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澈刚到办公室,李支队就黑着脸推门进来。
“程澈,上面来电话了。”
李支队把一份红头文件重重拍在桌上。程澈扫了一眼,心里就知道麻烦来了。
“什么事?”
“市里要求暂停悬案调查,说是要重新评估。”李支队坐下来,揉着太阳穴。“还有,有人举报我们调查程序不当。”
程澈翻开文件。举报内容写得很详细,说警方越权调查,侵犯公民隐私。
“举报人是谁?”
“匿名的。”李支队叹气。“但举报内容很专业,对我们的调查程序了如指掌。”
程澈放下文件。对方开始反击了,而且很精准。知道警方最怕什么,就攻击什么。
小刘敲门进来,脸色难看。
“程队,外面有记者。”
“什么记者?”
“说是要采访您关于悬案调查的事。”小刘压低声音。“但问的问题很奇怪,都是关于您个人能力的。”
程澈走到窗边,看到楼下停着几辆媒体车。记者们正在架设摄像设备。
“支队长,我去应付一下。
“小心点,别说错话。”李支队提醒。
程澈下楼,记者们立刻围上来。
“程组长,听说您在悬案调查中有特殊方法?”
“程组长,有人质疑您的破案速度不正常,您怎么回应?”
“程组长,您是否使用了非法手段获取信息?”
程澈面对镜头,保持淡定。
“我只是按程序办事,没什么特殊的。”
“那为什么您总能找到关键线索?”
“运气好吧。”程澈耸肩。“团队合作的结果。”
记者们显然不满意这个回答,继续追问。但程澈就是一副普通警察的样子,说话也很平常。
回到办公室,王刚等在那里。
“程队,网上开始有关于您的负面消息了。”
王刚打开电脑,指着屏幕上的新闻标题。
“神探还是作秀?某警官破案神话遭质疑”
“内幕消息:警方调查程序存在重大漏洞”
程澈看着这些标题,心里明白了。这是有组织的舆论攻击。
“有些谣言,可能并非空穴来风。”程澈随口说了一句。“它们背后可能隐藏着某种目的,或者转移视线。”
小刘眼睛一亮。“程队,您的意思是?”
“查查这些新闻的源头,看看最早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王刚立刻开始操作。半小时后,他找到了线索。
“程队,这些负面消息最早出现在三个网络平台,发布时间几乎同步。”
“继续查,看看这些账号的注册信息。”
又过了一小时,王刚汇报结果。
“三个账号都是用虚假信息注册的,但ip地址追踪到了同一个地方。”
“哪里?”
“一家叫做明德公关的公司。”王刚调出资料。“这家公司专门做网络营销和危机处理。”
程澈点头。果然是有组织的行为。
“查查这家公关公司的客户名单。”
下午,调查结果出来了。明德公关的客户名单里,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程队,赵建国儿子的投资公司,去年给明德公关付过一笔大额费用。”小刘指着资料。“用途是危机处理。”
程澈感到一阵压力。对方的反击比预想的系统,不只是简单的威胁,而是有计划的舆论战。
电话响了,是省厅的。
“程澈,上面对悬案调查有些意见。”省厅领导的声音很严肃。“有人反映你们的调查方法有问题。”
“什么问题?”
“说你们没有充分的证据就开始调查相关人员,可能涉及诬告。”
程澈握紧电话。这些老狐狸开始从体制内施压了。
“我们都是按程序办事的。”
“我知道,但上面压力很大。”省厅领导停顿了一下。“你暂时低调一点,让风头过去再说。”
挂掉电话,程澈靠在椅背上。被架空的风险越来越大。
王刚推门进来,神色紧张。
“程队,技术科那边出事了。”
“什么事?”
“有人举报我们非法入侵他人电脑系统。”王刚脸色发白。“现在纪检部门要来调查。”
程澈站起身。对方的攻势很猛,从舆论到体制,全方位施压。
“所有调查资料立刻封存,等纪检调查结束再说。”
小刘和王刚都看着程澈,等着他的指示。
程澈感到身心俱疲。外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内部的阻力也在增加。不能首接使用未来记忆,只能通过巧妙的言辞和布局,一步步化解危机。
“程队,我们现在怎么办?”小刘问。
“继续查,但要更小心。”程澈看着两人。“对方越是这样反应,说明我们越接近真相。”
晚上,程澈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桌上放着厚厚的举报材料,每一份都针对调查中的关键环节。
这些老狐狸很清楚警方的弱点在哪里,攻击得很精准。舆论质疑、体制施压、程序挑刺,三管齐下。
程澈知道,必须在对方的布局完成前,找到关键突破口。否则这个案子就真的要成为死案了。
他拿出纸笔,开始分析这些老狐狸的心理弱点。
赵建国这些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过度自信。他们觉得十五年过去了,所有痕迹都消失了。但程澈知道,每个人都有破绽。
关键是找到那个致命的弱点。
手机震动了,又是威胁短信。
“程组长,有些事情不是你能承受的。为了家人安全,请三思。”
程澈删掉短信,继续研究资料。
这场暗中较量才刚刚开始,谁能笑到最后还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