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 第765章 背景惊四座 等着看热闹

第765章 背景惊四座 等着看热闹(1 / 1)

第765章 背景惊四座 等着看热闹

回到技术科。

凌工脸上微微洋溢着笑容,步履生风直奔王主任办公室。

“王主任,王主任。”

凌工的声音洪亮,引得几个埋头画图、查资料的技术员都诧异地抬起了头。

一向严厉的凌工,很少会出现这种情绪,怕不是有什么好事。

王主任正对着图纸皱眉,闻声抬头,看到凌工这幅喜悦模样,稍稍有些惊讶跟疑惑。

“怎么?是有什么大好事?那台车床的解决了吗?”

“解决了解决了,哈哈!”

凌工爽朗地笑出声,这笑声在安静的科室里显得格外突兀,也吸引了更多好奇的目光。

“王主任,你是不知道啊,咱们这次可真是捡到宝了!”

凌工赶忙坐下跟王主任解释:“那机床的问题,根子在传动轴的轴向定位装配精度上,精度跑偏了”

三言两句说完缘由。

“李开朗这小子,确实是行啊,一眼就看出机床问题所在。”

“最绝的不是这个,是他亲手又把机床给修好了!”

“那手感,那对精度的把握,别说他这个年纪,咱们科里干了好几年的技术员,能干的这么麻利精准的,能有几个?”

凌工连珠炮似的叙述着车间里的经过,说得眉飞色舞。

“小李这功夫,绝对不只有五级钳工!动手能力、理论功底、现场应变,样样拔尖!”

“这哪是刚毕业的学生?这分明就是个经验丰富的好手!”

王主任听着,脸上顿时一惊,“他真这么厉害?”

“咋的,我还能骗你不成?当时好几个人在场都看着。”

“好好好!”王主任也不由地点头,没想到进来了个能直接用的技术员。

他还以为得再培养个三五个月才敢动手。

“你可得好好带他,多压担子,让他尽快成长起来,成为咱们科的骨干力量!”

“那还用说!”凌工拍着胸脯,“从今天起,我那摊子事,正缺这么个得力帮手!”

兴奋过后,凌工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

“唉,王主任,小李这么厉害到底是哪位高人招进来的?是部里直接分配下来的尖子生?还是哪个老教授推荐来的?”

“这动手能力,没个十足的底气,没有一两年在车间摸爬滚打,不敢随便动手,他才多大?”

“得好好表扬他,最好给他颁个奖章。”

王主任看着凌工那求知若渴的眼神,忍不住笑了,故意卖了个关子:“高人?老凌,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招小李进厂的‘高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恩?”凌工一愣。

“准确地说,是咱们轧钢厂自己培养的‘土专家’!”王主任不再逗他。

“小李最早是在运输科工作,是咱们厂的司机师傅!”

“司机师傅?”凌工眼睛瞬间瞪圆了。

一个司机师傅和技术员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怎么在这关系上了?

“真的假的?”

王主任点点头,继续抛下重磅炸弹。

“就这就不可置信了?还有呢?前仨月时间他还在材料科当副科长呢!”

“什么?!”

看着凌工目定口呆、难以置信的样,王主任也觉得好笑。

昨天看到李开朗的文档的时候,他也难以置信,怎么会有一个人又是司机师傅,又是副科长的。

司机师傅虽然到顶就正四级,但工作也不差。

而副科长这一职,虽然是借调过去,但成绩有目共睹,说不定还能平调去其他部门。

直接由工人转成干部也不是不行。

“要不是他前两天拿到夜大毕业证,说不定都不会来咱们技术科,多亏了杨厂长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凌工听得嘴巴微张,半晌没合拢。

司机、材料科副科长、夜大学生,技术员

这一连串的身份转换,每一个跨度都不小,而且每一个身份似乎都做得有声有色。

这简直像天方夜谭!

“这这”凌工“这”了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长长吐出一口气,语气充满了难以置信和由衷的钦佩。

“我的老天爷小李,你可真是深藏不露啊!

也不怪凌工不清楚李开朗,毕竟仅仅只是一个夜大学生罢了,能否毕业都还未知。

李开朗最出名也就是两年前,刚进到夜大那阵出名,技术科的人听说一二,两年过去自然都忘了。

凌工用力搓着手,脸上的兴奋比刚才更甚,“王主任,你这次可真是给咱们技术科挖了一座金矿!”

“不行,我得赶紧去安排,下午就让小李跟我去啃下一个硬骨头!”

他风风火火地站起来,迫不及待地要去给李开朗安排任务。

李开朗刚回到自己那个靠窗的工位,小赵立马凑了过来,脸上写满了好奇。

“李哥,李哥!刚才看凌工那么高兴,还王主任那么喊着,声音那么大!啥好事啊?”

“凌工平时可严肃了,我进科里也有俩月了,还没见他笑过几次!”小赵压低了声音问道。

李开朗笑了笑,语气平淡:“没什么大事,就是跟凌工去了一趟车间,看了落车床。”

“啊?就去看机床?”小赵显然不太信,凌工那激动的样子可不象仅仅是“看了下”。

“那那问题找到了吗?修好了?”

“恩,”李开朗点点头,翻开了桌上凌工交给他的图纸。

“问题找到了,也处理好了。凌工水平高,经验丰富,很快就定位了问题。”

他刻意淡化了个人作用,把功劳都推给了凌工。

并非刻意隐瞒,而是深知新人过早出风头绝非好事。

“哦”小赵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有些失望,但也没再多问,毕竟李开朗的态度显得很平常。

他嘟囔了一句:“凌工真厉害。”就缩回了自己的座位。

然而,李开朗平淡的回答和小赵的对话,并未逃过科室里另外几双耳朵。

那是坐在科室中间位置、早李开朗几年进厂的技术员们。

他们是本科、大专毕业的科班生,比如张技术员的学弟陈志远,还有两位来了两三年的刘建明和吴伟。

他们刚才就注意到了凌工的异常兴奋,此刻听到李开朗轻描淡写的回答,几个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嘴角微微撇了撇。

脸上虽然没什么特别明显的表情,但眼神中那抹挥之不去的轻视和不以为然。

“哼,看个车床?说得真轻巧。”

陈志远用只有旁边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哼了一声,手指在桌子上无意识地敲着。

“凌工亲自带去车间,回来那么激动,还跟王主任嘀咕半天,能是小事?”

“八成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在凌工指导下出了点小力,就吹上天了。”

“就是,”刘建明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带着审视,“一个夜大生,才上了几年学?每周就上两天课,能学多少东西?”

“理论知识再扎实,没经过系统的训练,没在厂里泡几年,能懂多少?顶多就是个纸上谈兵的书呆子。”

“凌工怕是看他成绩好,一时新鲜,抬举他罢了。”

语气中的优越感不言而喻。

“没错,”吴伟也低声附和,带着一丝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技术科的水深着呢,咱们当年在学校学了三四年,摸过的设备、画过的图纸,他能比?实践经验就更别提了。”

“真干起技术活,复杂的系统集成、设计计算、现场协调,哪样不需要真功夫?我看啊,悬。”

他们并非针对李开朗个人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是一种基于学历出身和资历深的优越感和排斥心理。

在他们看来,在大学学了三四年,又在厂里熬了几年资历,他们才是技术科的中坚和未来工程师的储备。

李开朗这个“半路出家”、靠夜大文凭和所谓“动手能力”挤进来的新人,就象一个走捷径的闯入者。

尤其李开朗一来就被凌工这样的骨干工程师青眼有加,更让他们心里有些失衡。

嫉妒、鄙视这种情绪在李开朗这行不通,一个刚来的滑头小子哪值得他们引起这种情绪。

李开朗在工位上听得清清楚楚,却也懒得理会。

走过不能因为别人说两句酸话就急赤白脸上去跟人吵起来。

他就是不在技术科干了,也可以回运输队。

既然把机床处理好,李开朗便接着看其他资料。

很快,他被凌工收入麾下的事立马逞在科里传开。

大家都挺惊讶李开朗没来几天就被叫去做正事,大家都是来了十天半个月才开始做事。

一上午,都没什么事。

“哼,跟着凌工就跟着呗。”陈志远在午休时,端着饭盒跟刘建明、吴伟凑在一起。

“凌工那摊子事可都是硬骨头,搞苏联设备维修,吃力不讨好。”

“图纸全是俄文的,翻译得还不全,很多地方得连蒙带猜。出了问题,责任可不小。”

“让那小子去碰碰壁也好,省得真以为技术科的工作就是锯锯铁、锉锉毛坯那么简单。”

他把凌工负责的项目描述得困难重重,仿佛李开朗去跟凌工是去“踩雷”。

“没错,”刘建明夹了一筷子菜,慢条斯理地说。

“工程师是那么好当的?咱们在科里熬了快三四年了,参与的项目也不少,可离评工程师还差得远呢。”

想要晋升到工程师,可不是简单的事。

轧钢厂有不少工种,钳工、铆工、锻工这些工种不说每个都要会操作。

但起码其工种的理论知识得熟悉,要不然设计图纸的时候,怎么让不同工种的人做出来。

晋升到工程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光是这一套理论知识,也够大家学个几年。

要不然张工、李工、陈工等资深技术员,年纪都不小了,为什么迟迟都上不去。

有些东西,不是都能靠时间硬磨上去,还得有一定天赋,熬资历这块,在技术性工种上可行不通。

“厂里的晋升考核都停了有几年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恢复?”

他把话题引向了一个更现实、也更让几人郁闷的痛点——晋升无望。

提到晋升考核停滞,三人的脸色都黯淡下来。

这对渴望更进一步的年轻技术员来说,无异于一盆冷水。

看不到明确的上升信道,工作热情难免受到影响,也更容易滋生对“后来者”的警剔和排斥。

“唉,别提了。”吴伟叹了口气,“连个盼头都没有,做事都提不来劲。”

“不过也好,他一来就跟着凌工干,起点倒是高,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堪的大用。”

“起点高未必走得远。”陈志远冷笑一声,“技术这东西,来不得半点虚的。”

“咱们就看着吧,看他能在凌工手下‘风光’几天。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看他那张‘谦虚’的脸还挂不挂得住。”

“没错,我倒要看看怎么个事。”

几人心底的那份轻视和不以为然,已经悄然转化成了等着看“笑话”的期待。

他们潜意识里不愿意相信一个夜大生,能真正在复杂的技术领域站稳脚跟。

午饭后,技术科的气氛比上午更加微妙。

陈志远、刘建明和吴伟三人吃完午饭回到工位,目光时不时瞟向李开朗那个靠窗的角落。

只见李开朗正埋头于一堆资料中,似乎对周围的暗流涌动毫无所觉。

他手里摊开的是几份边缘已经磨损的俄文图纸复印件,翻译好的内容,以及最重要的俄汉词典。

虽然他没学过俄文,但前身学过,基础还是有一点的,却也不熟。

“啧,装模作样。”陈志远压低声音,对着刘建明努努嘴,“瞧见没?真把自己当回事了,啃起俄文来了。那玩意儿是临时抱佛脚能看懂的?”

刘建明推了推眼镜,镜片后闪过一丝不屑:“图纸上那些专业术语和符号,就算翻译过来都够呛,更别提直接看原文了,让他碰钉子去吧。”

果然,下午刚上班,凌工就风风火火地回来了。

他环视一圈,目光落在李开朗身上,径直走过去,拍了拍他桌上的图纸:

“小李,准备一下,跟我去机修车间,那台老毛子的车床,今天必须给它动动‘手术’了!王主任催得紧。”

“好的,凌工。”

李开朗立刻合上词典,将重要的笔记和图纸小心收好,动作干净利落。

这份沉稳落在凌工眼里,更添了几分满意。

两人一前一后离开办公室,身后是数道含义复杂的目光。

陈志远他们交换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冷笑。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穿越之我带着系统混编制 修真界革命那些事儿 太上皇李世民竟谋反?幽禁五十载 凡人问道:从渔村开始肝词条 魔卡少女樱:我和小樱一起玩魔法 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 当你将一切做到极致 重生之医女掌家 诸位岳父别打了,公主已经怀孕了 乖了一辈子,重生后,她不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