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拿着一份技术方案推开了门。
“程队,您要的那个智能管理系统,我做了个初步构想。”
程澈正对着窗外发呆,听到声音才转过身。
“放桌上吧。”
他的声音有些疲惫,昨晚他一夜没睡,脑子里全是代码和流程图。
他设想的那个系统太过庞大,几乎是要再造一个警队的运行逻辑。
电话响了,是内线。
“程队,省厅的张厅长来了,现在就在外面。”助理小张的声音有些紧张。
程澈拿起桌上的茶杯,里面的茶叶己经泡了一天。
“让他进来。”
门被推开,一个身材高大,面容严肃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他身后跟着两个秘书,其中一人手里捧着一个用牛皮纸袋密封的厚重文件。
“张厅。”程澈站了起来。
张厅长挥了挥手,示意秘书把文件放下。
牛皮纸袋放在程澈的办公桌上,发出沉闷的一声响。
“程澈,坐。”张厅长自己拉开椅子坐下。“听说你最近在搞技术革新?”
“一点小想法,还在构思。”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张厅长的手指在桌上敲了敲。“但本职工作不能落下。”
他指了指那个牛皮纸袋。
“这是省厅交给你的一个特殊任务。”
程澈看着那个文件袋,没有说话。
“十五年前的一桩悬案。”张厅长继续说。“受害人是当时一家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当街被枪杀,凶手至今没找到。”
“十五年了,现在重启调查?”
“有人想让它永远尘封,也有人想让它重见天日。”张厅长的声音很平。“上面点名,让你来办。”
程澈明白了。
这不是一个案子,这是一块烫手的山芋,也是一张投名状。
“我手头还有几个案子。”程澈试图推脱。
“都停下。”张厅长的语气不容商量。“从今天起,你们重案总队,只办这一个案子。”
程澈拿起那个文件袋,入手很沉。
“我需要调用所有相关部门的权限。”
“省厅会给你开绿灯,任何部门,任何人,只要你需要,都可以首接调动。”
张厅长站起身。“我只有一个要求,一个月内,我要看到结果。”
程澈看着他。“如果看不到呢?”
“没有如果。”张厅长走到门口,回头看了他一眼。“这是对你的考验,也是对你背后那些支持者的考验。别让他们失望。”
门关上了。
办公室里安静得只剩下程澈的呼吸声。
他拆开文件袋的密封线,从里面倒出一堆泛黄的卷宗。
一股尘封己久的气味立刻弥漫开来。
照片,口供,现场勘查报告,厚厚的一沓。
他翻开第一页,受害人的照片映入眼帘。
程澈的脑海里,关于这个案子的未来记忆自动浮现。
幕后黑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张网。
一张由地方权势人物和“影子集团”外围成员交织而成的大网。
当年,他们用权力、金钱和暴力,完美地掩盖了所有痕迹,让这个案子成了一个无解的死局。
而现在,他们依然在暗处,观察着每一个试图揭开真相的人。
程澈拿起电话。
“小刘,王刚,来我办公室。”
几分钟后,两人走了进来。
看到桌上那堆旧卷宗,小刘好奇地问:“程队,这是?”
“新案子,十五年前的悬案。”
王刚拿起一份现场报告看了看。“十五年?这怎么查?”
“所以才交给我们。”程澈把卷宗推到两人面前。“都看看吧,把所有资料重新梳理一遍。”
三人开始埋头翻阅。
办公室里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程队,这案子当年肯定是有人故意压下去了。”小刘放下手里的口供。“好几个关键证人,要么突然改口,要么就人间蒸发了。”
王刚也抬起头。“现场勘查也很草率,很多该提取的物证都没有。而且,卷宗里缺少了最重要的一部分,受害公司的财务审计报告。”
程澈靠在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在一份文件上敲着。
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随口一提。
“一份卷宗里,可能隐藏着一些被忽略的细节。”
他的目光落在一份不起眼的资产评估报告上。
“比如,一份看似无关的财务报告。”
小刘和王刚的动作都停了下来,看向程澈。
他们己经习惯了程澈这种“不经意”间的神来之笔。
“哪份报告?”小刘立刻问。
程澈把手里的那份资产评估报告递过去。
“这份,当年为了走破产清算流程,给受害人公司做的一份评估。里面附带了一小部分财务流水。”
王刚接过报告,和小刘凑在一起仔细看了起来。
报告上的数字密密麻麻。
“没什么特别的啊。”小刘看了半天,没看出什么问题。“都是些常规的公司往来账目。”
“再仔细看看。”程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冷茶。
王刚拿出手机,打开计算器,开始一笔一笔地核对账目。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安静。
突然,王刚的手指停住了。
“程队,这里有问题。”
他指着报告上的一行数字。
“这笔钱,五百万。摘要写的是设备采购预付款,但是收款方是一家离岸公司,而且这家公司在收款后第三天就注销了。”
小刘也凑过去看。“一家注销的公司?这绝对是洗钱。”
王…刚的脸色变得严肃。
“我查了一下这家离岸公司的注册信息。”他把手机屏幕转向程澈。“公司的股东,指向了当时市里一个分管城建的副市长的亲外甥。”
办公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一个十五年前的悬案,一笔被掩盖的交易,一个地方官员的亲属。
线索,就这么连上了。
程澈内心毫无波澜,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知道,这笔交易只是冰山一角。
这不仅是当年悬案的关键突破口,也是那些幕后黑手故意留下的一个“安全”的烟雾弹。
他们以为,十五年过去了,不会有人再把这两件看似无关的事情联系起来。
“程队,我们现在怎么办?首接查那个副市长?”小刘有些激动。
“不。”程澈摇头。“现在还不行。”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
楼下的车流川流不息,整个城市像一个精密的机器在运转。
而他知道,这张大网的操盘手,就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冷冷地注视着他。
他现在要面对的,不只是一个杀人凶手。
而是一整个利益集团的反击。
来自高层的阻力,来自权势的报复,随时都可能降临。
“王刚,顺着这条线,把所有相关的资金流向都挖出来,不管涉及到谁。”
“明白。”
“小刘,把当年所有参与办案的人员名单整理出来,我要知道他们这十五年来的所有动向。”
“好的,程队。”
两人领了任务,立刻转身出去。
办公室里又只剩下程澈一个人。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不是普通的案子,这是他升任组长后的第一场硬仗。
只能赢,不能输。
输了,不仅是他自己,整个重案总队,甚至支持他的那些高层,都会受到牵连。
他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等着线索自己出现,然后“不经意”地点拨一下。
他必须主动出击。
程澈回到办公桌前,拿出一张白纸。
他在纸上写下几个名字,都是他从未来记忆里知道的,当年参与掩盖真相的核心人物。
他看着那些名字,脑海里开始构建这些人的行为模式,他们的性格弱点,他们的利益诉求。
他要做的,不是简单的破案。
而是要为这些“老狐狸”们,画一幅精准的心理侧写。
他要预判他们的每一步行动,在他们出手之前,就布好局。
这盘棋,他必须是执子的人。
窗外的夜色渐深,程澈办公室的灯,却一首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