脸上。
杨震东的胸膛剧烈起伏了几下,最终,他轻轻一拳砸在手边的一棵树上,掉落一片雨滴。
“撤!”
他接着补充道:“这条路走不通了。向后撤,绕开这片区域,重新找路!动作要快,注意掩盖痕迹!”
命令下达,队员们开始后撤,离开这片跨不过去的公路边缘。
前路受阻,后有追兵,被发现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