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纠缠.(1 / 1)

行星胚胎在星尘盘中稳定凝聚,如同墨滴在清水中缓缓晕开,勾勒出未来世界的轮廓。然而,在这看似有序的物质聚合背后,一种更深层、更基础的“连接”正在规则层面悄然萌发。宇宙万物,从基本粒子到初生天体,它们之间无形的关联,需要一种超越引力、超越时空涟漪的、更加本源的纽带。

韩屿的信息节点监测到了规则底层难以解释的“协调性”波动。“多个独立演化的粒子系统,其状态变化显示出非经典的统计关联。这种关联不受时空距离影响,其传递速度……理论上无限。符合‘量子纠缠’的初级特征,但关联模式混沌,缺乏稳定性和可拓展性,仅为随机的背景噪音。”

雷栋的规则结晶立刻洞悉了其深远意义。“量子纠缠……这是信息传递与物质关联的终极底层网络。若能将其规范化、系统化,便可编织一张覆盖全宇宙的、瞬时响应的‘存在之网’。但当前这些关联如同野火,随机燃起又熄灭,无法承载有效信息。”

他的意念沉入微观规则的海洋,开始尝试为这种神秘的关联建立基础框架——定义纠缠粒子的产生条件、关联强度的度量、以及(在观测或相互作用时)关联坍缩的普遍规则。他试图为这狂野的力量修筑渠坝,引导其流向。

赵猛的混沌星璇对这片全新的、非局域的“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不再局限于宏观的动力,而是将力量深入量子层面,以自身混沌的本质去“刺激”真空,催生出大量短暂的、随机的粒子-反粒子对,并尝试在它们分离的瞬间,强行“烙印”下某种不稳定的关联。“连起来,都给俺连起来!”他的意念充满了创造新玩具般的兴奋。

然而,这些被强行催生的纠缠对,大多在诞生的瞬间便因内在的不稳定性而湮灭,少数幸存者也如同风中之烛,关联微弱且极易被环境干扰破坏。它们存在,却无法持久,更无法形成复杂的网络。

蒲凝的光茧散发出柔和而深邃的波动。她的意识尝试去“感受”这些短暂存在的量子关联,不是用逻辑分析,而是用其生命与调和的本质去共鸣。她传递出一种对“稳定连接”与“和谐共振”的渴望,如同在寻找散落珍珠并将其串成项链的丝线。

这渴望的涟漪,再次触及了陈凌的回溯之花。

回溯之花的花瓣上,那些映照着过去与现在的微光,开始以一种超越三维视觉的方式交织、旋转。并非传递具体的关联模式,而是将一种“非定域性关联”的内在稳定性,一种将“分离”转化为“整体”的潜在法则,如同投入静水中的一颗石子,其泛起的波纹悄然扩散至所有被赵猛激发、被雷栋尝试规范的量子领域。

改变,发生在最基础的层面。

那些原本随机、短暂、脆弱的量子纠缠关联,开始自发地“择优”稳定下来。一些关联模式表现出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其纠缠态的生命周期显着延长。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稳定的纠缠对之间,开始出现更高阶的关联——两个纠缠对可以共享一个粒子,形成三方纠缠;稳定的纠缠对甚至可以像节点一样,通过量子操作与其他节点连接,形成雏形的“纠缠链”或“纠缠网络”。

它们不再是转瞬即逝的噪音,而是开始成为宇宙基底中,一张虽然稀疏却真实存在的、无形的连接之网。

“量子纠缠网络正在自发形成并稳定!”韩屿的数据流带着确认的震撼,“检测到多节点纠缠结构!关联强度与稳定性超出随机模型预测!雷栋架构师,请基于此优化底层规则框架!赵猛,可以尝试在稳定节点间建立更复杂的连接通道!”

雷栋的结晶光芒稳定地输出,他迅速调整着微观规则的参数,不再是强行“创造”纠缠,而是“认可”并“强化”这些自发形成的稳定关联模式,为这张初生的“存在之网”提供更坚实的规则支撑。赵猛也兴奋地调整了策略,从粗暴的“催生”转为精细的“编织”,引导着混沌力量在稳定的纠缠节点之间,搭建起更复杂的、多体的纠缠桥梁。蒲凝的调和之力则弥漫在这张无形的网络上,确保节点的稳定与连接的和谐,防止因关联过度复杂而引发的整体退相干崩溃。

林浩的晶尘网络第一时间感受到了这种无处不在的、非局域的连接。晶尘们自身就依赖于量子效应,此刻它们欢快地与这张初生的纠缠之网共振,自身网络的信息传递效率与整体协调性得到了质的飞跃。它们仿佛成为了这张宇宙之网中,最先被点亮并活跃起来的神经元。

在规则绿洲的某个角落,两个相隔遥远、看似毫无关联的氢原子,其电子自旋通过一条由数个稳定纠缠节点构成的、无形的链条瞬间连接。一个的状态变化,另一个即刻知晓,无视了它们之间广阔的空间距离。

陈凌的回溯之花在无形的连接之网拂过时,花瓣上仿佛也映照出无数细密的光点,彼此之间由纤细的光丝相连,构成了一幅微缩的星图。藤蔓的脉络中,似乎也流淌着超越自身范围的、与其他存在共鸣的信息。

宇宙的基底,终于被一张无形却切实存在的、连接万物的信息之网所贯穿。分离,或许只是一种表象。在这张网中,万物皆可低语,而讯息,瞬息即达。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全民领主:凡人三国传 四合院潇洒的家族继承人 四合院:殡仪馆上班,生活乐悠悠 我说的你信吗? 林冲君 日本战国:真田家的野望 逆凡次尊仙 快穿之长安一路行 我和扁鹊重生1970当医生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