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抗拒与认命
另一边,李开朗也赶到运输队。
大家见他来,纷纷热情欢迎。
寒喧两句,李开朗便直入正题,将万慎和夜大名额的事情一说。
顿时,一众学徒立马愁眉苦脸。
李开朗叫上关系不错的学徒,“夜大的名额给你,你要不要?”
瞬间,其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双手作揖:
“李哥!我的开朗哥!你是我亲哥!咱兄弟归兄弟,这事儿你可千万别坑我!”声音都带上哀求。
“我啥样人,李师傅你又不是不知道,白天在队里修这修那,已经够累了,晚上还得去读书,这不要了我老命吗?”
又问其他人,谁也不敢答应。
“李师傅,你是咱运输队飞出去的金凤凰,这我们都为你高兴!可那苦,真不是一般人能吃的。”
“是啊,咱们要是能读的进去,也不至于初中毕业进来,有那心气,不早就考大学去了。”
“就是就是!李哥,你的成功我们佩服,但那玩意儿它复制不了啊!咱没你那股子狠劲儿,也没你那聪明脑袋瓜。”
“厂里硬塞这个名额,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嘛!”
李开朗看着一张张写满抗拒的脸,听着他们七嘴八舌、发自肺腑的“诉苦”和“求饶”。
果不其然,这事还是成不了。
虽说知识改变命运,但能不能坚持下来,也不一定。
见此,李开朗无奈摇摇头,劝他是劝了,但没劝住,他也没办法。
“行了行了,瞧你们这一个个的,跟我要拉你们上刑场似的。我就是来传达厂里的意思,有个名额给咱运输队。”
“不过话说前头,机会就这一次,厂里重点培养的渠道,错过这村可没这店了。”
“你们再琢磨琢磨,要是哪个兄弟嗯突然‘觉悟’了,这俩天告诉我。”
技术科门口。
万慎将里面王主任如何训话,如何强行指派赵小海三人,以及那三人如何垂头丧气的情景听了个大概。
他心里的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至少三个名额有着落了。
虽然方式不那么尽如人意,但好歹也算交差了事。
想来他们碍于是轧钢厂去的,代表轧钢厂的脸面,应该不会那么故意表现差。
他也看到了李开朗回来时,脸上那带着几分几分无奈的表情,便已了然结果。
“李技术员,运输队那边?”
李开朗苦笑一声,摊了摊手:“万秘书,如您所料,他们没一个答应的,该说的我都说了,运输队这个名额,恐怕”
他摇了摇头。
万慎心中早有准备,倒也不甚失望,反而安慰道:“李技术员辛苦了,运输队的情况确实特殊,能理解!能理解!”
“技术科这边,王主任已经定了人选,赵国强、黄进、何宇三个年轻人。”
他没提是强行指派的。
李开朗眉毛一挑,没想到小赵被选上了,心里多少为他感到高兴。
“那也挺好,他们有基础,比起我当初好多了,但愿他们能坚持下来吧。”
万慎笑了笑:“有李技术员你这个活榜样在厂里,他们有什么不懂的还能请教你,总归比你当初自己一个人好多了。”
“那是。”李开朗深以为然点头。
可小赵本人开心不起来。
小赵正趴在工位上,行李哭唧唧:“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板凳还没捂热,又被发配回学校?”
“我这刚处上的对象怎么办?周末看电影约会的计划全泡汤了!”
“希望他们能坚持下来吧。”李开朗祝福道。
万慎点点头:“是啊,有李技术员你这个活榜样在厂里,他们有什么不懂的还能请教你,总归有个依靠。”
说了两句,万慎便去跟杨厂长汇报去。
厂长办公室。
杨厂长听完万慎详细的汇报,脸色从最初的阴沉,到后来的错愕,最后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怎么会这样?这可是夜大啊!”
杨厂长想不明白。
虽然工程师的地位高,但苦也是真苦,在大家工资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没必要那么劳累去做这事。
“技术科最后是强行指定的?”
“是,王主任说为了不姑负厂长的信任和名额的重要性,必须确保完成。赵国强三人年纪最轻,底子最好。”万慎小心翼翼地回答。
运输队一个愿意的都没有?李开朗亲自去说也没用?”
“李技术员说,学徒都安于现状,吃不了读书的苦。”
杨厂长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预想到了困难,但没预想到困难会如此之大,如此彻底。
偌大一个近万人的轧钢厂,竟然要靠技术科强行摊派才能凑齐三个名额!
这与他的初衷简直背道而驰。
“厂长,您看技术科这三位,虽然是王主任定的,但总算符合要求,学历够,也年轻,要不就这三个?”万慎试探着问。
杨厂长叹了口气:“暂时就先定这三个吧,不过最好还是得自愿的最好。”
“这样,再宽限几天,看看有没有人自愿去的,哪怕条件放宽点也行。”
“我看要不广播一下问问有谁愿意去的?”
杨厂长点点头。
万慎又转头出去,之前已经问过了,就没必要一个个问,现在条件放这么开,直接广播得了,方便快捷。
没一会,轧钢厂各处广播喇叭里,就响起了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
“全厂职工同志们请注意!全厂职工同志们请注意!下面播送厂部一份重要通知”
“为轧钢厂培养储备技术人才,厂里克服困难,争取到宝贵的夜大名额,我们的李开朗同志,便是轧钢厂第一位夜大毕业学生机会极其难得”
“凡是身体健康,有学习意愿的职工,均可向所在车间领导报名!请同志们珍惜机遇,踊跃报名,为个人成长进步、为轧钢厂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报名截止日期:三天后下午五点,过时不候,请职工们珍惜这次机会。”
广播声响彻厂区,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显得格外清淅,又有些格格不入。
通知在各车间引起了不同程度的议论,条件都放到大海去,什么年龄、学历都没有限制。
不过结果显而易见,绝大多数人都当成乐子,没人愿意去。
“可一定要有人报名啊!”小赵等人反倒是无比期盼有人顶替他们的名额。
次日。
三天期限的第一天。
赵国强、黄进、何宇三人都没有坐以待毙,虽然心里期盼着,但要是没人顶替,最终倒楣的还是他们。
不得已,三人只好去请教‘前辈’李开朗,问问夜大有什么要注意的东西。
也借了他的书,先行翻看,总不至于临时抱佛脚,什么都不懂。
王主任见此,也适时地减少了三人的工作,让他们仨能尽快适应夜大。
杨厂长表面上忙着处理其他公务,但心一直悬在夜大报名这件事上。
他让万慎每隔半天就汇总一下各车间报名情况。
第一天结束,万慎的汇报让他的心凉了半截:零!
一个报名的都没有!除了技术科那三个被强摁下去的。
第二天,依旧风平浪静。
杨厂长在批阅文档的间隙,忍不住对万慎感慨:“小万啊,你说咱们工人兄弟,是真不愿意进步,还是被眼前这点安稳给困住了手脚?”
“当年咱们搞建设,那股子‘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劲头呢?”
万慎只能宽慰:“厂长,观念转变需要过程,也许最后一天会有人想通?”
转眼就是第三天。
上午,依然没有任何车间上报新的自愿者名单。
杨厂长办公室的气氛越来越凝重,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决策是否过于理想化,脱离了工人们的实际须求。
午饭时间,万慎再次进来,脸色依旧沉重,微微摇头:“厂长,还是没有”
杨厂长深吸一口气,摆了摆手。
“知道了,看来也只能如此了,技术科那三位,名单正式报上去吧,通知他们,按时去夜大报到。”
“另外,这件事,给我提了个醒,靠等大家‘觉悟’更不行,我们得自己创建起自己的工人培训。”
“结合咱们厂的实际情况,就在厂里办,利用工馀时间,但要有计划、有激励!”
“让学习变成一件看得见摸得着、对工作有实实在在帮助的事情!”
“是,厂长!我明白了!这就着手准备!”万慎立马应道,只不过心里对这事不太看好。
虽说培训是件好事,但说不定没有多少人参加。
毕竟晋升考核可没有重开,让大家努力学习可没有劲头。
没看现在即便有优秀工人的激励,不也是有工人干活没劲头。
下午四点半,报名截止时间到了。
正如所有人预料的那样,除了技术科那三位“天选之人”,再无一人自愿报名。
夜大的三个名额,落在了赵国强、黄进、何宇的头上。
三人想死的心都有了。
这期间,李开朗去问过崔元要不要参加,人家想都没想拒绝。
电工比上不足比下有馀,他也自知自己没那个能力,就不瞎掺和。
王主任找上三人:“厂里没人报名,你们仨就是今年厂里的名额,到时候月底前再通知你们什么时候去夜大。”
“去了夜大,你们得好好学习,你们代表的是轧钢厂的脸面,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去找李开朗。”
“是!”三人苦瓜脸应道。
赵小海看着手里的通知单,感觉象拿着一份判决书。
“刚处上,热乎劲儿还没过呢,就要隔三差五晚上见不着人,周末还得补课?哪个姑娘受得了这个?肯定得吹!”
他本来还预想好跟对象一起演练一下‘摔倒的各种姿势’,琢磨着怎么才能“伤”得逼真又不太疼,最好还能算“工伤”。
当他把这个事跟对象一说。
顿时,对象红了眼:““国强,你这晚上上课,周末也不得闲了,咱俩咱俩还能处吗?”
小赵也慌了神:“小芳,不是我想去!是领导硬派的!不去不行啊!这是组织任务!你放心,我…我尽量抽时间陪你。”
他急中生智,模仿起王主任的语气。
“再说了,这可是厂里培养,毕业出来就是大学生,说不准工级还能再升一级,好处多多,咱以后日子不就更好过?”
这番半真半假、带着点心虚的“展望”,勉强稳住了小芳。
黄进则彻底躺平,认命地想着:“算了,骼膊拧不过大腿。王主任都说了,代表轧钢厂的脸面呵,脸面值几个钱?”
不过他这话明显说早了。
他打定主意,去了就是“佛系”混日子。
上课嘛,人到就行。
笔记抄抄,作业抄抄。
考试嘛,及格万岁!!!
他把“糊弄学”奉为圭臬,决心躺平到底。
躺床上看小说不比啃书本香?
只不过,可能他想的过于美好了。
只有何宇,在最初的沮丧后,反而稍微定下了心。
同样是技术员,李开朗能熬出来,还是一个无基础的司机师傅熬过来,自己一个中专毕业生凭什么不能。
虽然是被迫的,但这总归是个机会。
他找到李开朗,态度诚恳:“李哥,这夜大我是一点底都没有,你看,我该准备点啥?有没有啥要注意的?”
李开朗看着他就象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把当年自己用过的、封面卷了边的课本和密密麻麻的笔记都找了出来,一股脑的都给了他。
“你是中专毕业的,基础肯定比我强,刚开始的理论课肯定听得懂,之后会有些难。”
“老师讲课也会考虑咱工人的情况,关键是别怕丢脸,不懂就问,课堂上问,课后问老师同学都行。”
“笔记要跟上,作业哪怕不会,硬着头皮也要做完,写错也比空白强。”
李开朗将自己的经验之谈都告知何宇,最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万事开头难,习惯了就好了,正好明天是周末,有空你就翻翻看。”
“恩,谢谢李哥。”
到此,夜大名额一事总算是到此结束。
明天,某个‘人才’终于是要出来了。
时隔半个月,总算是要破鼎而出,只是比原本的10天,足足超了5天才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