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澈刚在组长椅子上坐热,李支队就推门进来。
“程澈,省厅来电话了。”
李支队脸色严肃,手里拿着一份红头文件。程澈看了一眼,心里就有了不好的预感。
“什么事?”
“特殊任务。”李支队把文件放在桌上。“一起十五年前的悬案,省厅要求重启调查。”
程澈拿起文件扫了一眼。案件编号,受害人姓名,案发地点。一看就不是什么简单案子。
“十五年前的案子,为什么现在重启?”
“上面没说具体原因,只说涉及重大利益。”李支队坐下来。“这是对你组长能力的考验。”
程澈心里叹气。刚想躺平,又来活了。而且这种陈年旧案,最难搞。
“案件资料在哪?”
“档案室,我己经让人调出来了。”李支队站起身。“程澈,这案子不简单,你要小心。”
李支队走后,程澈靠在椅背上。十五年前的悬案,现在重启。肯定有原因。不是普通的破案任务,是考验。
小刘抱着一堆卷宗进来。
“程队,悬案资料。”
程澈接过卷宗,开始翻阅。案发时间,1998年3月。受害人,某建筑公司老板。死因,中毒。当年的调查记录很详细,但没有找到凶手。
程澈看着卷宗,脑子里开始回忆未来的记忆。这个案子,他有印象。不是普通的谋杀案,背后牵扯很深。涉及地方势力,甚至和影子集团有关。
幕后推手不是普通罪犯,是个老狐狸。当年能把案子压成悬案,手段肯定不简单。现在重启调查,对方肯定己经知道了。
“小刘,把王刚叫来。”
王刚很快到了。
“程队,有什么指示?”
程澈指着卷宗。
“这个案子,你们怎么看?”
王刚翻了翻资料。
“当年的调查很全面,但没有突破口。”
小刘也看了看。
“证据链不完整,关键证人失踪。”
程澈点头。根据未来记忆,这案子的关键不在表面证据,在隐藏的细节里。
“这份卷宗里,可能隐藏着一些被忽略的细节。”
他随手翻到财务部分。
“比如,一份看似无关的财务报告。”
王刚凑过来看。
“程队,您是说这个?”
程澈指着其中一页。
“当年受害人公司的财务记录,有笔交易很奇怪。”
小刘拿过来仔细看。
“这笔钱的去向确实可疑。”
程澈心里一震。果然和记忆中一样,关键就在这笔隐秘交易上。这是当年幕后推手故意掩盖的真相。
“查一下这笔钱的具体流向。”程澈合上卷宗。“还有,调查当年参与案件的所有人员。”
王刚记下来。
“明白,我马上安排。”
两人走后,程澈独自坐在办公室里。这次任务不简单,是他当组长后的第一个大考。成功了,地位稳固。失败了,可能连组长都当不成。
更重要的是,他要面对的不仅是案件本身,还有来自高层的阻力和权势的反击。那些当年参与掩盖真相的人,现在肯定还有能力反击。
程澈拿起内线电话。
“技术科吗?我需要你们做个心理侧写。”
“什么样的侧写?”
“一个能在十五年前完美掩盖谋杀案的人。”程澈看着窗外。“这种人的性格特点,行为模式,社会关系。”
“需要多长时间?”
“越快越好。”
下午,王刚回来汇报。
“程队,那笔可疑资金查到了。”
“说。”
“流向了一个空壳公司,公司法人是某地方官员的亲属。”
程澈心跳加快。果然和记忆中一样。这笔隐秘交易就是当年悬案的关键突破口。
“这个地方官员现在什么情况?”
“己经退休,但在当地影响力很大。”王刚翻着资料。“他儿子现在接班,也在政府部门工作。”
程澈站起身,走到地图前。这种人最难对付,有关系网,有影响力,还有时间积累的经验。
“小刘,技术科的心理侧写出来了吗?”
“刚送过来。”小刘递过一份报告。
程澈快速浏览。目标人物特征:谨慎,有耐心,善于利用关系网络。习惯于长期布局,不会留下明显痕迹。
“程队,我们下一步怎么办?”王刚问。
程澈放下报告。
“这个案子不简单,对方不是普通罪犯。”
他转身看着两人。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有组织,有预谋,有关系网的对手。”
小刘皱眉。
“那我们胜算有多大?”
“不知道。”程澈回到椅子上。“但必须查下去。”
程澈心里清楚,这次不是普通的破案,是心理战。对方己经观察了十五年,现在突然重启调查,肯定让他们警觉了。
必须小心谨慎,一步走错,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晚上,程澈还在办公室里研究案卷。电话响了。
“程队,我是小刘。那个退休官员的背景查到了。”
“说。”
“他当年确实参与了这个案子的处理。而且,他和几个关键证人都有接触。”
程澈握紧电话。
“证人现在什么情况?”
“有的搬家了,有的出国了,还有的。”小刘顿了顿。“死了。”
程澈感到一阵寒意。
“什么时候死的?”
“案发后的几年内,陆续死的。都是意外。”
程澈挂掉电话,靠在椅背上。这不是普通的悬案,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完美犯罪。证人死的死,跑的跑,证据链彻底断了。
而现在,他要去挑战这个完美。
程澈拿起桌上的茶杯,水己经凉了。压力倍增,这次任务将是他当组长后的第一个大考。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更重要的是,对方肯定己经注意到了重启调查。他们会反击。程澈必须在对方反击前,找到突破口。
程澈打开电脑,开始制定调查计划。既然是心理战,就要从心理入手。找到对方的弱点,然后一击致命。
根据未来记忆,这种老狐狸最大的弱点就是自信。他们认为十五年过去了,所有痕迹都消失了。但程澈知道,再完美的犯罪,也会有漏洞。
关键是找到那个漏洞。
程澈开始在电脑上画图,标记当年案件的所有关键节点。受害人,证人,调查人员,还有那笔可疑的资金流向。
每个节点都可能是突破口,也可能是陷阱。必须小心分析,找出真正的关键点。
夜己经很深了,但程澈没有回家的打算。这个案子太重要了,关系到他的前途,也关系到和影子集团的较量。
必须把每个细节都搞清楚,才能在这场心理战中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