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内阁。
一道胖胖的身影,正坐于案前。
这身影宽大,被一袭紫袍笼罩其中,白色长眉垂至耳畔,耳垂厚实且长。
他的脸上似永远那般笑眯眯的。
但若仔细观看,却又并未发现笑容。
实在叫人忍不住称奇。
此人便是大圣一朝,当今内阁首辅,儒道第一人,朱礼正。
此时朱礼正手中,拿着两篇文书。
这两篇文书印址上,分别印:青海县与青海关字样。
“春风堂案……”
“冼王……”
“观海涯……”
朱礼正那胖乎乎的脸上,透着似笑非笑之色,他将两份文书拿在一起做对比。
随后将青海关那份放下。
拿者青海县的认真审视。
学生顾前程敬禀朱阁老鉴:
【深夜叩首,惟愿阁老儒业弘深。因青海县近来形势复杂,特具书禀告。】
【吕氏一族明为士绅,暗结冼王……罪不容诛。】
【冼王此举,实不知何也,故上书请阁老鉴。】
【临书惶悚,伏惟钧鉴。】
【学生顾前程顿首再拜】
【腊月寒夜谨书】
随后便是两句经过涂改,字样如同鳖爬的:
【昔日聆听阁老教悔,方破得要案。】
【然青海僻远,不似京中时日,可常奉阁老之教。】
【每念及此,五内怅然。学生惟愿早日立雪门下,再聆教悔,此心拳拳,伏惟钧鉴。】
……
看到这两句,朱礼正面露古怪。
脑海之中,浮现出顾前程那开启儒道法相,不分青红皂白便暴起伤人的场景。
“万里何时也能破案了?”
苍老的声音,透着啧啧称奇。
“最后这三句话,也不象万里说的。”
“看来,顾万里,这是遇到高人指点了?”
朱礼正晒然一笑,将随手将那份文书掷于案上。
他人老成精,怎么可能看不出最后那三句,句句在表达思念。
但句句都在表达“我想进京当官”的意图?
“万里心思纯良,赤子之心,能有此滑头之人在身边辅佐,也能少吃些亏。”
只是淡然用朱红色的赤笔勾勒了几个圈。
填了个红色的“阅”字,便随手搁在一旁了。
……
“有人来了!有人来了!!”
公鸭嗓音响起。
笼中鹦鹉扑腾着翅膀,飞落在朱礼正的肩头之上:
“有人来了!”
“闭嘴。”
朱礼正斥其一句,随手掐了几下。
本充满笑容面色骤然僵硬。
房门打开。
一道身影跌跌撞撞的跟跄至朱礼正面前,“噗嗵”一声跪在地上。
“阁老……”声音颤斗,虚弱,透着莫大的恐惧。
“圣人……薨了……”
随着此声响起。
朱礼正惟有那缩至针尖的瞳孔!!
整个京城。
都沉浸在一片灰云的笼罩之中。
皇帝驾崩。
乃是国丧。
“陛下无嫡系血脉,该当如何?!!”
“河间桁王,品德良善,可拥为新圣!”
“其品性确佳,然血脉不纯,恐难为国运认可,强行拥立只会害其性命!”
……
朝堂之上,纷争不断。
你方唱罢我登场。
所有隐藏在那些不曾为人注意到角落里的阴暗,全在这天浮出水面。
然而。
国不可一日无君。
先皇国丧确实是头等要事,但立新君也是迫在眉睫。
然而,圣朝国运极重,皇室血脉稀薄者,根本承受不住。
明争暗斗了几日,鲜血流在许多不为人知的角落里……
最终朝臣无法,只得请当今卜主,朱阁老出手寻立新皇。
朱礼正于司天监主高台之上。
以六道主器之一的造化玉符得出一卦。
新皇在西!
迎接新皇,刻不容缓!
由他亲自出京。
前往西流,寻大圣新主。
腊月十七。
一条由五千甲士组成的长龙队伍,停在阁老府前。
朱礼正一袭锦衣,自府中而出,在奴仆搀扶之下上了马车。
“出宫。”
“起!!”
京城典狱司,出典子三百,狱主四名,护送阁老尊驾,前往西流!
…………
京城官道之上。
一道干瘦的身影正拄着拐杖,一步步朝南方而去。
这身影,瘦而枯木,满脸老褶。
一步一行间,气喘吁吁,仿佛下一刻就干脆倒在地上,一命呜呼。
令人惊奇的,是这老者身边盘旋着一只鹦鹉。
那鹦鹉声音难听至极,扑腾着翅膀,口出人言:
“老头老头,我们这是去哪儿啊?!”
“去南边。”老头声音嘶哑。
“去南边作甚?”
“去寻,一个乞儿。”
“找乞儿又是作甚?”
“接圣驾。”
“你那日卜卦,不是说新皇在西吗??”
“骗他们的。”
…………
说来也巧,顾青舟与顾前程回到县衙,前后不出半个时辰,便有一辆青帷马车稳稳停在了县衙门口。
车辕上的奴仆垂手恭立,低声道:“夫人,到了。”
声未落,一只纤纤素手已探出,轻轻撩开车帘。
旋即,一个丫鬟打扮的俏丽姑娘跃下马车。
她生得一张芙蓉面,尤其那双眼,澄澈如秋水,不谙世事的神态配以精雕玉琢的五官,霎时便攥住了街边行人的目光,引得几人失神驻足。
“夫人,我扶您下来!”丫鬟嗓音清亮,如百灵鸟啁啾。
“不必。”车内传来一声回应,音色清越,透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英气。
话音刚落,门帘倏然掀开,一道身影如惊鸿掠影,利落地自车辕跃下。
但见她云鬓微松,仅簪一支素银簪子。
身着墨色骑装,浑不似深闺弱质,反倒矫健利落,有天女降世之姿。
一张绝美的脸背后,是一张更美的脸。
“前程!”
林氏声音透着一抹莫名的英气。
……
院中的顾青舟与顾前程二人皆是一怔。
随后双双朝外迈步。
“林姨娘!”
出了县衙大门。
顾青舟便瞧见了记忆里那道熟悉的身影。
林姨娘。
河西秦家家主的小弟子。
秦靖的小师妹。
“青舟!久日不见,想我没!”林姨娘见得顾青舟之后,那绝美的脸透出一抹惊喜之笑。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顾青舟笑呵呵的回应。
林氏哈哈一笑,正要朝前迈步之时,身子却是一顿,随后赶紧回头,对着那精致的丫鬟道:
“阿珠,快将人抬来。”
“是!”那丫鬟赶紧指挥馀下奴仆,不多时便见马车旁的几个奴仆抬着一名浑身破烂,昏迷不醒的少年。
顾青舟盯着那被抬着的昏迷少年,轻轻眨了眨眼:
“这是……”
“哦,这是我在城外遇到的乞儿,见到他时正被人欺辱。”
“我便让人将其救下,一路之上,这乞儿一直昏迷不醒,青舟,衙中可有医师?”
“有的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