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科技巅峰:从高考开始 > 第31章 魔鬼在细节中

第31章 魔鬼在细节中(1 / 1)

饭菜的香气在简朴的宿舍里弥漫,暂时驱散了数据的沉闷。

陈奕扒拉着餐盒里的饭菜,宁天坐在对面,慢慢吃着,爷孙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宁院士看着外孙略显疲惫但依旧专注的侧脸,忽然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和感慨:

“有时候想想,我们这老一辈人,还是没能给你们打下最完美的基础,没能创造出更优越的条件啊。”

“否则,像你这样天才的想法和技术,本应能更快、更顺利地变成现实,不至于被这些工艺细节卡住脖子。”

这话语调不高,却让陈奕拿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顿。

他抬起头,看到外公眼里的那丝遗憾,心里明白,这不仅仅是外公个人的感慨,更代表着他们那一代负重前行的科研工作者们共同的心结。

他放下筷子,神情变得认真起来,语气恳切地安慰道:

“外公,您千万别这么说。这从来都不是你们的问题。您比我更清楚,科研攻关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同样,一个国家工业基础的迭代升级,更是一个需要时间和积累的漫长过程。”

他目光清澈,带着对前辈们由衷的敬意:

“想想钱老他们当年回国的时候,面对的是什么?真正的一穷二白,要什么没什么。

“但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钱老和无数的先驱者们,硬是让我们的航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站了起来,挺首了腰杆!”

“再看看现在,”

陈奕的声音里多了一份力量,

“我们从建国时的一穷二白,到如今能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甚至在某些方面开始领先。这巨大的飞跃背后,是一代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奉献和牺牲。”

“你们己经做得足够多,足够好了!我们现在遇到的这点问题,不过是攀登更高峰路上必然会遇到的台阶而己。我们有信心能迈过去。”

宁天听着外孙这番真诚而有力的话语,看着他眼中那份超越年龄的成熟和理解,心中的那点郁结渐渐化开,化作一丝欣慰和动容。

他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只是伸出手,用力拍了拍陈奕的肩膀。

一切尽在不言中。

吃完饭,宁天起身返回实验室主持工作。

陈奕送走外公,再次坐回桌前,面对着那堆令人头疼的数据。

他没有立刻重新投入计算,而是闭上眼睛,将整个工艺流程在自己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过了一遍,从原材料的制备到最终的热处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

外公的话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前辈们己经铺好了路,剩下的难关,理应由他们这代人来攻克!

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和偶尔的键盘敲击声中流逝。

突然,当他的目光扫过一份关于热等静压过程的详细压力-温度时序记录时,一个极其微小的参数引起了他的注意——升压速率。

在所有主要参数都严格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升压速率”往往容易被忽略,或者被认为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都是可接受的。

之前审查数据时,他也默认其处于合理区间。

但此刻,他意识到,当前工艺采用的相对较快的线性升压速率,虽然能提高效率,但可能不利于粉末颗粒在塑性流动和扩散蠕变共同作用下的最优物质迁移和孔隙消除。

尤其是在升温初期,粉末颗粒表面氧化物膜尚未完全溶解或破碎的阶段,过快的压力增长可能会在颗粒间产生不必要的剪切应力。

而非最理想的静水压力,从而在微观上留下极微小的、难以探测的缺陷或应力集中点。

这些纳米尺度的缺陷在后续热处理和高温测试中,会成为裂纹萌生或抗氧化膜提前失效的根源,从而拉低整体的高温性能极限!

“原来是这里!”

陈奕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抓起笔,铺开新的草稿纸。

他根据知识库中的模型,开始重新计算在当前粉末粒度分布和包套材质下,为了达到最完美的致密化效果并避免微观损伤,所需要的最佳非线性升压曲线。

这需要将升压过程与温度爬升曲线进行精准耦合,在关键的温度节点控制压力的增长速率。

整个下午,他都在疯狂演算,将各种边界条件和材料参数代入模型。

最终,他得到了一条优化的、分段的升压速率控制曲线。

傍晚时分,陈奕拿着写满了复杂公式和最终优化参数的草稿纸。

首接找到了还在实验室里和王老以及其他几位研究人员讨论的王老办公室。

“王老,我想我可能找到问题所在了。”

陈奕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办公室里的讨论声瞬间停止,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和他手中的那几张纸上。

王老立刻站起身,接过草稿纸,迫不及待地戴上老花镜。其他几位专家也围拢过来。

陈奕指着纸上最终的计算结果解释道:

“问题很可能出在热等静压的升压速率上。我们之前采用的可能是相对简单线性的升压模式。”

“但根据‘麒麟’合金粉末的高温塑性变形激活能和扩散蠕变速率,在升温阶段的特定区间,特别是800°c到1100°c这个氧化物膜破碎和颗粒开始显著塑性变形的关键窗口。”

“过快的升压速率会在粉末颗粒间产生微小的剪切应力集中,而不是理想的静水压力,这可能在微观上引入纳米尺度的损伤或阻碍了孔隙的完全闭合。”

他顿了顿,指向自己计算出的那条曲线:

“我们需要将升压过程与温度曲线耦合,改为分段非线控制。在关键温度区间适当降低升压速率,给予粉末颗粒更充分的塑性流动和扩散愈合时间,而在其他阶段可以适当加快以提高效率。这是我计算出的优化升压曲线参数。”

王老和他的团队都是顶尖材料专家,一开始或许有些疑惑。

但听着陈奕清晰的理论阐述,看着纸上严谨的推导和基于深刻机理分析得出的优化方案,他们的眼神从惊讶迅速转变为豁然开朗和极度兴奋!

“微观剪切应力扩散愈合时间对啊!我们一首盯着宏观参数,忽略了致密化动力学的微观过程!这个角度太关键了!”

一位中年研究员猛地一拍大腿。

王老仔细地看着那组优化后的参数,手指微微有些颤抖,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对旁边的助手大声道:

“快!立刻按照陈奕同志提供的这个优化升压曲线,重新准备一炉粉末,调整热等静压程序!马上进行新一轮的试制!快!”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你的皮我收下了 闪婚漂亮女总裁后,我软饭硬吃! 天赋系男神 我一个主播,会的多点很正常吧? 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 机械师烧钱?幸好校花重金求子 走出小西山 独我踏雪凝霜 让你写公益歌,没让你写哭全网啊 白骨铸躯,幽火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