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 第766章 新秀亮剑解难题 寄厚望

第766章 新秀亮剑解难题 寄厚望(1 / 1)

第766章 新秀亮剑解难题 寄厚望

车间。

那台老毛子的车床静静矗立。

旁边已经围着几个机修工人和技术员,看到凌工带着个年轻的新面孔过来,都有些意外。

但也没多在意,当务之急是要解决问题。

“凌工,您可来了!图纸我们又对了一遍,感觉感觉还是有点抓瞎。”孙组长迎上来,眉头紧锁。

“关键部位的轴承座异响越来越大,转速也上不去。”

“我们拆开初步检查过,传动系统和主轴箱啮合感觉不对劲,但对照着这翻译得半半拉拉、还有错误的图纸,实在不敢轻易下手拆内核部分。”

“怕拆了装不回去,或者装错了问题更大。”

凌工点点头,表情凝重。

这正是最棘手的地方。

他转向李开朗:“小李,你也看了图纸,说说想法?”

他这一问,瞬间把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李开朗身上。

车间的人不认识李开朗,只觉得这个年轻人太面生了,眼神里满是疑惑和一丝不信任。

李开朗没有怯场,他走上前,没有立刻回答凌工,而是围着机床仔细观察。

眼前顿时浮现出机床的维修面板,直指问题所在。

【主轴箱三级变速齿轮组轴向定位异常,导致运转异响、振动及转速不足】

【1整体更换原厂传动轴组件。】

【2自制替换件进行局部修复。】

【3纠正图纸错误并精度校准,保留原内核部件。

顿时,李开朗心中有数,接着假模假样的表演一番,甚至俯身贴耳听了一会儿运转时的异响:

“凌工,孙师傅,根据图纸标注和实际观察异响部位,问题很可能出在主传动轴三级变速齿轮组的轴向定位和配合精度上。”

他用手指点了点图纸上一段文本。

“图纸俄文原注这里,标注的是‘最小间隙标准’,但这份中文翻译稿这里却写成了‘最大间隙标准’,方向完全反了。”

他顿了顿,在笔记本上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

“如果按照错误的‘最大间隙’理解去装配,齿轮组在高速运转时,由于轴向窜动量过大,会导致齿面啮合不稳”

李开朗的分析条理清淅,还精准地指出了图纸翻译这个致命的错误源头。

见李开朗不仅懂技术原理,还能看出图纸翻译的错误。

孙师傅和几个老工人都愣住了,看向李开朗的眼神瞬间变了。

凌工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不错不错,竟然能一眼看出问题所在,小李,你懂俄文?”

李开朗这回没有谦虚,直接摇头:“不太行,都是靠着词典翻译来的。”

闻言,凌工难免失望地叹了口气,“要是你能看懂俄文就好了。”

不过随即想了想,李开朗终究是一个人,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既懂技术,又能实操,已然是不错了。

不可能面面俱到。

“行吧,以后你有空多学习学习俄文,这门外语还是挺重要的。”

“是。”李开朗点点头。

言归正传,凌工看向孙师傅。

“孙师傅,咱们就按小李说的方向来!内核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案也就明确了!”

“重新调整轴向定位轴承的预紧力,严格按照俄文原版的最小间隙标准来装配!”

“好的。”

接下来的维修工作,在李开朗精准的技术指导和凌工丰富的经验把控下,进展迅速而顺利。

李开朗不仅理论扎实,动手能力更是让车间的老师傅们都暗自点头。

他操作专用工具测量间隙、调整垫片的动作娴熟老到,对精度的把握极其敏锐,丝毫看不出是个刚进技术科的新手。

几人对李开朗这位年轻人刮目相看,暗暗地把他的名字记下。

才刚来就有这实力,当上工程师的概率非常之大。

当机床重新通电,平稳运行,异响消失,转速轻松达标时,几人爆发出轻松的欢呼。

孙师傅激动地握着凌工的手,又用力拍了拍李开朗的肩膀:

“凌工,您可真是给我们技术科不,给咱们厂找了个宝贝啊!李技术员,了不起!太了不起了!”

“哪里哪里。”凌工摆摆手。

事了,收工走人。

顺路去其他车间去看看机器的情况。

李开朗和凌工修好机床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回技术科。

当凌工满面红光带着李开朗回到办公室时,科室里安静了一瞬。

陈志远、刘建明和吴伟三人脸上的表情精彩极了。

陈志远的脸色由惊愕转为酱紫,又迅速褪为苍白。

他感觉脸上像被无形的巴掌狠狠抽了几下,火辣辣地疼。

什么“瞎猫碰上死耗子”,什么“碰运气”,什么“起点高走不远”

自己那些刻薄的揣测和轻篾的语言,此刻都变成了响亮的耳光,一下下扇回自己脸上。

刘建明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复杂难言。

一个夜大生,不仅动手能力强,还能找出翻译错误?这是什么概念?

他引以为傲的系统训练和科班出身的优越感,在这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苍白。

他感觉自己多年创建的认知被瞬间击穿,脑子乱哄哄的。

吴伟则彻底懵了,嘴巴微张着,眼神发直。

他之前还煞有介事地分析“技术科的水深”,断定李开朗“悬”。

结果呢?

人家不仅下水了,还在深水区游了个漂亮的蝶泳!

他下意识地看向旁边的刘建明和陈志远,发现他们俩的脸色比自己好不到哪里去。

科室里其他原本抱着看热闹心态的技术员,此刻的眼神也完全变了。

上午的疑惑和些许轻视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惊奇和敬佩。

能跟着凌工出去解决问题不稀奇,但能在这么短时间、关键性地解决一个连凌工都觉得棘手、还涉及外文图纸的大麻烦。

这就不是运气那么简单了!

这个新来的李开朗,是真有“金刚钻”!

陈志远等人面面相觑,第一次对自己之前的判断产生了动摇。

或许,这个“滑头小子”,真的值得他们放下那点可笑的优越感,好好重新认识一下了?

但哪有这么简单。

“好了,事情就是这样!大家都要向小李学习!扎实钻研技术,严谨认真!”“尤其是对待外文资料,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凌工大手一挥,做了总结陈词,看李开朗的眼神简直像看着一块稀世珍宝。

“小李,先好好休息,整理下思路。明天,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跟我去啃下一块硬骨头!”

突然,一道反对的声音传来。

“差不多得了,你可就使着一个人用啊,科里其他技术员也得进步,你也带带其他人。”

“王主任。”凌工转头看到王主任,他也听出了其言外之意,却不在意:“瞧您这话说的,小李这么行,不得多用用。”

王主任道:“小李才刚来几天,科里的文档、资料都没看熟,哪有你这样得逮着他用的。”

“他这一天都修了两台机器了,得让人家好好休息,要不然用坏了咋整,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话已至此,凌工也听明白了,只能无奈接受这个事实:“成吧,小李你两天好好休息,先把资料看熟。”

抬头看向其他技术员:“你们也得加把劲,好好努力,都来了几年了,熟悉的也差不多了,该你们派上用场的时候。”

“总是要靠上头的带着,你们啥时候能独当一面,还怎么当工程师。”

被凌工批评一顿,技术员们完全无话可说。

反倒是在角落的刘工听得有点不是滋味,这不是点他吗?

“行了,都忙去吧。”挥挥手,凌工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志得意满地回自己办公室去了。

王主任也就此离去。

徒留技术员们面面相觑,心思各异。

大家不由地看向李开朗,这么一对比,显得他们挺无能的。

但他们也不差的,只是要看跟谁对比。

李开朗倒是没想那么多,回到自己工位给上,接着看资料,还有那本词典,也得多翻翻。

见他如此平静,大家第一次真正正视起这个“新人”的分量,尤其是那几位资格技术员。

人到中年迟迟都没升到工程师,他们的心已经冷了,现在看到一个新来的小子已经崭露头角。

顿时心中百味。

大家各干各的事,因为李开朗这么一遭,大家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他能行,我未必不行!”

小赵这时才敢凑过来,眼睛瞪得溜圆,声音压得极低,充满了崇拜:

“李哥!我的老天爷!你真把老毛子那台大家伙修好了?还揪出图纸错了?太牛了!凌工都激动成那样了!我跟你说,刚才那三位,”

他悄悄用下巴指了指陈志远他们的方向,“脸色跟开了染坊似的,啧啧”

李开朗看向小赵:“也不是我一个人做的,多亏了凌工经验丰富,孙师傅他们动手能力强,我只是运气好,恰好看懂那段俄文罢了。”

小赵对这话也只是听听而已,接连修好2台机器,可不是运气好能解决的。

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哪可能?

“还是不要议论前辈的好。”

小赵脸一红,忙不迭地点头:“是是是,李哥教训的是!我我就是太佩服你了!”

说完,赶紧缩回自己座位。

李开朗的话声音不大,却清淅地传到了陈志远他们耳中。

那句“运气好”、“恰好看懂”、“别议论前辈”,象一根根细针,扎得他们坐立难安。

这哪里是谦虚?这分明是衬托出他们的狭隘和沉不住气。

李开朗越是轻描淡写,越显得他们之前的议论是多么的可笑又可怜。

陈志远用力攥紧了手里的铅笔,笔芯“啪”地一声折断。

他感觉一股郁气堵在胸口,上不去下不来。

他不愿承认自己错了,却再也无法说服自己轻视李开朗。

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烦躁不已,一言不发地快步走出了办公室,大概是去厕所抽烟冷静了。

刘建明看着陈志远的背影,又看看依旧沉浸在俄文词典里的李开朗,默默叹了口气。

他第一次真正开始审视这个“半路出家”的同事。

那份临危不乱的镇定,那份对专业难题的钻研劲头

扪心自问,他刘建明能做到几分?

吴伟则有点坐不住了。

他偷偷瞟了李开朗几眼,心里像被猫抓似的。

他好奇心本来就重,现在对李开朗充满了探究欲。

一个司机,一个副科长,一个夜大生,怎么能把技术活儿干得这么漂亮?

技术科的气氛变得微妙而粘稠。

没多久,王主任带人拿着一堆资料给李开朗。

“小李,这些都是厂里的所有机器的资料,你这几天都看完,这是你这周的任务。”

李开朗看着面前厚厚的一堆资料,不由地目定口呆,这才是真正的考验吧?

“这么多?”

“多吗?少了点,以前他们看的才多呢,现在要么好些个机器坏了,要么就用用相用的机器,这算少了。”

王主任笑着拍了拍李开朗的肩膀。

“行了,你慢慢看吧,把资料放下来吧。”

图纸重重地铺在李开朗桌上,激起细微的灰尘。

图纸上布满了繁复的机械结构线条和大段大段的俄文注释,不少地方还有蓝色的、显然后加之去的、略显潦草的中文标注。

整份图纸透着一股沉重年代感和难以言喻的艰涩气息。

李开朗看着头一份图纸上的标题栏,那里用花体俄文和中文写着:

yhnвepcaльhыnпpoдoльho-ctpoгaльhыnctahokoдeлn 7Б66 (7Б66型龙门刨床)。

李开朗感觉自己好象有点死了。

王主任见李开朗盯着这份图纸,便介绍道:“这台老毛子的龙门刨,比你刚才修的那台车床资格还老!”

“建国初期引进的‘功勋设备’,加工过多少大件!可这些年,问题越来越多。”

王主任三两句介绍完,便期盼地看着李开朗。

“小李,今天你露了一手,证明你不光手上有活,眼里有活儿,脑子里更有东西!”

“这俄文图纸,还有这些老前辈们的经验批注,非你莫属!怎么样,有没有信心跟凌工一起,把这‘老古董’彻底降服?””

这个任务的难度和重要性,显然远超车床维修。

同是工程师,也有分工。

王主任主要负责研发图纸,凌工主要负责维修。

毕竟都是大型机器,钳工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也不是所有问题都能解决,能力、分工不同。

“我尽力一试。”

“成,有你这个回答我就放心了,你忙吧。”

说罢,王主任离开,李开朗俯下身,手指轻轻滑过图纸。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快穿之除怨之旅 血色白银 从寰宇蝗灾反复归来 亮剑军火商,毛熊是我的军火库! 当了魔君的我想转系去道门 榜首对决 闪婚后,才知黏人老公来头不小 抗日:我觉醒了最强军火库系统 满级兽语:侯府真千金她杀疯了 八零美人换嫁后,军官硬汉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