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曹军尽撤城围,将两万兵马尽数集结于北营。午后,关羽率万余人马入城与霍峻会师。
秦牧深知关羽心思。自镇守襄阳以来,眼见张飞等人建功立业,这位二将军早已按捺不住。如今奉命讨曹,正是他大显身手之时。
秦牧一番冷静的分析,让关云长暂时按捺住了胸中战意。
刘辟、龚都二将同样急不可耐地盯着秦牧。这两位将领虽追随刘玄德多年,却多在外镇守,鲜有立功机会。此番随关将军北上,自然不愿错过建功良机。
关羽扬了扬手示意他继续。
此言一出,关云长凤目微眯。按理说曹操既知孙伯符在夏口兵败,又闻我军驰援宛城,本该立即撤兵。可偏偏此时竟反其道而行,增兵宛城?
秦牧选择稳妥为上。
他虽自信十日内可击溃曹操,但也不敢过于轻视对手。
曹操用兵如神,更有郭嘉这等顶尖谋士辅佐。
这样的完美组合,远非刘表蒯越、孙策周瑜之流可比。
稍有不慎,必将付出惨痛代价。
关羽虽求战心切,见秦牧已有定夺,便不再多言。
毕竟连主公对其都言听计从,他又何必质疑这位军师的决断?
关羽强压战意,继续坚守宛城。
五日转瞬即逝。
这些天每日都有数千曹军自北而来。
同时从许都方向运来的粮车络绎不绝。
种种迹象表明,曹操确在调兵遣将,大有全力攻城的架势。
黄昏时分,北门城楼。
秦牧与关羽等将领远眺曹营。
只见北方烟尘滚滚,又一支数千人的曹军正列队入营。
关羽紧锁眉头,沉声说道。
刘辟等将领纷纷附和。
局势至此,仅靠关羽带来的一万兵马,显然难以破敌。
若要击溃曹操,唯有刘备亲率大军前来方有胜算。
清亮的计数声打破了军帐中的讨论。
张飞等人不约而同将视线投向秦牧。
这位年轻谋士正凝望曹营方向,手指轻点,口中念念有词。
众将面面相觑,皆露出困惑神色。
张飞按捺不住问道。
秦牧恍若未闻,依旧全神贯注地继续计数。
营帐内渐渐安静下来,众人虽然满腹疑云,却不敢再出言打扰。
秦牧突然击掌而叹,眼中闪过锐利光芒。
此言一出,张飞原本疑惑的面容顿时浮现震惊之色。
张飞拈着长须,满脸不解。
帐中诸将纷纷点头附和。
张飞闻言一怔。
每日分明有数千曹军列队入营,这不是明摆着的增兵吗?
关羽遥指曹营北方扬起的漫天尘土说:
秦牧意味深长地说着,手指同样指向曹营方向。
关羽恍然大悟,原来方才秦牧专注念叨,是在计算曹营升起的炊烟。
明白之后,关羽与诸将反而更加困惑。
立在关羽身侧的年轻将领满脸疑惑地问道。
这位正是关羽义子关平。
秦牧毫不拖泥带水,直接道破其中玄机。
众人茅塞顿开,终于明白过来。
关平等将领刚被点醒,正佩服秦牧的智慧。
关羽这一问,又让他们陷入新的困惑。
计谋被完全识破。
众人闻言无不震惊。
诸将纷纷拜服。
关平更是深受震动。
这位因仰慕关羽而远道来投的年轻人,如今已拜关羽为义父。
这还是他首次亲眼见识秦牧的智谋。
关平闻言赞叹不已,秦牧只是淡然一笑,抬手指向敌方军营:
诸将斗志昂扬,齐声应命。
曹营,主帅大帐。
曹操亲自为郭嘉斟酒,笑着称赞。
郭嘉连忙举杯接酒,言辞谦逊。
面对曹氏叔侄盛赞,郭嘉眉宇间也流露出一丝自得。
郭嘉饮罢告退。
曹操兴致高涨,又连饮数杯,醺然欲醉。
“安民,宛城这一带,可有姿色出众的女子?”
他招手唤来侄子,眯着眼笑问。
曹安民会意,知晓叔父酒足饭饱后起了兴致,忙凑近低声道:
“听闻宛城曾有位绝色佳人,名唤邹玉儿,可惜已被秦牧纳为妾室。不过……”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离此十里的云亭有位寡居的杜氏遗孀,风姿绰约,堪称倾城之貌。叔父若有意,侄儿这就去请来一见?”
曹操闻言目露精光,拍案催促:“既如此,还不快去!”
曹安民咧嘴一笑,匆匆告退。
曹操抚须独酌,满脸期待。帐外灯火通明,曹营兵卒酒足饭饱,早已酣然入梦。不知,一场危机正悄然逼近——
宛城北门。
关羽横刀而立,目光如刃,冷冷凝视曹营。身后关平与众将士摩拳擦掌,战意沸腾。
唯有秦牧困得眼皮打架,小声嘀咕:“到点该睡了,赶紧打发他们出城算了……”
他强打精神,上前道:“云长将军,曹军已睡熟,时机已至!”
关羽眼中寒光骤闪,青龙刀一扬:“平儿, 传令!”
关平得令,点燃狼烟。空下,一缕火光冲天而起——
夜袭,就此展开。
夜色如墨,战火将起。
刘辟与龚都早已带着精锐悄无声息地绕至曹军大营外围,埋伏多时。
西侧暗处,刘辟望见信号烽火,眼中迸出凶光,振臂高呼:\"儿郎们!建功立业在此一举!随我冲垮敌营,生擒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