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之舞.(1 / 1)

引力波的铭文尚在时空织锦中回荡,规则绿洲的创造目光已投向了更贴近“家园”的尺度。星系雏形虽已勾勒出宏伟蓝图,但其内部,尤其是在那些富含重元素、环绕新生恒星旋转的气体尘埃盘中,更为精妙的“星尘之舞”正亟待编排。行星,这些未来可能承载生命与文明的微小舞台,需要从混沌的星云盘中凝聚成形。

韩屿的信息节点监控着数个初生的原行星盘。“盘面物质分布呈现初步的非均匀性,但引力聚集效率低下。碰撞颗粒多以粘附增长为主,速度过于缓慢,且频繁的随机碰撞导致多数雏形体在达到‘微行星’尺度前便已碎裂。”

雷栋的规则结晶审视着这些旋转的盘面,开始架构更精细的引力与动力学模型。“需要优化吸积过程。一方面,需增强颗粒间的有效引力聚焦;另一方面,需稳定盘面结构,减少导致破坏性碰撞的湍流。” 他的意念引动时空织锦,在选定的原行星盘特定轨道半径上,创造出极其细微但持续的引力扰动节点。这些节点并非直接吸引物质,而是像无形的搅拌棒,温和地引导着盘内物质的分布,使其在某些区域自然形成密度更高的环带,为行星种子提供更丰富的“建筑材料”。

赵猛的混沌星璇再次扮演了动力源的角色。但他这次的工作更为精细和富有创造性。他不再是大范围推动,而是将力量分化成无数细微的“引力弹弓”和“轨道共振器”。他模拟着未来行星可能产生的引力影响,提前“清扫”轨道上的较小碎片,同时利用共振效应,将更远处的星尘物质巧妙地“泵送”到生长中的行星胚胎附近,加速其质量积累。“来来来,排好队,别插队,都到碗里来!” 他的意念带着一种粗犷的幽默感。

然而,问题随之而来。加速吸积导致了更频繁、更剧烈的碰撞。许多刚刚成长起来的小天体在狂暴的撞击中不是合并,而是四分五裂。纯粹的引力与动力学似乎不足以支撑起足够坚韧的行星骨架。

蒲凝的光茧散发出忧虑的波动。“它们需要更强的‘凝聚力’,不仅仅是引力……是某种内在的、抵抗冲击的‘韧性’。” 她的调和之力尝试抚平碰撞的狂暴,但面对物理层面的剧烈撞击,效果有限。她再次将目光投向那平衡的坐标。

陈凌的回溯之花,似乎一直在等待着这个时刻。它的花瓣上,那些来自旧宇宙的、关于行星形成的模糊印记——熔融的核心、分层的结构、坚固的地壳——开始流动、交融。他没有传递具体的结构蓝图,而是将一种“结构稳定性”的内在倾向,一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趋向于自组织形成有序抵抗结构的潜在法则,如同播撒种子般,注入到那些正在激烈碰撞、聚散离合的星尘物质之中。

变化并非瞬间完成,而是在持续的碰撞与吸积中悄然显现。

一些主要由硅酸盐和金属颗粒构成的星子,在碰撞时不再轻易碎裂,而是开始表现出某种“塑性”。它们更像湿润的泥土般融合,而不是脆硬的冰块般崩解。金属颗粒更倾向于在引力和碰撞能量的驱动下沉降、汇聚,形成密度更高的核心雏形。冰质颗粒则在距离恒星较远的“雪线”之外,开始更有效地粘合,形成更大、更稳定的冰岩混合体。

“物质响应模式改变!”韩屿迅速捕捉到数据异常,“碰撞合并效率提升百分之四百三十七!核心分化过程提前启动!这……这超出了纯动力学模型的预测!某种……‘物质自组织倾向’被显着增强了!”

雷栋立刻调整了他的架构,不再仅仅关注轨道动力学,开始尝试引导和强化这种新出现的“物质韧性”与“分化倾向”。赵猛也默契地配合,调整撞击的力度和角度,从“破坏性测试”转向“锻造性捶打”。蒲凝的调和之力则专注于确保这种内部的结构化过程不会引发局部能量失衡导致整体崩解。

在原行星盘的特定轨道上,几个最大的行星胚胎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稳定增长。它们不再是松散的碎屑堆,而是逐渐显现出分层的内部结构,拥有着能够承受更大冲击的、初步凝聚的星核。星尘之舞,终于从混乱的碰撞,转向了有序的建造。

林浩的晶尘网络欣喜地环绕着这些新生的行星胚胎飞舞,感受着它们内部逐渐稳固的规则结构,并开始尝试与这些未来世界的“地质”基础建立最初的、微弱的共鸣。

陈凌的回溯之花在无形的创造涟漪中轻轻摇曳。一片靠近花蕊的花瓣边缘,泛起了一丝如同岩石纹理般的、极其细微的光泽。

行星的种子已然播下,星尘的舞蹈找到了它的节奏。微观的规则与宏观的引力共同执笔,开始在这片新生宇宙的画布上,描绘起未来世界的具体轮廓。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吞噬星空:请叫我虫族主宰!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读心暴君后,咸鱼皇妃在全后宫杀疯了! 天命风水师林墨的一生 抗战!我携军需商城和平全世界! 我!文化人李云龙!震惊旅长 惊!乖宝把爹爹从生死线上拉回来 在海贼世界开始成家立业 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 暗尘明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