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鸡鸣三遍,宋家屯便在晨曦中苏醒过来。
宋青起了个大早,站在自家小院的二楼阳台,深深吸了一口东北秋日清冽的空气。
屯子里已经炊烟袅袅,夹杂着邻居家传来的饭菜香气,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和孩童的嬉闹,一切都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
“有才哥,得辛苦你跑一趟镇上。”宋青找到正在院子里检查车辆的宋有才,递过去一支烟。 “青子,你说,啥事?”宋有才接过烟,别在耳后,憨厚地问道。
“你去镇上一趟,帮我找找吴俊华,吴主任。就是以前镇供销社那位。”宋青吩咐道。
“找到他,就说我宋青回来了,请他晚上务必来屯里喝酒吃饭,叙叙旧。”
“好嘞!吴主任我认得,我这就去。”宋有才二话不说,发动了那辆有些年头的皮卡车,带着一股烟尘驶出了屯子。
看着皮卡车远去,宋青心中有些感慨。
吴俊华,当年他刚开始倒腾山货、打猎补贴家用时,没少和镇供销社打交道。
那位吴主任,为人活络,私下里没少给他行方便,粮票、肉票这些紧俏东西,也偶尔能多换一些给他。
算是他起步时,为数不多的“贵人”之一。只是世事变迁,供销社这铁饭碗说没就没了,也不知道这位老熟人如今过得怎样。
吃完柳思思和柳烟烟张罗的简单早餐——小米粥、馒头、富贵叔家腌的咸菜,宋青跟妻子打了声招呼,便独自驾驶着那辆奔驰,前往县城。
车子行驶在颠簸的土路上,宋青更加坚定了修路的决心。不仅仅是宋家屯到镇上,他甚至开始考虑,是否应该推动一下县里到镇上的主干道升级。
到了县城,时间尚早。宋青先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哪位?”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的中年男声。
“徐县长,是我,宋青。”
“哎哟!宋大老板!你回老家了?”
电话那头的徐毅声音立刻热情起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安排接待啊!别什么长的,叫我徐老哥。”
“哈哈,徐老哥客气了,我就是回来过个节,哪敢劳你大驾。”宋青笑道。
“中午有空吗?想请你和方老一起吃个便饭,叙叙旧。”
“方老?他退休后就在家含饴弄孙呢,我帮你联系!必须有空啊,你宋大老板请客,没空也得有空!”徐毅爽快地答应下来。
中午,县城一家还算上档次的饭店包厢内。
宋青早早等在那里,门被推开,先进来的是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方诚,后面跟着的正是如今在县里分管交通、教育等工作的徐毅。
“方老!徐老哥!”宋青连忙起身相迎。
“宋青啊,好久不见,风采更胜往昔啊!”方诚笑呵呵地握住宋青的手,用力摇了摇。
他虽已退休,但气度依旧。
“宋老弟,你这可是真正的衣锦还乡啊!”徐毅也笑着寒喧。
“听说你昨天一回屯,就搞出了好大动静,我们县府大院都快听到宋家屯的欢呼声了。”
三人落座,点了几样精致小菜,宋青特意要了一瓶茅台。
“方老,徐老哥,咱们是老朋友了,我也不绕弯子。”
酒过三巡,宋青开门见山。
“这次回来,一是看看乡亲,过个节。二呢,也是想为家乡做点事情。” 他首先说出了捐赠五百万设立助学基金的想法。
“五百万?!”方诚和徐毅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1995年,五百万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足以在县城引起轰动。
徐毅虽然是副县长,经手的项目资金也不少,但个人如此大手笔的捐赠,还是头一次见到。 “宋青,你……你这是大手笔啊!”方诚感慨道。
“我代表县里,特别是那些可能因此改变命运的孩子们,谢谢你!”他端起酒杯,郑重地敬了宋青一杯。
徐毅也激动地说:“宋老弟,你这可是雪中送炭!我们县财政不宽裕,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确实困难。有了你这笔钱,能解决大问题!你放心,这笔钱我一定亲自监督,成立专门的基金管理委员会,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有徐县长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宋青点点头,接着道。
“另外,我打算从宋家屯修一条水泥路到清江镇。咱们这路况,您二位也知道,太制约发展了。这修路的相关手续、可能涉及到的占地协调……”
“没问题!”徐毅拍着胸脯保证。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别说你们宋家屯受益,沿途几个村子,包括整个清江镇去县里都方便多了!手续方面你不用担心,我下午就跟交通局和清江镇那边打招呼,特事特办,一路绿灯!谁敢在这事上卡脖子,我第一个不答应!”
“太好了!有徐老哥支持,我这心里就踏实了。”宋青笑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今晚我在屯里摆流水席,二位务必赏光,我派人接送,保证安全把你们送回来。”
方诚和徐毅自然是满口答应。
吃完饭,宋青婉拒了徐毅安排的下午活动,直接驱车返回宋家屯。
下午五点多。
宋家屯村头的空地上,已然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几十张八仙桌摆开,桌上已经摆满了凉菜、花生、瓜子。大锅灶支在一旁,烈火烹油,香气四溢。炖肉的浓香、炒菜的镬气、蒸馒头的麦香混合在一起,勾得人馋虫大动。
屯里的老少爷们,媳妇姑娘们几乎全员出动,忙着端菜倒酒,招呼客人。
更让人惊讶的是,隔壁王家洼、李家沟、甚至更远些的村子,都来了不少人。人们扶老携幼,脸上洋溢着过节般的喜悦,相互打着招呼,谈论着宋家屯出了个“宋大善人”的传奇。
孩子们在桌椅间穿梭嬉闹,等着开席。
柳思思和柳烟烟也换上了轻便的衣服,帮忙照应着,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开心的笑容。
宋青回到屯里,看到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也是一片火热。
他没有立刻入席,而是在村口等着。
不一会儿,宋有才的皮卡车回来了,副驾驶上下来一个穿着半旧中山装,面容有些憔瘁,带着几分拘谨的中年男人,正是吴俊华。
“吴主任!”宋青快步迎了上去。
“宋…宋老板…”吴俊华看着眼前气度不凡、衣着光鲜的宋青,再对比自己的落魄,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称呼也变得生分起来。
“什么老板不老板,还是叫我宋青,或者青子!”宋青用力握住他的手,将他拉到一边。
“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
吴俊华叹了口气,脸上满是唏嘘:“唉,别提了。供销社没了,我这主任也成了下岗工人。后来托关系在县里一个配件厂找了个仓库管理的活儿,混口饭吃罢了。”
宋青听得也是心中感慨。十年前他就隐晦提醒过吴俊华,早做打算,奈何当时捧着铁饭碗的吴主任哪里听得进去。
“有困难怎么不跟我说?我的养殖场那边,应该还缺人啊。”宋青语气带着责备,更多的是关心。
吴俊华搓着手,不好意思地说:“你生意做得那么大,我…我怎么好意思去找富贵叔开口……”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宋青正色道。
“这样,你要是不嫌弃,过完节就来养殖场,帮我看着点,做个管事。薪水方面,绝对不会比你在县里差!”
“这…这…”吴俊华眼框瞬间就红了。
宋青不等他推辞,又从手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强行塞到他手里:“这里是五万块,你先拿着,把家里的债还一还,或者改善一下生活。别推!当年你没少帮我,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吴俊华捏着那厚厚一沓钱,手都在颤斗,最终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带着哽咽的:“青子…谢谢…谢谢你!”
六点多,天色渐暗,屯子里亮起了灯泡,宋青特意让有才拉了临时线路,流水席即将正式开始。
这时,一辆桑塔纳轿车和一辆吉普车驶入了屯子,徐毅和方诚到了。 宋青连忙带着富贵叔、宋大爷等族老迎了上去,并将吴俊华也拉到了主桌。
主桌就设在院子中央,桌上已经摆满了硬菜:整只的烧鸡、油亮亮的红烧肘子、肥美的大鲤鱼、喷香的小鸡炖蘑菇、还有各种山野菜和凉拌菜。酒,自然是宋青带来的茅台。
宋大爷和几位族老还是第一次喝上这传说中的“国酒”,小心翼翼地抿着,连连赞叹:“好酒,真是好酒啊!托青子的福,咱这辈子也算尝过茅台了!”
大家推杯换盏,气氛热烈无比。
宋青频频敬酒,感谢方诚、徐毅当年的支持,感谢富贵叔、宋大爷等长辈的照拂,也特意敬了吴俊华,感谢他昔日的帮助。
徐毅几杯酒下肚,脸色泛红,兴致更高。
他端着酒杯,当着主桌和附近几桌乡亲的面,大声宣布:“宋老板!宋青兄弟!还有个好消息告诉你!下午我来之前,已经跟清江镇和交通局都打过招呼了!你们宋家屯修到镇上的这条水泥路,县里全力支持!所有审批手续,一路畅通!你就放心大胆地干吧!”
“好!!”
“太好了!!”
主桌上和听到消息的乡亲们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和掌声。这无疑是给这场盛大的流水席,添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喜讯!
宋青端起酒杯,环敬四周,声音洪亮:“多谢徐县长!多谢各位乡亲!来,为了咱们宋家屯更好的明天,为了所有关心帮助我们的朋友,干杯!” “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