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也有李开朗办不到的事
次日。
轧钢厂。
机器的喧嚣声一如既往地交响着。
李开朗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正埋头翻阅着一份手册。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沉淀,李开朗也逐渐熟悉了技术科的工作。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经过他上次一番‘大展神威’,技术科里没人对他小觑。
这半个月,李开朗没有一直沉溺于资料上,他又陆陆续续独自修好了几台出故障的机器。
这些任务,有些是王主任或凌工点名派下的,有些则是其他车间遇到急事,没等到资深技术员出马,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让李开朗去修。
每一次独立出手,都让大家服气三分。
第一次是铣床的无规律振动。
操作工反映加工面光洁度时好时坏。
陈志远和吴伟先去看过,都认为是工件装夹或刀具磨损问题,调整后效果不佳。
李开朗被王主任临时拉去,他没有立刻动手,而是站在运转的机器旁静静观察了几分钟。
随即指出是分度蜗杆的微小松动导致传动链存在间歇性卡滞。
第二次是一台苏制老式砂轮机卡死不转。
吴伟曾信心满满去处理,拆了半天发现轴承抱死,但更换新轴承后装配回去反而更转不动。
李开朗接手后,先详细询问了故障前后的操作细节和吴伟更换轴承的过程
最后发现问题在于,轴承座内孔因长期高温有极轻微变形,新轴承外圈过盈配合过大导致卡死。
问题找到,也就好解决。
种种事迹,一次两次或许还能归为运气,次数多了大家也不得不服气。
陈志远、刘建明、吴伟三人内心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
虽然他们仨敢保证自己在理论知识上能超过李开朗,但在实际动手环节,他们还真是比不过李开朗。
就这眼力和动手能力,哪怕他们再不服也无可奈何,明晃晃的政绩都摆在这。
经过他这条‘鲶鱼’这么一‘搅和’,整个技术科一众技术员在明里暗里都竞争起来,都争着表现自己。
哪怕是技术不过关,也鼓足干劲手上一试。
让王主任、凌工等工程师欣慰,也让张工、李工、陈工等一众资深技术员也感到一阵压力。
好在几十年的经验不是白练出来的,年轻的技术员们想要压倒他们,不是短短几年能成的。
要属压力最大的,莫过于那位刘工程师刘卫国。
作为技术科里的工程师之一,刘卫国的能力也不差。
但也是要谁比。
跟一众技术员比,自然是厉害无比,但跟王主任、凌工比,自然是差太多。
也就比李工、陈工等人厉害三分罢了。
刘卫国能升到工程师,和易中海升到八级工的情况差不多。
最重要的是,他没有工程师证,只有厂里的工程师待遇。
就跟配件厂的工程师类似。
当初陈工三人也参加了考核,只不过没能成功晋升。
刘工看着看着李开朗,心中空前动摇。
“难道我这大半辈子的经验,就真的比不上他了?”
李开朗的迅速崛起,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和上级的青睐,让刘工倍感压力。
但就这么让李开朗声名鹊起,自然不是他的意愿。
“正好,我手里头正好有个事。”
刘工看着手里头的紧急任务。
精锻车间的内核热处理炉温控系统失灵,显示仪表异常波动,直接影响重要军工件的热处理质量,情况紧急。
这活,本该是他刘卫国的。
以往这种涉及到精密仪表和复杂温控系统的问题,都是他的“自留地”。
做好了是他能力的体现,做不好,也有王主任或凌工兜底。
但如今呢?李开朗!
当即找到李开朗:“小李啊,精锻车间那边出了个大麻烦,影响到军工件的质量,情况十万火急。”
“以往这类涉及精密控制的大毛病,处理起来都很棘手,不过我看你最近表现非常突出,怎么样,这任务敢不敢接?!”
做好了是他李开朗应该的,做不好也能打击他的名声。
李开朗没直接答应下来,而是看向报告,目光迅速在关键信息上扫过。
精锻车间、军工件、炉温波动、仪表异常
结合他这半月翻阅的材料,脑海浮现出可能导致这种波动的情况。
“好的,刘工。”李开朗收拾好东西:“我这就过去。”
看着李开朗大步流星走出技术科,刘工嘴角微微上扬。
精锻车间。
空气里弥漫着高温金属、淬火油和水蒸气的混合气味,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
李开朗一踏进来,就被扑面而来的热浪裹住,额角的汗瞬间就下来了。
内核热处理局域围着几个人,满脸焦急。
车间主任老赵一眼看到走进来的李开朗,先是一愣,显然没想到技术科派来的是这么个年轻面庞。
随即看到工具箱,才勉强压住疑惑快步迎上:“技术科的同志?”
对于李开朗的名声,他也是小有耳闻。
“就我一个,其他技术员都在忙。”李开朗点头,直奔主题,“报告我看了,带我看设备。”
“好好好!这边!”老赵带着他穿过几台正在工作的锻造机床,来到一个被特别隔离的局域。
这里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密封炉体,正是问题的内核热处理炉。
【热处理炉温控仪表异常波动,外部电磁干扰和仪表信号处理模块老化。】
【1整体更换进口抗干扰仪表。
【2自制隔离变压器和金属屏蔽罩。】
‘这2个办法好象我都做不到啊。’李开朗暗道。
问题出在电路上,他一个钳工属实是无能为力,都得让电工来处理,。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先把问题给稳住,后续再交给电工来处理。’
带着答案找原因。
李开朗看向几根粗大的热电偶线路连接着炉体和一旁的控制柜。
控制柜上一个巴掌大的显示仪表,绿色的指针正象得了热病一样疯狂抖动,温度数字在“730c””之间毫无规律地乱跳。
炉旁的两位值班老师傅脸色比炉灰还难看。
“看到了吧?就这样!从昨天下午开始抽风!我们尝试了所有常规检查,断电重启、擦接插件、摇接线端子,屁用没有!”
老赵指着仪表,“好死不死的,在这个时候出事,这要是影响到了军工品出产,那就麻烦大了。”
李开朗没有理会老赵的焦虑,他的注意力已完全集中在设备和仪表上。
那仪表抖动的频率和幅度很怪,不象是传感器松动造成的完全随机波动。
“炉温实际的波动情况呢?”
“根本不敢开炉门!怕窜风,立马啥情况都没个底。”一个老师傅无奈道。
“光听里面的动静,升温降温肯定不对劲!里面肯定是烧欠温了。”
李开朗点点头:“你们刚才说,是昨天下午突然开始的?”
“对对对!”张师傅抢着说,“上午还好好的,中午吃过饭回来接班,这玩意就开始发疯了。”
李开朗眯起眼睛,他的视线停在了热处理炉后方靠墙的位置。
那里,一台半新不旧但体型颇大的箱式电阻炉正吭哧吭哧地工作着。
它的控制柜就贴在热处理炉大型控制柜的隔壁,中间仅隔着几块挡板。
几根明显是临时拉接的粗电线,从这台电阻炉的配电口引出。
缠缠绕绕地经过主控柜的后方,接向了不远处的墙插。
“赵主任,”李开朗指向那台电阻炉,“那台炉子是做什么用的?平时也放在这里?”
老赵顺着看过去,恍然:“哦,那是老李他们工段用的,做小批量回火处理。”
“昨天上午他们那个炉子的加热组件烧了,急等着生产一批小件,就临时把这台挪过来占个位插上用了。”
“地方紧张嘛,想着先顶一阵,下午修好就挪回去谁成想挪了之后这个就坏了?难道是挪它震的?”
他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搬个炉子还搬出祸事了?
李开朗没有立刻回答,绕着那台正在工作的电阻炉走了一圈。
“不是震的问题,它的干扰源,就在这里!”
“干扰?”老赵和两位师傅都愣住了。
“对,电磁干扰。”李开朗解释道,尽量用易懂的语言,“简单说,就是那台移动炉子的工作电路”
这番话对老赵他们来说似懂非懂,不过也让他们莫名地生出了一丝希望。
“那咋整?把旁边那炉子挪走,关掉?”老赵试探着问。
“挪走关掉是必须的。”李开朗点头,“但还不够。这种干扰既然能发生,说明系统对外的抗干扰能力很弱”
“现在最关键的一步,是要确认真实炉温!”
“可炉门”李师傅忧心忡忡,“一开炉门,冷风灌进去,温度跳变更厉害怎么办?炉内工件搞不好真就废了!这可是特殊工艺!”
“有办法,我们不用开炉门主视孔,我记得精锻炉侧壁有预留的小型监测孔?”
“有有有!”张师傅突然想起来了。
“对!靠近炉顶后侧,有个带旋盖的小孔!但很少用,盖子都锈住了吧?”
他急忙指引位置。
李开朗迅速找到位置,确认了那个覆盖着厚厚氧化层的铜质旋盖。
“需要一点时间处理这个盖子,赵主任请立刻关闭电阻炉的电源”
”张师傅,您跟我一起处理这个小孔。”
老赵如蒙大赦,立刻转身嘶吼着叫人去断电。
“嗤”电阻炉被彻底断电。
炉体内原本规律的高温嗡鸣立刻沉寂下来。
指针如同一个撒完了气的皮球,剧烈而癫狂的抖动骤然减弱了大半!
虽然它仍在摇晃,上下起伏的幅度远不如之前那样跨越上百度的惊人。
数字也稳定在750c到810c。
尽管还不够精确和平稳,但与之前已是云泥之别!
“真的是那台炉子弄的!”
“干扰源找到了,但这只是表象。”李开朗道。
他的全部心神都在眼前那个刚刚被他们合力撬开一丝缝隙的侧壁监测孔上。
小孔不大,仅有指头粗细,但打开的瞬间,一股远比车间环境空气更炽热的热流立刻喷涌而出!
小孔内壁已经被常年高温熏烤成了暗红色。
“李师傅。”
李开朗头也不回地伸出手,一支便携式高温计测温枪立刻递到了他手中。
将狭长的测温探杆小心地对准了那个孔洞。
769c!
772c!
768c!
多次点测、对比。
温度读数稳定地停留在768c-776c之间!
这可比主控柜仪表此刻显示的不规则跳变在750c-810c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这个温度,恰好处于他们这批军工件所需温度的中上区范围。
这意味着炉内正在处理的工件,很可能还没有被毁掉!还有挽回的馀地!
“老天保佑!”老赵声音都在发颤,差点就要老泪纵横。
“问题远未解决。”李开朗冷静地陈述事实,打破了车间内升起的短暂庆幸。
他指着主控柜的仪表盘:“它虽然不发疯了,但还是像受了风寒打摆子一样,读数波动剧烈且毫无规律。”
“这说明,咱们温控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或者是这仪表盘内部有什么损伤。”
“损伤?”老赵的心又提了起来,“这仪表可金贵,咱们厂就这一台备件,咱自己不敢动啊!”
李开朗点点头,这么精细的线路,他也不敢乱来。
“现在只能找电工师傅过来看看到底怎么修理,只是现在炉温靠‘惯性’暂时稳住了一部分,并不代表安全。”
“到时候更换也好、维修也罢,只有它读数正常了,我们才能精准调整。”
空气再次凝固。
拆开这台“金贵”的、连厂里资深技术员都不敢轻易动的精密仪表?
“这样,当务之急还是先把电工师傅叫过来处理。”
“好。”老赵点点头,随即吩咐一个工人去电工科。
他原先以为技术科的人能修好,没想到竟然这么复杂。
“行了,大家各自忙的,这个应该一时半会修不好。”李开朗挥挥手。
“去忙吧大家。”老赵也道。
大家便各自散开。
不过这台机器坏了,车间也干不了活,大家只能在远处看着怎么办。
李开朗则是等着电工师傅过来,顺便排查排查问题所在,省的麻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