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现在!龟儿子的,跟老子上。”
川军班长赵老幺猛地一声大吼,从散兵坑里一跃而起。
他右手早已握着的火折子猛地一吹,火苗窜起,瞬间点燃了左手中燃烧瓶的布条。
灼热的火焰映照着他黝黑而坚毅的脸庞。
他看准那八九式坦克后部高高隆起的发动机舱盖,用尽全身力气,将燃烧瓶狠狠砸了过去。
“砰!”
玻璃瓶碎裂,流淌的煤油遇到明火,轰地一下爆燃开来,橘红色的火焰瞬间覆盖了发动机舱。
里面的机油和燃油被点燃,火势迅速蔓延,浓烟滚滚。
“着喽!着喽!”旁边的士兵兴奋地大喊。
几乎同时,另一名战士也冲向侧面一辆试图转向的九四式轻装甲车。
他拉燃了集束手榴弹的导火索,冒着嗤嗤白烟,沉甸甸的捆子准确地扔在了豆战车脆弱的炮塔后面。
“轰隆——!”
一声剧烈的爆炸,那辆豆战车猛地一震,炮塔的转动装置显然被卡死,停在原地如同废铁。
“打得好……”
赵老幺还没来得及欢呼,附近跟随坦克的鬼子步兵已经反应过来,三八式步枪的子弹“啾啾”地射了过来,打得麦秆断裂,泥土飞溅。
“卧倒,快卧倒。”赵老幺一边嘶吼着招呼战士们重新寻找掩护,一边麻利地取下背着的老套筒,拉动枪栓,对准一个正挺着刺刀冲过来的鬼子兵就扣动了扳机。
“啪!”
那鬼子兵应声而倒。
“老子日你仙人板板,来嘛!”赵老幺一边怒吼,一边快速退壳上弹。
就在这时,麦田侧翼,一处精心伪装的土包后面,突然响起了沉闷而连续的怒吼。
“哒哒哒哒哒哒——!”
是马克沁重机枪。
操纵这挺重机枪的川军射手,显然是个老手。
他选择的射击位置极其刁钻,正好打在鬼子步兵队列的侧翼。
那些跟在战车后面的鬼子兵,注意力都被前方突然暴起的反坦克小组吸引,哪里想得到几百米外,队列的侧面竟然隐藏着这么一挺大杀器。
马克沁重机枪以其优秀的火力持续性,疯狂地喷吐着火舌。。
灼热的枪管将水冷套筒内的冷却水炙得沸腾,蒸汽嘶嘶作响。
“哒哒哒哒哒哒——!”
完美的杀戮时机,马克沁的枪声响个不停。
一条整整一百发的弹链打完。
第一世界大战中大显神威的马克沁重机枪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鬼子步兵队列如同被镰刀割过的麦子,瞬间倒下一片。
反应快的还能慌忙卧倒寻找掩护,反应慢的,直接就被这突如其来的侧射火力打成了筛子!
然而,战争的残酷就在于此。
剩余的鬼子战车很快发现了这挺威胁巨大的重机枪。
一辆八九式中战车猛地调转炮塔,57毫米短管炮瞄准了那个不断喷吐火舌的土包。
“轰!”
“轰!”
几发高爆榴弹接连射出,准确地命中了目标。
硝烟散去,那挺曾经怒吼的马克沁重机枪,连同它忠诚的射手和供弹手,已经壮烈牺牲。
赵老幺看着那边腾起的硝烟,眼眶瞬间红了。
他狠狠一拳砸在面前的泥土上,咬着牙,再次举起了手中的老套筒。
战斗,还在继续。
赵老幺和他的弟兄们虽然凭借燃烧瓶和集束手榴弹干掉了四辆鬼子坦克,但自身也伤亡惨重。
整个连如今活着的不过数十人,被残余的鬼子步兵和坦克火力死死压制在几条田埂后面,子弹和炮弹“啾啾”地从头顶飞过,压得人抬不起头。
“龟儿子的,火力太猛了,撤不下去了。”一个年轻士兵带着哭腔喊道,脸上混合着硝烟和血污。
赵老幺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刚想吼两句鼓舞士气。
突然,一阵急促而刺耳的刹车声从遥远的后方土路上传来。
只见几辆覆盖着帆布的卡车猛地停下,车身上醒目的民国徽记表明了身份。
“是援军,咱们的援军到了。”有眼尖的士兵惊喜地大叫。
车斗里,身穿灰色野战服、头戴35钢盔的士兵们敏捷地跳下车。
他们动作迅捷,分工明确,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精锐。
其中几人迅速从车上卸下带有三脚架和方形底座板的部件。
是迫击炮。
一名佩戴着炮兵军官标识的炮长,迅速举起手中的剪形测距仪,对准了远处麦田里仍在喷吐火舌的鬼子坦克和步兵集群。
“目标,敌坦克及伴随步兵,方位角10,距离二千八百五十米。”
其他炮兵则默契配合,两人一组,一人稳固地架起grw42型81毫米迫击炮的三脚架,另一人麻利地放下沉重的座钣,将其踩入泥土固定。
好像是伞兵的81迫击炮炮组
几乎在眨眼之间,一个标准的四门制迫击炮排阵地便已搭建完成。
“一发装填!”
“放!”
“嗵!嗵!嗵!嗵!”
四声沉闷而有力的发射声几乎同时响起,炮口喷出火光和硝烟,四发高爆炮弹以极高的射角冲出炮管,划出优美的抛物线,呼啸着砸向远处的目标。
“轰轰轰轰——!”
炮弹在鬼子坦克队列附近接连炸开,腾起数团夹杂着火焰和黑烟的尘柱。
无数破片瞬间呈扇形向四周激射。
那些残存的、正试图组织新一轮冲锋的鬼子步兵,不是之前被马克沁扫倒,就是此刻被迫击炮的急速射死死压制在麦田里,根本无法抬头。
突如其来的精准炮火,瞬间打乱了鬼子的进攻节奏。
“好,炸得好。”赵老幺看得热血沸腾,用力一拍大腿,“龟儿子的,咱们炸了他们四辆铁王八,够本了。
弟兄们,援军给咱们打开口子了,跟紧老子,撤!”
他看准机会,立刻带领着幸存下来的战士们,沿着田埂低姿匍匐,迅速向后撤离这片血腥的麦田。
几乎就在赵老幺他们撤离的同时,后续的支援部队也赶到了。
由骡马牵引的pak36型37毫米战防炮和克式75毫米山炮陆续进入后方阵地。
已经荣升中校炮兵团长的克虏伯,挺着微微发福的肚子,亲自在一线指挥。
显然最近新2师的伙食很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