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后面又有皇子出生,若是没有他的上奏,等小皇子皇子出生后,储君之位会不会出现什么变故很难说。
即便没有这个弟弟,千金买马骨,赵睿也得感激他。
因为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韩章都有恩于他。
若是他不感激韩章,以后谁会亲近他这个储君?
这种感激还没办法说出口,只能用行动来表示,让其他人感受到。
但韩章到底是耍了个心眼,让赵睿很不喜。
从韩章做官后一系列的表现来看,所作所为都充满了各种算计。
当年他支持庆历新政,并是主导者之一。
但在庆历新政推行之时,韩章却被任命去平叛赈灾去了。
等他回到朝中的时候,庆历新政没多久,庆历新政便失败了,范大相公等人被贬。
而韩章虽然是主导者之一,却因为期间并不在朝中,并没有得到守旧派的针对。
但在范大相公等人被贬后,他却上书为范大相公等人求情,无果后自请外放。
注意,他是自请外放,而非和范大相公等人一样,被贬出京的。
这也让韩章在士林中拥有了极高的声望。
包括后面赵宗全继位后,支持其追封生父,和反对王安石变法。
韩章每次在关键时候做出的决择,好象和开了天眼一样,都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不是赵睿阴谋论,而是这其中有很多疑点,让他不得不这么想。
比如说庆历新政时他去地方平叛赈灾,当时官家要行新法,怎么可能把新法主导人之一派去地方。
朝廷又不是无人可用了。
韩章自请外放,就更有问题了。
要是他一心为国,作为革新派最后留在朝堂之人,他留在朝廷还能帮到范大相公等人,离开朝堂就彻底没有机会了。
在支持赵宗全追封生父上的问题就更大了。
赵宗全追封生父,目的其实是逼百官站队,想从太后手中夺权。
让太后撤帘还政,避免皇帝和太后的矛盾,利于朝堂稳定,这并没有错。
可赵宗全继位,是过继到官家名下,尊生父为皇考,完全是在否认自己皇位的合法性。
这种行为韩章都支持,可见他做事一点底线都没有。
韩章在关键节点,所做出的选择,乍一看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仔细深思就会发现,都在迎合官家的心思。
官家想要实行新法,解决朝廷积弊,他就支持。
但他清楚新法成功不了,于是找机会远离朝堂。
至于他为何要自请外放,其实更多的还是无奈之举。
当时那种情况下他不可能倒戈,若是留在朝中,又得劝说官家,帮助范大相公等人。
届时他必然会被守旧派针对。
主动自请外放,虽然暂时丢了高官厚禄,却避免了守旧派的针对,同时还得到了名声。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一件事,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但从韩章升任大相公,就奏请立储来看,赵睿更认可自己的猜测。
虽然不喜欢,可韩章这种人比那些迂腐之人却强的多。
将来自己继位,想做什么事,只要理由正当,韩章也不会反对。
…………
宁州等地之事确实闹得沸沸扬扬,很快便向汴京周边蔓延开来。
百姓闻之,无不对宁州等地的官员痛骂不止。
好在朝廷很快公布派出数十官员前往当地调查核实情况,并由太子和大相公亲自督促此时。
百姓们虽然依旧在骂,倒也没有太过激动,等待着调查结果。
就在汴京因为此时议论纷纷之事,顾廷烨乘船到了扬州。
和原来不同,因为得赵睿看重,顾廷烨前几年便开始跟狄青学习兵法,并没有因为和父亲置气,选择破罐子破摔,纨绔之名在外。
相反,因为赵睿的看重,父子关系还算不错。
只是这次因为外祖父的信,让顾廷烨和顾偃开大吵了一架。
顾廷烨知道自己外祖父在世,但顾偃开却告诉他,因为他母亲难产去世,他外祖父不仅恨上了顾家,把顾廷烨也恨上了。
自那以后就和顾家断绝了联系,这些年从未来探望过顾廷烨,也没来过任何书信。
可他外祖父派来送信的人,却是在半道上拦着他送上的信。
当顾廷烨质问为何外祖父这些年不来看他,连封书信都没有,送信的人却说白老太爷早些年一直有送信,只是没有得到任何回信,这才没有继续送信。
顾廷烨一听便知道,是顾偃开隐瞒了这些信。
他回去后和顾偃开大吵一架,顾偃开面对他的质问什么都没说,却不让他去扬州。
顾廷烨在东宫任职,顾偃开也没有办法软禁他,因此他并未如原来那般乘袁家聘船前往扬州。
而是让人去雇船,前去找赵睿告假后,就直奔汴京码头,乘船南下。
因此他比原来还要早一天到达扬州。
只是可惜,他到扬州后,还是未能见到白老太爷最后一面。
得知外祖父已经去世,顾廷烨非常伤心,要亲自处理外祖父的丧事。
可白家人却不同意,还退出来一个过继子,说是白老太爷临死前过继的。
按照大宋律法,无子嗣也无过继子的情况下,女儿也有权继承家业。
顾廷烨母亲去世,他继承白老太爷的家业也符合律法。
但白老太爷这么多年没过继,都已经给他送信,让他来继承家业,怎么可能临死前过继个儿子。
但白家上下众口一词,即便顾廷烨拿出遗书都没有用。
顾廷烨也不在乎白家的家业,但要不是白家人阻挠,他也不会见不到外祖父最后一面。
据送信的人说,白老太爷之前就曾经送过信去汴京,叮嘱一定要亲自送到他手上。
可那个送信的家丁超过时间未回,白老太太不得不再次派出家丁去汴京送信。
这次白老太爷留了个心眼,除了明面上派出的人,暗中还派出了一个人。
而顾廷烨收到的这封信,就是暗中派出的人送到的。
顾家那边虽然会截流信不给他,却不会把送信的家丁留下。
更别说白老太爷还叮嘱过要亲自送到他手里。
显然送信的家丁是被白家人给暗中解决了。
目的就是不想家业被他继承。
因此顾廷烨心里非常痛恨这些人,又怎么愿意放弃家业。
不过他也清楚,若是他强行继承家业,不仅会影响他的名声,甚至还会影响赵睿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