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下了雨,山风带着几分料峭寒意,杨震南趴在半山腰的岩石后面,十六岁的少年身形尚未完全长开,却己经具备了猎手般的敏锐。他眯着眼睛,紧盯着山下那支蜿蜒前行的队伍。
“不像是鬼子”少年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三八大盖的木质枪托,枪托上刻着七道浅浅的划痕,说明这支枪在他手上己经打死过七个敌人。
队伍越走越近,约莫百来人,装扮不能说衣衫褴褛,却也比乞丐强不到哪里去,帽子上还印着五角星,倒是队列还算整齐。
他们背着各式各样的家伙什——辽十三、汉阳造都只有一半人拿着,还有十多支土枪鸟铳,剩下的这些人拿着的都是大刀片子,长矛一类冷兵器。
背着的行李也很简单,甚至做不到每人一床薄被,很多都穿着草鞋,杨震南的视线忽然定格在队伍中间的两个身影上。
“那不是李守业和赵小嘎吗?”他心里一惊。去年冬天,他们几个出去打猎遇到快冻死、饿死的两人倒在雪地里,把他们带回来杨家屯救了过来,归队的路上被汉奸发现,间接地导致杨家村被屠杀。
不过这不是他们的问题,只能怪鬼子的残忍,杨震南倒也没多想!
没想到他们的队伍还挺大,更没想到今日在这里碰上。
眼看队伍就要走过,杨震南咬了咬牙,压低嗓子朝远处喊了一声:“李守业!赵小嘎!”
山下的队伍顿时一阵骚动,几十支枪口齐刷刷对准了声音传来的方向。被喊到名字的两人愣了片刻,赵小嘎突然跳起来,朝着山上挥手:“震南!是你不?杨震南!”
“别开枪!是自己人!”李守业也反应过来,急忙向身旁的军官解释。
杨震南警惕地没有立即现身,只是又喊了一句:“你们等着!我去叫人!”说完猫着腰,像只山狸子般敏捷地穿梭在林间,向着营地奔去。
远处营地里正在进行训练,杨震东正在给队员们讲解野外生存时的要领,见弟弟气喘吁吁地跑进来,顿时皱起眉头,以为有鬼子来了。
“哥!山下有队伍!百十来号人,不是鬼子,像是咱们的人!”杨震南上气不接下气,“我看见李守业和赵小嘎了!”
场上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抓起了身边的武器。杨震东沉思片刻,问道:“看清楚了吗?确定没有日本人混在里面?”
“看清楚了,衣着破烂,但都是中国人。赵小嘎我认得真真的,他还叫出了我的名字!”
杨震东点点头,抄起他那支冲锋枪:“青山、安昌,带十个弟兄跟我上去看看。震南,你带路。其他人守住营地,机枪架好,子弹上膛,没有我的信号不要出来。”
山腰上,抗联的队伍己经停止了前进。一个三十多岁、面容憔悴却目光锐利的汉子正站在队伍前头,李守业和赵小嘎在他身边急切地说着什么。
杨震东带着人从林中现身时,双方都保持着安全距离,手中的枪虽然没有举起,但手指都搭在扳机旁。
“你们是哪部分的?”杨震东率先开口,声音洪亮有力。
那领头的汉子向前一步:“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二师的,我是连长周德生。你们是?”
“我们是东北抗日特别行动队,自己组建的。”杨震东没有放松警惕,“你们这是往哪去?”
周连长打量着杨震东一行人,眼中闪过惊讶。这些人虽然也穿着各异,没有统一的制服,但精神饱满,一看就没怎么挨过饿,装备精良——清一色三八大盖、歪把子机枪,冲锋枪,甚至每个人腰间都别着两颗日式手雷。这与他们这群衣衫褴褛、装备破烂的抗联战士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奉命在长白山一带牵制日军,为大部队西征做策应。”周连长回答道,声音沙哑却坚定。
这时赵小嘎忍不住插话:“震东哥,真是我们啊!去年我们被你救了,还在你家呆好几天呢!”
杨震东终于露出一丝笑容:“赵小嘎,最近怎么样?”
赵小嘎很高兴:“我们还行,运气好找到了大部队。杨大叔怎么样,你们怎么没在杨家村了?”
“你们走后,杨家村被鬼子屠了,都没了!”杨震南,声音哽咽。
气氛顿时沉重起来。
杨震东长叹一声,终于将枪背到身后,向前走去:“周连长,抱歉,这年头不得不小心。我们是自发组织的抗日队伍,在这里训练。”
两支队伍终于汇合到一起。杨震东注意到,许多抗联战士面黄肌瘦,嘴唇干裂,不少人绑腿己经被磨破,草鞋露出了脚趾。他们的枪械大多老旧不堪,有的甚至用绳子捆着才能使用。
“周连长,你们这是多久没休整了?”杨震东问道。
周德生苦笑着摇摇头:“一个月了。一首在和鬼子兜圈子,粮食弹药都快见底了,伤员也没药医治。”他指了指队伍中间几个被搀扶着的战士,“这几位同志都是前两天遭遇战负的伤,只能简单包扎一下。”
杨震东回头对吴青山低声吩咐了几句,然后对周连长说:“让弟兄们到我们营地歇歇脚吧,虽然简陋,但能喝口热水,吃点东西。”
周连长犹豫了一下,但看着身后疲惫不堪的战士们,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那就打扰了。”
营地里,抗联的战士们捧着热气腾腾的玉米粥,一个两个饼,就着蔬菜汤狼吞虎咽。
几个妇女忙着烧水做干粮,半大的孩子们帮忙给伤员清洗伤口。
周德生瞧见了营地房间里堆放的粮食和物资的一角,眼中难掩惊讶:“杨队长,你们这也太富裕了,怎么来的啊?”
杨震东笑了笑:“大部分是从鬼子那里‘借’来的。我们专门偷袭他们的运输队和哨卡,也打击一些汉奸地主。”
两个队长坐在石头上,交换着情报。杨震东了解到,抗联主力正在准备西征,试图与关内红军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