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会试(1 / 1)

“殿下。”

胡闵走进书房,躬身道:“陛下差人把殿下今日给出去的玉佩送回来了。”

正在看书的赵睿放下书籍,看了一眼胡闵捧着的玉佩,问道:“父皇可有说什么?”

“未曾。”

“玉佩是谁送回来的?”

“通事舍人李珣。”

“玉佩放着,退下吧。”

“是!”

胡闵上前把玉佩放在桌案上,躬身退了出去。

“父皇啊父皇,你的宽仁呢?”赵睿低声呢喃。

果然,历史上但凡能得‘仁宗’庙号的,这个仁对的是官员,是拥有特权的阶级,而非百姓。

今日这种事,但凡有点雄才大略的皇帝,都不会善了,可父皇却没有丝毫反应。

明白了父皇的态度,赵睿虽然很生气,却也没打算把这件事闹大。

这和驸马升行之事不同,那些寺庙所干之事,对于那些官宦人家来说,真的毫不知情么?

但满朝文武,却无一人上书言及此事的。

其中大部分可能知之不详,但肯定有少部分是比较了解的。

而且能够比较了解的,身份都不低。

之所以没人敢说,不过是心有顾忌罢了。

就算赵睿把事情传的人尽皆知又能如何?

先不说朝中官员会不会有什么反应,天下大多数百姓都不会相信。

因此要处理好这件事,不能着急,只能谋而后动。

…………

三月中旬,会试正式拉开帷幕。

历经九天会试结束,主考官欧阳修便带领阅卷官紧锣密布的开始阅卷。

正常来说,科举最重要的其实是殿试,殿试的最终结果,才能决定考生是否能金榜题名。

大宋之前也是如此,可在二十年前,有考生在殿试落榜后,转投西夏。

若只是如此,倒也没什么,可他转投西夏后,却在宋夏之战中,让大宋吃了大亏。

当时西夏为了打击大宋,没少嘲笑大宋不识英才。

因为此事,官家便取消了殿试淘汰的规矩。

也就是说,只要会试榜上有名,便意味着金榜题名了。

因此会试的含金量被无限提高,毕竟殿试只决定最终名次,而对于读书人来说,首要目的是金榜题名。

名次什么的是榜上有名后才需要考虑的。

会试的含金量提高,对于负责阅卷的官员来说,也是压力倍增。

原先会试榜上有名,并不代表就能金榜题名,即便有些争议,影响也不大。

但如今不同,会试榜上有名,等同于金榜题名。

稍微有点问题,都会让那些落榜的学子质疑科举的公平性。

每次会试,参与的考生过万,但最终能榜上有名的,终究只占一小部分。

而这次阅卷的官员更为头疼,因为这次参考学子的质量太高了。

往年能作为会元的答卷,他们就看到不下十份。

常言道文无第一,文章这个东西,除非差异很大,否则很难评判出高低来。

因为每个人的思想观念都不同,在符合自己想法的人眼里,自然是千好万好。但在不符合自己想法的人眼里,只能说文采不错,却算不上好。

一时间阅卷的官员争论不休,让身为主考官的欧阳修都头疼不已。

他干脆放任众人商议,让众人最终挑选两人交给他,最终共同商议会元的人选。

经过数天的激烈争辩,最终两份答卷被送到欧阳修面前。

当看到其中一份答卷,欧阳修人都麻了。

为了防止作弊,科举采用的是糊名制。

光是如此还不够,每个人的笔迹都有差距。

一旦负责阅卷的考官收了好处,完全可以通过笔迹来进行舞弊。

因此考生的答卷会由专人誊抄,阅卷官拿到的答卷,并非考生亲自所写,也就无法通过笔迹来作弊了。

欧阳修的学生曾巩也参加了这次科举,毕竟是自己的学生,通过文风还是能大致判断出来的。

这也是他之前不愿意参与的原因之一。

不好选只是一方面,他认为是自己学生的答卷也在其中,才是最关键的原因。

他参与其中,若是支持那份疑似自己学生的答卷,很容易被人怀疑舞弊。

可若是不支持,又对自己的学生不公平。

因此他选择避嫌,让其他阅卷官去争论。

却没想到阅卷官送上来的会元人选中,还是有那份疑似他学生的答卷。

“诸位,你们觉得这两份答卷,哪份更胜一筹?”

欧阳修看着两份答卷,揉了揉眉头问道。

“两篇文章难分轩辕,吾等也拿不定主意,还得欧阳学士定夺。”

“是啊,这次考生人才太多,我等之前争论许久,最终选出这两人,实在难以说服彼此,只能由欧阳学士定夺了。”

欧阳修入仕后多次沉浮,如今担任礼部贡举,负责这次会试主考。

除此外身上还有个翰林学士的官职在,因此阅卷的官员都称其为欧阳学士。

主考官作为主要负责人,象这种时候就需要主考官来做主了。

要是往常,主考官想拍板,阅卷官们都会为自己看好的答卷争一争。

可这次人才质量太高,他们争论好几天,也有些累了。

这两份答卷也是他了争论许久选出来的,尽管有偏向,但选谁都能接受。

欧阳修见众人都是一个态度,头疼的揉了揉眉头。

从内心来说,他其实偏向于那份和他学生文风相似的文章。

这和对方是否是自己的学生并无关系。

曾巩是他的得意门生,既然能称为得意门生,就说明曾巩在很多方面和他思想是高度一致的。

自然思想一致,那文章所书,自然是最符合他心意的。

但若是选择这份答卷的考生为会元,等揭开糊名,真是他的学生。

张榜后,又该如何面对天下读书人的议论?

然而这些顾虑欧阳修还没办法说出来。

他总不能说,我学生参与了这次会试,我要避嫌。

真要是有这种想法,早干嘛去了?

完全可以不让学生参加这次会试,或者在官家让他担任主考官的时候,选择拒绝。

都到这个时候了才来避嫌,岂不是沽名钓誉?

最终,欧阳修尤豫许久,还是选择了另一份答卷。

“就以这份答卷为会元吧。”

众人对此并没异义,其他名次早就排好了,如今会元定下,落选的那份就成了第二名。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小马宝莉:拒绝,逃避 大唐剑圣录 四合院:狗叔棺材板动了 民俗诡谲短篇故事集 锦心绣首:盲世子的替嫁娇妻 所行之处:鲸落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综影视之系统007的穿越之旅 上古神工之术之傀儡天工 南瞻修仙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