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帅,我已经让人在军营食堂备了晚宴,都是东北这边的家常菜,我们边吃边聊,也让兄弟们热闹热闹。”
张林当即笑着应下:“好!少帅有心了!能跟国民军的弟兄们一起热闹热闹,我求之不得!”
到了晚上,军营食堂被装点得格外喜庆,红灯笼挂在屋檐下,餐桌上摆满了小鸡炖蘑菇、酸菜白肉、锅包肉等东北特色菜,香气弥漫了整个屋子。
楚云和张林刚走进食堂,等候在里面的各级军官就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不少人还主动走上前,端着酒杯向两人敬酒。
“少帅!张帅!我敬二位一杯!从今往后我们都是一家人,一起守大庆!”一名国民军军官举着酒杯,声音洪亮。
“张帅,之前就听说您带东北军打鬼子特别勇猛,今天能跟您一起喝酒,我这心里特痛快!”另一名年轻军官笑着说道,仰头先干了杯中的酒。
“二位大帅,我代表东北军的弟兄们敬您俩!谢谢少帅给我们这么好的安排,也谢谢张帅为弟兄们做的决定!”东北军的一名将领也端着酒上前,感激道。
楚云和张林笑着一一回应,接过酒杯与众人碰杯。
随着晚宴进行,原本分属不同阵营的军官们渐渐熟络起来。
4月11日。
清晨,张林乘坐的飞机刚降落在东北军机场,他便马不停蹄地赶回指挥部,第一时间召集了东北军所有军政要领。
会议室里,众人坐得笔直,目光都集中在张林身上——他们早就猜到张林此行是为归顺国民军谈判,心里既期待又忐忑。
张林没有绕弯子,直接将楚云给出的条件一一说明:“国民军答应,我要么留任东北政坛,要么当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咱们的军官考核合格就能留任,士兵训完考核过了就编正规军,想退伍的也有足额遣散费;最关键的是,国民军会砸钱在东北建工厂、开矿山,帮咱们搞经济,让老百姓富起来。”
话刚说完,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所有人都被这优厚的条件惊得瞪大了眼睛。
“大帅,这是真的?国民军居然给这么好的条件?没跟咱们提半分苛刻要求?”一名将领不敢置信地追问
“可不是嘛!我之前还担心咱们得被下岗,弟兄们得受委屈,没想到……这条件比咱们预想的好太多了!”另一名政要激动地搓着手,脸上满是欣喜。
“能让老百姓过好日子,让弟兄们有好归宿,这还有啥好犹豫的?我举双手同意!”
“我也同意!”
见在场所有人都没有反对,反而全是赞同的声音,张林心里彻底踏实了。
“既然大家都认可,那现在就准备通电全国,正式宣布东北归入国民军,往后咱们跟国民军一起,好好建设东北!”
众人齐声应和,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从紧张转为振奋。
每个人都清楚,这不仅是东北军的新起点,更是东北百姓的新希望。
半个时辰后。
一份措辞严谨又饱含诚意的宣告书便完成了,经张林过目确认后,迅速交到通讯员手中。
“立刻发往全国,务必确保各大报社、电台和军阀驻地都能收到!”张林叮嘱道。
通讯员应声而去,很快,电报信号便通过电波传遍全国。
上午十点整,张林的通电电报准时发往各地。
一时间,各路军阀都收到了通电电报。
“什么?东北王张林居然主动归顺国民军了?”
“他手里好歹还有几十万东北军,怎么就这么干脆地归了楚云?”
“这楚云到底给了他什么好处?张林向来硬气,这次居然这么痛快……这事儿也太出人意料了!”
“这下好了,东北归入国民军,楚云的势力更壮大了,我们往后得更谨慎了!”
“何止是出人意料啊!之前谁不觉得张林得跟国民军掰掰手腕?结果人家直接通电归顺,这步棋走得……真是让人看不懂,又不得不服!”
其他军阀也纷纷议论起来,张林的决定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全国军阀圈子里惊起千层浪。
每个人都在琢磨这背后的影响,也重新审视着国民军如今的实力。
另一边,张林通告全国的电报一经发出,立刻在民间掀起巨大反响,尤其是东北的老百姓,得知消息后更是个个欢欣鼓舞,街头巷尾都充满了欢呼声。
“太好了!张帅归顺国民军了!以后国民军要在东北建工厂、开矿山,咱们终于有活干、能赚钱了!”
“我早就听说国民军在西部搞得好,老百姓都能吃饱饭,现在他们来东北,咱们的好日子真要来了!”
“以后孩子不用再怕饿肚子,也能去学堂读书了!”
“之前还担心打仗,现在好了,不用打了!东北军跟国民军成一家人,咱们能安安稳稳过日子了!”
国民军在东北的名声,早已因抗敌时的英勇和对百姓的体恤传开——打仗时从不抢百姓东西,还会给受灾的村民送粮食,老百姓提起国民军,个个都竖大拇指。
这股喜悦也传到了全国其他地区,不少老百姓满是羡慕:
“东北的乡亲也太幸福了吧!国民军要去搞建设,他们以后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啥时候国民军也来咱们这儿搞建设就好了!”
“是啊!你看西南,以前多穷,国民军来了之后建工厂、修公路,现在老百姓的日子比咱们好多了,现在东北又要跟上,真是让人羡慕!”
“要是咱们这儿的军阀也能像张帅这样,归顺国民军,一起搞建设,咱们也能过上安稳日子了!”
老百姓对国民军,那真是打心眼儿里举双手欢迎。
街头巷尾,只要有人提起国民军,大家都会主动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夸。
在老百姓们的心目中,国民军才不是只会打仗的军队,而是能给他们带来好日子的靠山。
以前大家怕打仗、怕苛捐杂税、怕吃不饱饭,可自从知道国民军在西南建工厂、让百姓有活干,在东北打跑鬼子、还承诺搞建设后,就彻底把希望寄托在了国民军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