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新征程
周一。
新的一周。
金建贤骑着那辆崭新的永久牌二八大杠,在一道道羡慕的目光当中直奔轧钢厂。
车把锃亮,车铃清脆,崭新的深蓝色工装熨烫得一丝不苟。
技术科办公室比他周五初见时更显生机。
宽大的玻璃窗透进充沛的光线,空气里混合着新鲜的油墨、铅笔屑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机油味,取代了配件厂那陈旧压抑的金属粉尘气息。
他到得早,办公室里只有零星几人。
“老金!够早的啊!够气派!”李开朗洪亮的声音带着笑意在门口响起。
“这不是怕头天上班迟到吗?来的早了点。”
“哈哈,理解!”李开朗拉过自己工位的椅子,坐到金建贤旁边。
“趁着人还没来齐,我跟你将将咱们技术科的人。”
他指了指已经在办公室里的人,以及陆续到来的同事们。
“那三个办公室,是咱们科里的资深技术员,老资历了”
“那三个,都是大学毕业出来,比咱们来早几年的技术员”
“对了还有那三个,跟咱们一样,他们现在都在夜大上课,是咱们的学弟”
“最重要的是那三个办公室,都是工程师,那两个王主任和凌工的,你上周就见过他俩了,唯独这个刘工刘建国你还没见过。”
这个人自然是要重点提一提。
“这个人呢,能力倒也还行,不过他这工程师的名号是厂里封的,不象凌工和王主任一样,有证。”
说到这,金建贤也明白什么意思,他那配件厂里也有一个这样的工程师。
“还有那个”
李开朗一一指点着,把每个人的特点、脾气、小习惯甚至一些无伤大雅的外号都说得活灵活现,逗得金建贤直乐。
金建贤一边听,一边默默记在心里,目光扫过那些空着的工位,心里踏实又新奇。
这里的氛围明显不同,少了配件厂那种无处不在的窥探和压抑。
很快,技术科的人陆续到齐。
王主任和凌工也前后脚走了进来。
看到已经坐好、衣着整齐的金建贤,王主任赞许地点点头:“小金同志,精神头不错!这工装一穿,更精神了!”
“王主任早,凌工早。”金建贤连忙站起来问好,动作利落。
“坐坐坐,”凌工笑着摆摆手,“咱们技术科不兴这套虚礼,干活实在就行。
“来,人都到齐了吧,咱们热烈欢迎新同志金建贤同志,正式成为咱们技术科光荣的一员!”
他带头鼓起掌来,办公室里立刻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和善意温暖的笑容。
“谢谢大家!以后一定向大家好好学习,请多多指教!”金建贤声音洪亮,带着真诚的感激,深深鞠了一躬。
见金建贤如此礼貌,还是在这个场合,大家自然不会没事找事为难人。
“小金,”王主任看向他,语气温和,“你这周就先不安排具体项目,主要任务就是跟着开朗,把咱们厂的设备、生产流程、规章制度、工作流程都熟悉起来。”
“还有一些事情也熟悉熟悉,不要怕自己没事可做,开朗,这任务交给你了,带好新同志。”
“放心吧主任!保证完成任务!”李开朗拍着胸脯。
而后拍了拍金建贤的肩膀:“走,老金!先带你落车间开开眼。”
去车间的路上,李开朗宽慰道:“这个月你的事主要是熟悉车间、资料文档这些,事
情不难还轻松。”
“能多休息就多休息,等熟悉过后,你再想象今儿个这么清闲可就不多了,也别想着刚来就立马投入工作。”
“我刚来那阵,也跟你一样清闲,那日子好不快活,现在想回去都不行了”
这番宽慰的话,让金建贤心中轻松不少。
“反正有什么事,到时候我带着你熟悉熟悉就成,别想那么多。”
“成。”金建贤点点头。
这次带金建贤逛车间,自然不会象上周刚来那样随意逛逛。
他已经入职了,一些保密车间自然也是要逛一逛。
踏入轧钢车间的一刹那,巨大的声浪和热浪如同实质般扑面而来。
巨大的厂房顶棚下,高耸的行车吊着通红的、散发着灼人热量的钢锭。
炽热的钢坯被巨大的轧辊一次次无情地碾压、延展、塑形,火星如同节日烟般四溅飞舞。
空气中弥漫着灼热金属、厚重机油和铁水蒸腾的独特气味,噪音巨大得需要扯着嗓子喊话。
但眼前的一切却显得那么井然有序,充满了一种令人震撼的、改造物质世界的磅礴力量。
李开朗第一次见,也是被这庞大的场景所震撼。
“小心脚下!跟紧我!”
他带着金建贤在巨大的设备间熟练地穿梭,指着那些庞然大物,如数家珍。
“看见没?这台是初轧机”
“那边一溜是精轧机组,金贵着呢!别看它年纪大,关键时候稳得很!不过下个月得给它换套新辊系,老骼膊老腿也得保养”
“那边是冷却区,‘淬火’的地方”
金建贤的眼睛完全不够用了,耳朵里灌满了各种声音,但他贪婪地吸收着这一切。
“嘿!李技术员!这是带新徒弟开眼界呢?”一壮实的老师傅笑道。
“钱师傅,这是我铁哥们儿金建贤,新来的技术员!”李开朗大声介绍。
“钱师傅好,以后请您多指教!”
“您客气了,以后机器出岔子了还得麻烦您。”钱师傅一听是技术员,不敢小瞧他。
轧钢车间简单看过,便立马奔赴其他车间。
一整个上午,两人都在各个车间游走。
金建贤看的眼缭乱,“大厂不愧是大厂啊!这么多车间,这么多机器,比我之前那配件厂厉害多了,真是小巫见大巫!”
“哈哈,这还哪到哪能。”
时间一晃,不知不觉便快到了中午。
“走,趁着还没下班,赶紧去食堂!”
轧钢厂的食堂宽敞明亮得象个礼堂,打饭窗口一字排开,饭菜的香气汹涌澎湃地扑面而来,勾得人肚子咕咕叫。
幸好还没打铃,食堂人不是特别多,大家秩序井然。
这一幕在金建贤看来也没什么出奇的。
赶忙打好饭菜,便找了个空位坐下。
丁铃铃——
铃声突然响起,只见乌泱泱的工人赶来,食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鼎沸。一眼望去,只见乌泱泱的人头。
“人可真多啊!”金建贤也不得不感叹。
大几千的人工厂,虽然有三个食堂分流,但一个食堂也有一两千人。
远比配件厂一个千人出头的要多很多!
“赶紧吃吧。”李开朗又道。
金建贤看着饭盒里的菜、窝窝头,夹起一口菜吃下。
“嗯?”味道比他预想中“大锅饭”的水准高了不知多少倍!
油水下不少。
“怎么样?比你们配件厂食堂那清汤寡水强到天上去了吧?”李开朗得意道。
越是大厂,对于油水下的自然就越狠。
“强太多了!真香!味道太正了!”金建贤由衷感叹。
吃过饭后,李开朗又回到技术重地——数据库。
数据库就在办公室隔壁,推开门,一股混合着油墨、旧纸张和淡淡防蛀药味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
房间里立着一排排铁皮柜,守卫着轧钢厂的技术“宝藏”。
“哪,这就是咱们轧钢厂的数据库,重要的资料、文档都在这。”
“图纸在这边,按车间分,再按设备型号排”
“工艺文档在这排,按年份和产品批量归档”
“国标、部标、厂标在最里面那排”
“借阅要登记清楚,姓名、日期、资料号、用途,字迹要工整”
“归还要及时,放回原位”
李开朗一一将规矩介绍清楚。
金建贤听得极其认真,心中默默记下。
“也不用特别记,那里有贴表,主要就是写清楚借了什么、谁借的就成,没那么多规矩。”
李开朗拍了拍他的肩膀:“接下来你这个月的任务来了!就这些,全都得看完!。”
“啊?!这么多?”金建贤一听,也是震惊不已。
“我当初就是这么过来的,毕竟咱们是技术员,不全看过这些资料怎么行?要不然工作怎么展开。”
见金建贤表情过于郑重,李开朗又赶忙安慰:
“大致过一遍就成,心里有个数,不用背下来,能记住就够了,真要背下来,一年都没必。”
又指了指一块地方:“这里倒是要多些上点心,多看看,这些是厂里的重要图纸、资料,这些多看看就行。”
正打算接着介绍时,小赵忽然走了过来。
“李哥,车间有个活要麻烦你去看看。”
“好勒,我这就去。”李开朗应道,又看向金建贤:“你慢慢看吧。”
说罢,就跟着小灶离开。
留下金建贤看着这一堆资料。
“一步步来吧。”
金建贤抱着一摞资料回工位上慢慢看。
“这就开始看了,不错不错,资料挺多的,慢慢看,不着急。”王主任过来看看情况。
“王主任。”
王主任看着金建贤拿回来的资料文档,“这些资料都是厂里的重中之重,得吃透它才能处理好那些铁疙瘩。”
“不过得慢慢来,等你看完这些,就先从最常用的看起,那样也能有个深刻理解。”
“好的,我明白了。”
办公室里其他人也纷纷善意地打趣了几句,氛围轻松融洽。
金建贤第一次真切感受到“集体”这个词的温度。
不同于配件厂那种带着提防的疏离,这里的同事之间似乎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尤其是对他这个新人,包容多于审视。
午后的阳光通过宽大的玻璃窗,斜斜地洒在办公桌上,将图纸上的线条勾勒得格外清淅。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翻动纸张的沙沙声、铅笔在纸上划过的细微声响,以及远处车间隐隐传来的机器轰鸣。
金建贤摊开一张初轧机的总装图。
复杂的线条、密密麻麻的标注符号、形形色色的零件编号瞬间涌入眼帘。
他拿起一支削尖的绘图铅笔,一边看,一边在旁边的笔记本上快速勾勒着关键部件的简图,记录下尺寸、公差以及材料要求。
遇到看不懂的符号或标注,他就先记下来,准备集中问李开朗。
他看得越来越投入,忘记了时间,笔记本上很快写满了半页。
“怎么样,老金?能看懂不?”李开
朗处理完手头的事,凑了过来,压低声音问道。
金建贤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还行,比起配件厂要厉害些,但还是能看懂。”
当即,金建贤将一些疑惑问了出来。
李开朗一一解答。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偶尔也添加讨论一两句,分享自己曾经遇到过的类似问题或处理经验。
金建贤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宝贵的实践知经验。
时间在专注的学习中过得飞快,金建贤感觉脖子都有些僵硬了。
他大致浏览了一下下午的成果,虽然只啃下了初轧机图纸的一部分,但关键结构和原理基本理清了头绪,收获巨大。
“嘿,老金,下班了!别太拼,日子长着呢。”李开朗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
“这就下班了?”金建贤还有点意犹未尽。
“那可不,工作也得讲究劳逸结合嘛!”李开朗笑道,“走,收拾收拾,回家。明天继续!”
下班的工人们像潮水般涌出厂门,自行车铃声、说笑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蓬勃的生气。
两人一起走出技术科办公室。
推着那辆崭新的永久二八大杠走出厂门时,金建贤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仅仅一天,他就已经爱上了这里。
“咋样,第一天,感觉如何?”李开朗跨上自己的自行车,问道。
“好!”金建贤用力点头,“特别好!大开眼界,也学到不少。就是这资料任务艰巨啊。”
他笑着拍了拍车座旁挂着的布袋子,里面装着下午借阅的文档和笔记本。
“哈哈,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先走了!”
金建贤也翻身上车,崭新的链条发出清脆的咬合声。
他用力蹬了几下,永久牌二八大杠稳健地驶上宽阔的厂区大道,导入下班的人流车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