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明末,德鲁伊西北种树,改变历史 > 第145章 徐光启到李家寨,震惊之后忧心大明

第145章 徐光启到李家寨,震惊之后忧心大明(1 / 1)

延安府衙曾知府看着自己的宝座,被王承恩占据坐下,不敢有半点抱怨,反而满脸堆笑表示不在意。

“拜见王钦差大人,拜见徐大人。”

曾知府弯着腰,躬敬问好。

一位是崇祯皇帝心腹太监,一位是崇祯的老师、正三品的礼部侍郎,都是曾知府得罪不起的大人物。

嗯哼!

王承恩鼻腔里哼了哼,半眯着眼宛如狩猎中的食肉动物,看着曾知府说:“你怎么没有向朝廷报告陕北遭受旱灾啊?难道你是前一任巡抚那伙的?”

“下官冤枉呀!”

曾知府大声喊冤,手心里满是冷汗,整颗心都吊在半空,很是害怕。

当初他听说陕西巡抚被崇祯皇帝打入牢房,整个人都惶惶不安。

因为曾知府自己,也象巡抚一样,没有给朝廷如实汇报旱灾情况。

某种程度上,这算得上欺君的大罪,还好巡抚顶了雷,承受了崇祯皇帝最大的怒火。

“下官向巡抚汇报过大旱这事!是他擅自隐瞒,想对朝廷瞒天过海。下官只恨当初没有勇气,否则就去京师敲登闻鼓了。”

曾知府承认自己不足,胆子小,而且还主动请求王承恩惩罚。

不管是被剥去官职,还是被勒令告老还乡,曾知府都能接受。

毕竟他比起下牢狱的巡抚,结果要好太多了。

“罚你半年薪水,你服不服?”

王承恩盯了曾知府几秒,做出决定。

“下官完全服气。”

曾知府先是惊讶,没想到惩罚如此之轻,然后狂喜不已。

知灾情不报这事,算是过去了。

“说说米脂县和吴堡县,到底是什么情况?这两县据说被李家寨占据超过一半土地了?”

王承恩深知将功不如使过的道理,他从京师来,当然算是强龙,足以碾压地头蛇们。

但他人手有限,很多地方都需要地方官员配合。

有曾知府全心全意听从,事就好办多了。

“王大人,这事是真的。”

曾知府老老实实说着当前情况,没有夸大也没有缩小李家寨带来的危险。

他尝试过连络榆林镇,组织去五千明军五千青壮,一万大军围剿李家寨。

结果遭遇大败!

曾知府低着头,请王承恩一定要小心李家寨,不能低估了它的强悍。

“很好,杂家知道李家寨是个危险源头。”

王承恩交待,等他从李家寨回来,再来商议如何处理李无忧与李家寨。

徐光启静静听着,没有插话的意思,他只想快点去看栗球树,亲自验证它的亩产量。

“王大人,徐大人你们万金之躯,还是别去李家寨。”

曾知府极力劝阻,但没有用。

王承恩与徐光启从府衙出发,带着五十护卫,伪装成商队南下路过李家寨。

他们出了繁华的府城,走了七八里,看到的情况就大变。

府城附近村寨遭遇干旱,但百姓们饿死不多,成为流民的百姓也少。

毕竟靠近府城,这些村寨百姓不说种粮食种菜,哪怕去府城大门口领取赈济清粥,也很难饿死。

越是远离府城,村寨就越破败,还留在寨子里的百姓数量越少。

“这儿,恐怕是陕北干旱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了。”

徐光启下了马车,从荒芜的地里抓了一把干燥至极的泥土,神色无比凝重。

土壤里没有半点水汽,这根本无法播种,来年注定又是一场大饥饿,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王承恩点了点头,感慨道:“不来陕北,不知道这儿干旱如同地狱!那些隐瞒灾情的官员,真是该死。”

来到米脂李家寨范围内,他们看到的景色为之大变。

田间地头里,大量的劳动力在挖水井,修理水渠,扦插树枝。

看上去,和平时乡下没有两样,就是种地干活。

嘶!

徐光启惊讶不已,倒吸凉气,神色极为震惊。

他从这些劳动力有条不紊干活,就看得出这些人受到了良好管理。

这可是大明官府都做不到的事!

徐光启这一路来,看到大明官员们对旱灾无动于衷,什么事都不做,就待在城里享乐。

至于乡下百姓饿死、逃荒?没人在乎。

反之,作为农民军的李家寨,却能组织大量人力干活,这非常可怕!

简单发下武器,这些被组织起来的劳动力,随时就能组成一支纪律严格的大军。

“这李家寨不一般呐,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徐光启眼里闪过忧色。

王承恩淡淡一笑:“徐大人过虑了,这李家寨总人口不过五六万,朝廷只需要发一支三万人大军,就能剿灭李家寨。”

王承恩有些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辽东的女真后金势力,才是大明当前最大的威胁。

这李家寨地盘小民众寡,威胁程度很弱,根本赶不上后金。

徐光启想说更详细,还打算用数学来计算,李家寨是个大威胁。

但王承恩可没和西洋来的传教士学过数学,根本搞不懂繁杂计算,也不想懂。

“这李家寨势力范围内,倒是有很多树,比别的地方顺眼许多。”

王承恩满意点了点头,大面积绿色植物让他干涩的眼睛仿佛受到冲洗,舒服许多。

徐光启则是眼睛一眨都不眨,看着田里高大的棉花树、大规模种植的栗球树。

以他多年干农活的经验,简单计算它们的收成,然后大吃一惊。

棉花树亩产量远远超出棉花田,产量是后者的五六倍。

要是大家都种植棉花树,棉花价格会大为降低,让更多人有衣服穿。

北方一些穷苦家庭,全家的衣服只有两套,谁出门就穿,剩下人躲在屋里不出门。

要是棉布棉衣价格只有原来三分之一,就有更多人有衣服穿。

王承恩看栗球树更多,甚至还花银子,当一回栗球果采摘人,亲自去地里采果实。

啧啧!

“栗球树一亩地,真能产一千五百多斤粮食,这数字绝对没有水分!太不可思议了。”

王承恩进宫前,也是个穷苦家庭孩子,一整年就没有吃饱的时候,肚子总是饿得咕咕叫。

他恨不得立即回京师,告知崇祯皇帝结果,让大明朝廷尽快推广栗球树,争取让穷苦百姓填饱肚子。

百姓们要求不高,吃饱了就不会造大明的反。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万界同位体:魔法少女开局 戍边斥候:从奉旨传宗接代开始! 一人之下:开局遮天九秘! 我在异界当神仙 落榜后,我成贵妃面首,权倾天下 大隋:失忆十年,杨广杀翻全世界 开局变萝莉:因为太强只想睡觉 幽冥业火之双生奇幻录 轮回的尽头是星际 险职太医:历劫蜕变,自成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