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愤怒(1 / 1)

“就好比汉初分封诸候王,并没有什么错。

秦一统天下,然六国贵族臣民大多都在。书同文,车同轨,思想却没有彻底统一。

而秦灭亡后,各路诸候基本都是六国后裔。

因此汉高祖一统天下,需要分封诸候王来加强地方的统治。

经过文景之治后,天下繁荣昌盛,百姓归心。这才给了汉武帝独尊儒术,彻底统一思想的基础。

然分封诸候王,却酿成七王之乱,汉武帝使用推恩令,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世上没有万世不移之法,任何制度,都是基于当时的情况所制定的,并不意味着一直都适用。

殿下得抛开人的因素,结合当时的局势来看待历史。”富弼说道。

“学生明白了。”

赵睿说道:“这就是《论语》中说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也不全对。”

富弼摇头道:“为人处事可以如此,但治理国家却不行。

周国祚八百年,为何除了王莽一人想要恢复周礼,其馀历朝历代无人怎么做呢?

天下万事万物都在变化,若是套用前朝的一些制度,未必适合大宋当下的情况。

殿下需要汲取历代帝王好的执政思想,对一些不好的则吸取教训。”

“学生明白了。”赵睿郑重的点了点头。

他在这方面确实有些受名人效应所影响。

汉武帝确实在历史的帝王中名声很大,甚至后世对其多是吹捧。

富弼的意思是,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历史,那么是喜是厌,都不重要。

可以一个储君,或者未来皇帝的角度去看历史,却不能这么看。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不要去看什么弊在当下,功在千秋。

事实上那些皇帝大多都没想过功在千秋的问题,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考虑的更多还是文治武功。

汉武帝征匈奴,若只是单纯的为了边境的稳定,只需极大的削弱匈奴的实力就足够了。

完全没有必要和匈奴死磕,一副不灭匈奴誓不罢休的态度。

最终匈奴是灭了,可文景二帝多年的积累也被他彻底打空了。

百姓不堪重负,叛乱四起。

很难说汉武帝是出于公心,还是只是为了武功。

毕竟前面两个老祖宗把天下治理的太好了。

他若只是老老实实开展文治,很难在史书上留下浓墨的一笔。

在当时百姓眼里,汉武帝那就是昏君。

这也是历朝历代谈到汉武帝,几乎成为了穷兵黩武的代名词的原因。

事实上后世人谈论汉武帝,大多数人都知道他灭了匈奴。

反而对他在位期间的局势,和一些问题并不了解。

当然了,富弼在教导他的时候也夹带了私货。

多次强调没有万世不移之法,什么当时的制度只是根据当时情况制定的,并不一定适合后面。

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导下。赵睿将来思想成熟后,肯定会倾向于变法。

对此赵睿也不排斥,真要说起来,父皇不也是教导时受夹带私货所影响的么?

认为皇帝宽仁,垂拱而治,就能天下太平。

这种思想已经深入骨子里了,很难改变了。

富弼点到即止,开始按照史书,从汉武帝登基开始讲述。

讲史的时候他没有继续夹带私货,而是深入浅出的把汉武帝在位期间实行的政策在当时所产生的好处,和所形成的弊端及后面所引发的一些问题。

和别的帝王不同,汉武帝时期各项制度的变动和一些新的制度非常之多,一堂课并未讲完。

富弼并没有拖堂的习惯,在梆子声响起后,就停下讲述。

告诉赵睿下堂课继续讲汉武帝,就行礼离开了。

赵睿送走富弼,深吸了一口气,揉了揉脑袋。

这堂课可谓是颠复了他的认知,在他心里汉武帝一直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可通过富弼深入浅出的讲述,他突然产生汉武帝是个昏君的想法。

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呢?

赵睿思索许久,有了答案。

那就是看待历史时的角度不同。

后世看待历史更多的是看表面。

为什么汉唐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就是因为汉唐强,作为后代子孙与有荣焉。

可富弼在讲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却结合当时的国家和百姓的情况来讲述的。

如此看待历史的的视角就是当时的社会情况。

而当时的汉朝的情况,确实非常混乱,几乎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了。

自然会觉得汉武帝是个昏君。

就在这时,胡闵走了进来,拿着一封厚厚的信封,行礼道:“殿下,这是付指挥使调查的结果。”

“这么快?”

赵睿闻言有些惊讶,道:“哪来我看看。”

胡闵闻言将信封送上,躬身退到一旁。

赵睿接过信封,一边拆一边问道:“他可曾说什么?”

“未曾,只说殿下要的都在里面。”胡闵说道。

赵睿从信封里掏出一沓纸张,只见这些纸张上写满了字,且新旧不一。

有些纸张已经泛黄,可见时间已经不短了。

赵睿随意翻看着,一开始还漫不经心,可当翻看到其中一页时,脸色瞬间难看了起来。

“砰!”

当看完其中的内容,赵睿手不知不觉中握紧,愤怒的锤了桌面。

“殿下息怒!”胡闵连忙躬身道。

胡闵的话,和手上载来的疼痛,让赵睿冷静了一些。

“这其中的内容你可曾看过?”赵睿冷声道。

“奴婢字都不认识,更没有胆子偷看啊。”胡闵都快哭了。

他不知道那些纸张上到底记录了什么,让赵睿这么生气。

从赵睿两岁多,他就跟在赵睿身边,如今已经快八年了。

这些年赵睿一直非常宽仁,宫里的太监和宫女非常高兴,私底下都议论赵睿有官家之风。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赵睿如此生气。

“你去…”

赵睿话还未说完,又止住了,沉吟片刻,道:“管好你的嘴,若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别怪我不讲情面。”

“殿下放心,奴婢绝对不会乱说。”胡闵连忙保证道。

曹皇后派他来赵睿身边,确实有监视的意思。

当然,并非那种监视,只是因为赵睿还小的原因。

曹不定时的就会找他询问赵睿近期的一举一动,这些赵睿也知道,并未说过什么。

如今赵睿特意叮嘱,他哪里还敢说。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小马宝莉:拒绝,逃避 大唐剑圣录 四合院:狗叔棺材板动了 民俗诡谲短篇故事集 锦心绣首:盲世子的替嫁娇妻 所行之处:鲸落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综影视之系统007的穿越之旅 上古神工之术之傀儡天工 南瞻修仙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