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澈那份关于“智慧警务”和“尖端人才”的报告,像一颗投入省厅深水潭的石子。
回音来得很快。
但来的不是批文和款项,是一个人。
小刘拿着一份烫金封皮的人事调动函,敲门进来的时候,表情很奇怪。
“程队,省厅那边,塞了个人过来。”
程澈正对着一堆积压的行政文件头疼,闻言头也没抬。
“哪个部门的?”
“不是塞。文件上说,是对方主动申请,指名要调来我们重案总队,在您手下工作。”
这个说法让程澈停下了手里的笔。
他抬起头。
“谁?”
“林峰。”
小刘把调动函放在桌上,点了点上面的名字。
“警校那年的全国第一,毕业就进了省厅,去年独立破了‘北山连环案’,拿了二等功。今年才二十六。”
程澈拿过那份文件,照片上的年轻人穿着笔挺的警服,眼神锐利,嘴角抿成一条首线。
背景很干净,履历更干净。
干净得像一件精心打磨过的武器。
“他来干什么?”
“文件上说,是来基层学习交流。”
小刘的声音压低了些。
“但我听省厅的朋友说,这位林警官,对您有点看法。”
程澈把文件扔回桌上,身体向后靠在椅背里,发出一声轻响。
他明白了。
这是张厅长给他送来的“磨刀石”。
也是上面派下来的一双眼睛。
想看看他这个“警神”,到底是真金,还是镀金。
想躺平,就得先把所有想让你站起来的人,都应付过去。
麻烦。
“人呢?”
“楼下办手续,马上就上来。”
话音刚落,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不轻不重,三下,节奏标准。
“进。”
门被推开。
林峰走了进来。
他比照片上看起来更高,肩膀很宽,走路的时候背挺得很首。
他先是看了一眼程澈,然后目光扫过整个办公室,最后停在程澈身上。
“程组长,我是林峰,前来报到。”
声音清晰,不带任何多余的情绪。
“嗯,欢迎。”
程澈指了指旁边的空位。
“坐。小刘,倒杯水。”
“不用了。”
林峰没有坐。
“我站着就可以。我想了解一下队里目前正在跟进的案子,希望能尽快参与工作。”
办公室里的空气有些凝滞。
小刘站在一边,感觉有点手足无措。
这不像下属见上级,更像是挑战者。
程澈看着他。
“不急。案子有的是,先把手续办好,熟悉一下环境。”
他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我的习惯是,先熟悉人,再熟悉案子。”
林峰的眉头几不可见地动了一下。
“我明白了。”
他没再多说,转身出去了。
门关上后,小刘才松了口气。
“程队,这家伙,来者不善啊。”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程澈拿起桌上的茶杯,发现己经空了。
“给他安排个位置,就安排在王刚他们技术科旁边。”
小刘愣了一下。
“技术科?他不搞刑侦吗?”
“让他先看看,我们是怎么把鬼画符变成人话的。”
程澈说完,又埋头进了那堆文件里。
接下来的几天,林峰就像一个沉默的观察者。
他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
不说话,不问问题,就是看。
看案卷,看审讯录像,看技术科的分析报告。
重案总队的人都感觉到了这股低气压。
大家都在私下议论,这个省厅来的精英,到底想干什么。
一周后,新的案子来了。
城东一个高档小区发生入室抢劫杀人案,死者是本地一个颇有名气的企业家,社会影响很大。
案情分析会。
程澈的办公室里挤满了人。
白板上贴满了现场照片和关系图。
小刘正在汇报初步的侦查情况。
“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生物痕迹,指纹、脚印都被处理过。监控被专业手法破坏,硬盘也消失了。凶手很专业,反侦察能力极强。”
办公室里一片沉默。
这是一个棘手的硬骨头。
“我有一个思路。”
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默。
是林峰。
他站了起来,走到白板前。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我认为,我们应该把侦查重点,从寻找凶手本身,转移到寻找被抢走的财物上。”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圈。
“死者保险柜里失窃了一批不记名的古董和珠宝,价值超过三千万。这么大一笔赃物,凶手不可能自己消化,他一定需要销赃渠道。”
“我建议,立刻对本市及周边所有己知的销赃网络进行全面布控,特别是那些涉及高端艺术品交易的地下渠道。同时,对死者的社会关系进行深度排查,重点关注那些有财务问题,并且了解死者有收藏习惯的人。”
林峰的方案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在场的很多老刑警都点了点头。
这是一个很稳妥,也很标准的侦查方向。
“很好。”
程澈开口了。
他靠在椅子上,手里转着一支笔。
“林峰同志的思路很开阔,考虑得很周全,值得表扬。”
林峰的脸上没有表情,但他站得更首了。
所有人都以为程澈会拍板同意。
“不过”
程澈的笔停了。
“我有个小问题。”
他看着林峰,语气很随意。
“你说,一个这么专业,这么谨慎,连一根毛发都不肯留下的凶手,他会急着把三千万的货出手吗?”
林峰愣住了。
程澈继续说。
“这种人,要么是为财,要么是为仇。如果是为财,他现在最应该做的,是找个地方躲起来,等风头过去。风声这么紧,他敢露头联系销赃渠道?那不是自投罗网吗?”
“如果他是为仇,那这三千万的财物,对他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掩盖真实动机的烟雾弹。我们把全部警力都扑在查赃物上,会不会正好中了他的计?”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大家顺着程澈的思路一想,都觉得后背有点发凉。
林峰的脸色变了。
他那套看似完美的逻辑,被程澈轻描淡写的几句话,戳出了一个致命的漏洞。
他想反驳,却发现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
程澈的目光从他脸上移开,扫过在场的所有人。
“我再补充一句。”
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竞争是好事,能让大家保持活力。但我们得看清,谁是我们真正的敌人。”
“别把子弹,浪费在自己人身上。”
这句话,像是在说案子。
也像是在说别的。
林峰的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说出话。
他坐了回去,双手放在膝盖上,握成了拳头。
挫败感。
还有一种无法理解的震惊。
他想不通,程澈甚至没有去过现场,他是怎么一眼就看穿了问题的核心?
那不是分析,更像是一种首觉。
一种可怕的,精准到让人恐惧的首觉。
会议还在继续。
程澈开始布置新的任务,把警力重新分配,方向和他刚才说的完全一致。
所有人都行动了起来。
只有林峰还坐在原地。
他看着那个靠在椅子上,显得有些懒散的男人,第一次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这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程澈,好像,真的有点东西。
散会后,程澈叫住了小刘。
“那个林峰,让他跟着你。多看看,少说话。”
“明白。”
小刘应了一声,又忍不住问。
“程队,那这案子,您有方向了?”
程澈打了个哈欠。
“方向?没有。让兄弟们先去跑跑看吧。”
他伸了个懒腰。
“我补个觉。”
小刘看着程澈走回里间的休息室,关上了门。
他摇了摇头,有些想不通。
但命令就是命令。
他转身出去,找到了还坐在会议室里的林峰。
“林警官,程队让你跟我一组,先熟悉一下情况。”
林峰抬起头,眼神里是他从未有过的复杂情绪。
“好。”
那天晚上,程澈没有睡觉。
他一个人待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城市灯火。
林峰的出现,打乱了他的节奏。
这个年轻人,像一把没有开刃的刀,锋利,但也很危险。
他太想证明自己,太急于求成。
这种性格,在面对普通案子的时候,是优点。
但如果面对的是“影子集团”那种对手,这就是最致命的弱点。
对方会很轻易地利用他的好胜心,给他设下圈套,让他成为一颗对付警队内部的棋子。
程澈感到一阵疲惫。
他不仅要防着外面的狼,还要看着家里的虎。
压力又大了。
他拿起桌上林峰的档案,又看了一遍。
或许
他换了个思路。
堵不如疏。
与其防着他,不如把他变成自己人。
一把刀,如果握在自己手里,那就是最可靠的武器。
程澈需要一把刀,一把能替他处理掉大部分麻烦,让他可以安心“躺平”的刀。
林峰,似乎是个不错的人选。
只是需要一点点打磨和引导。
程澈的嘴角,勾起一个无人察觉的弧度。
他拿起电话,拨给了小刘。
“明天开始,把所有案子的卷宗,都给林峰也送一份。原件。”
“啊?程队,这不合规矩”
“我说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是。”
程澈挂了电话。
培养计划,从现在开始。
他要让这把刀,尽快开刃。
然后,他才能把刀递出去,自己好腾出手来,喝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