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快中午,王阿爷留关羽吃午饭,老太太从厨房端出一碗稀豆粉,配着油条,还有一盘炒腌菜。
稀豆粉是用豌豆磨成粉熬的,浓稠顺滑,撒上花椒面、姜蒜末、葱花,拌着油条吃,香得让人停不下嘴。
“这是我们腾冲的早点,好多人一辈子都吃不腻。但是也有不少人中午也吃这个。” 王阿爷笑着说,
“你要是想了解本地文化,下午可以去玉石街逛逛,现在正好是玉石交易的旺季,能看到不少本地人,说不定还能听到更多关于矿洞的事。”
下午,关羽按照王阿爷的建议,去了 “玉石街”。
1996 年的玉石街还不是后来的商业街,就是一条长约两百米的土路。
两旁摆满了摊位,地上铺着一些木板,上面放着大大小小的翡翠原石。有些干脆就是首接把石头放在地上摆着。
摊主们大多是本地人,也有从缅甸过来的,嘴里喊着 “擦石了擦石了,赌涨了翻倍”。
关羽走到一个摊位前,摊主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拿着一块拳头大的原石给客人看。
“老板,这块原石多少钱?” 关羽假装感兴趣,蹲下来摸了摸原石,石头表面粗糙,带着一层 “风化皮”
。年轻人笑着说:“五百块,这是帕敢场口的料,你看这皮壳,说不定里面有绿。”
关羽没买,而是问:“你去过帕敢的矿洞吗?听说高黎贡山深处也有矿洞,旁边有怪画?”
年轻人愣了一下,没有回答关羽的问题,反倒是掂了掂手里的原石,继续说
“老板,这块原石怎么样?才500块,开出绿来你就大赚了。看不上这块,随便挑随便选,总有你能看上眼的吧!”
关羽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年轻人肯定是知道那怪洞,就是在待价而沽。
关羽如果买了他的原石,可能会痛快的告诉关羽怪洞的事情,否则他就不情愿了。
想明白之后,关羽仔细打量了一下年轻人手里的那块石头,没错,就是块石头,里面什么都没有,白花花一片,哪有什么绿色啊?
目光又扫视一下地上的那十几块石头,然后就发现其中有两块原石有些意思。
一块大的有脸盆大小,里面有一个橄榄球大小的翡翠晶体,可能是糯种黄阳绿。
另一块足球大小,里面有一块黄色的部分,就是形状有些特别,像是个酒葫芦,中间细,两头粗。
指了指那两块,“这两块多少钱?”
年轻人一看关羽挺上道,就笑着介绍说,“老板,这都是帕敢老坑的料子,那块大的8000块,那块小的5000块。”
己经知道了里边有好东西了,关羽也没有还价,首接就买下来了。
年轻人看关羽这么痛快的付账,也就很爽快的介绍起来那个怪洞的事情。
他压低声音说:“你也听说了?我去年跟着我爸去高黎贡山找矿,在一个废弃的矿洞附近发现一个山洞,
在洞口旁看到过怪画,刻在一块大岩石上,像是符号,我爸说那是‘不祥之兆’,拉着我就走了。”
“那个矿洞离老鹰坡远不远?”
“好像就是在老鹰坡那边,要翻两座山,路特别难走。”
关羽又逛了几个摊位,遇到一个姓刘的矿工,老刘说:
“老鹰坡的山洞和矿洞不是一个地方,但离得近,我听老一辈说,那山洞里有‘仙气’,进去了能让人精神好,但就是不敢进,怕惹着仙人。”
他还教了关羽几句常用的腾冲方言,“‘克哪点’是‘去哪里’,‘整哪样’是‘做什么’,‘不消’是‘不用’,你跟本地人说话,用这些词,他们会觉得亲切。”
关羽在这些摊贩手里顺便买下来十几块原石。这里因为靠近缅甸,所以原石都价格也比运到内地后便宜了很多。
摊贩们把这些石头给关羽送到了和顺客栈后,关羽首接就运起灵力,使用飞剑扶摇把里面的翡翠给解出来了。
解出来的翡翠被他收进来储物袋内,落下的那些碎石,也被他装进储物袋后,带到外边没人地方扔掉了。
关羽没想到,搂草打兔子,来这里打听信息,还能顺便淘到好的翡翠料子,真是一举两得了。
夕阳西下时,关羽回到客栈,笔记本上记满了线索:
老鹰坡、大榕树、小溪、雾气、废弃矿洞、岩画符号 他把这些线索标在地图上,慢慢缩小范围,心里有了初步的计划。
明天去县文化局查县志,找官方记录,然后联系当地驻军,毕竟高黎贡山是边境地区,驻军肯定熟悉地形,说不定能拿到更详细的地形图。
晚上,腾冲下了一场小雨,第二天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
关羽吃完早点,就按照王阿爷的指引,去了县文化局。
1996 年的腾冲县文化局在老城区的一条巷子里,是一栋两层的红砖楼。
门口挂着 “腾冲县文化局”“腾冲县文物管理所” 两块牌子,门口的传达室里坐着一个戴老花镜的大爷。
关羽说明来意,递上之前准备好的 “介绍信”,其实是他在昆明找朋友帮忙开的,
写着 “兹有我市文化研究者关羽,前往贵县考察地方历史文化,望予以协助”。
大爷看了看介绍信,拨通了办公室的电话,没过多久,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戴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自我介绍:
“我叫李建国,是文物管理所的科员,你有什么事跟我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