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混合动力系统(1 / 1)

韩老的思路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技术上的死结。

张四海得到消息后,带着王复礼等人几乎是跑着回到了研发仓库,神色激动。

“韩老,李工,有办法了?”

人还没到跟前,声音就先传了进来。

“基本思路确定了,按照韩老提出的移动电站方案。

李向阳言简意赅地将黑板上的简化版方案向众人解释了一遍。

他没有使用“混合增程”的说法,给足了韩老面子。

张四海虽然对技术细节一知半解,但他听懂了两点:第一,进水问题能够解决;第二,这车真能水陆两用,而且听起来更靠谱了。

“好,太好了!”

张四海用力拍手,先看向李向阳,又转向韩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韩老,您可是我们向红厂的大恩人啊!”

“分内之事罢了。”韩老摆摆手,神色重新变得严肃。

“现在思路有了,但实现起来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物料也需要尽快准备。”

他转身对李向阳说:“你把需要采购的物品列一份清单给张厂长,让他去筹备。”

李向阳点头,从工作台上拿出一张空白纸,写了满满一页。

张四海接过看了一眼,就递给了周秉德,那密密麻麻的字迹看得他头皮发麻。

“厂长,这…这些大功率晶体管,还有电压芯片…市面上好象没有…”

张四海自然清楚,不然也不会只看一眼就转手他人。

好在韩老直接回应:“这部分不用操心。”

“我会写封信,到时候你们派人去718厂领取。”

“还有一些研究所,我会给你们写条子,只是要麻烦你们多跑几趟了。”

张四海连忙点头:“不麻烦不麻烦,这是我能尽的一点绵薄之力,多谢韩老!”

接下来的几天,各种设备和原料被陆陆续续送达。

仓库里的物资越来越多,张四海的保险箱却越来越空。

这一连串的采购使得资金压力巨大。

张四海一咬牙,用所有烟花订单作为抵押,向信用社申请了一部分短期贷款,以解燃眉之急。

这次贷款没有任何补贴和优惠,完全是进一步悬崖退一步火坑的决择,但他选择相信李向阳。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独自承担了这个风险。

研发小组在韩老的带领下,首先对山地猫猫车的动力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

新的设计图上,动力舱被明确分割:柴油发动机及机械传动系统安置在车体前部较高位置,负责纯粹的陆地驱动;

而在车体后部,则规划出一个独立的密闭舱室,用于放置电池组、控制台以及那台关键的小型发电机。

这台发电机是凭借韩老个人关系,从某研究所调拨来的实验样品,体积小、功率足。

经过他们的改良,完全达到了防水防震的性能要求。

李向阳则带着几个懂电路的工人,全力攻关最内核的控制器。

按照简化方案,他们需要制作一个基于电压比较器和继电器的简易电池管理系统。

这在后世看来简陋得如同儿戏,但现在却需要手工焊接无数分立组件,反复调试阈值电压和响应时间。

工作台上铺满了电阻、电容、晶体管和继电器,电路图被翻得起了毛边。

空气中弥漫着焊锡的气味,每个人都全神贯注。

“这里,r17的阻值再减小500欧姆试试。”李向阳一旦投入工作就废寝忘食,声音已经有些沙哑。

“李工,这个三极管的放大倍数不够,导通压降太大,导致继电器吸合不牢。”

“换掉,把备用的那批全部测试一遍,挑选参数最好的使用。”

问题层出不穷,李向阳一刻都不敢离开现场。

韩老大部分时间都坐在一旁,默默观察着大家的忙碌。

只有在李向阳遇到难题时,他才会出言指点。

老专家的经验极为宝贵,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避免团队走弯路。

例如,当李向阳始终搞不懂电压尖峰为何突然升高时。

韩老一眼就看出是反馈环路的问题,是电容取值过于保守,需要适当加大才能抑制低频振荡。

李向阳恍然大悟,立即进行了修改。

赵永刚和王复礼则负责机械部分的协调与改进。

根据新的动力布局,底盘结构需要局部加强,传动轴需要重新计算和加工,水上螺旋桨的传动结构也需要与新的电机输入轴对接。

赵永刚拿着李向阳给的图纸,看到轴承公差必须控制在五道以内,一时不知从何下手,还是在陈天磊的指导下才完成任务。

这个研发小组如同一台精密机器,比当初制造鞭炮烟花时正规了许多,所有人都在为共同的目标高速运转。

要说唯一比较清闲的,可能就是焦勇了。

他在技术上实在难以胜任,被李向阳安排担任“后勤部长”,负责打打下手、收发物资。

但真当他想要帮忙时,又常常因为碍手碍脚而被赶开。

无事可做时,他只好去找欧阳春兰搭话。

欧阳春兰依旧和之前一样,负责记录数据、整理资料,将每天讨论的要点、确定的参数、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都清淅地记录在案,上报存盘。

她的细致和条理,连李向阳都暗自佩服。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转眼又是半个月过去。

警卫员小于一直催促韩老返程,但总被韩老以“明天一定”搪塞过去。

老专家想亲眼见证,这个承载着两代人念想的构想能否真正实现。

终于,第一套由向红机械厂纯手工打造的混合动力控制系统完成了组装和初步调试。

它被安装在一个军绿色的铁皮箱子里,内部布满了线缆和组件,看起来颇为笨重。

当李向阳打开开关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混动系统开始测试,欧阳做好记录。”李向阳下令。

开关打开,指示灯亮起,仿真的电池负载和发电机输出接入系统。

随着负载变化,电压表指针不断摆动,缺省的阈值被触发,继电器发出咔嗒声,指示灯在不同模式间切换。

欧阳春兰手持笔记本,紧盯着系统,一行一行地报告:

“纯电模式正常!”

“低压阈值触发正常!”

“仿真发电机激活信号正常!”

“充电回路接通正常!”

“高压断电保护正常!”

随着欧阳春兰的报备,仓库里的气氛越来越热烈。

虽然这只是台架测试,距离装车实战还有距离,但最关键的一步,终于成功迈出。

“这玩意儿就这么亮了?”看不懂技术的焦勇在人群中第一个发出疑问。

直到欧阳春兰斜了他一眼,焦勇才撇撇嘴不再作声。

张四海看着那闪铄的铁皮箱子,眼框居然湿润了。

作为厂长,他明白即使不组装整车,单凭这个控制系统,就足以让厂子起死回生。

更重要的是,这里面装着的不仅仅是电路板和组件,更是所有人夜以继日奋斗的结晶。

“大家辛苦了!”

张四海的声音有些哽咽,他环视着仓库里每一张疲惫却兴奋的面孔。

“我代表厂子,谢谢大家!”

小组成员忍不住欢呼起来,焦勇更是起哄让工人们把李向阳抬到空中绕了几圈。

就连一向严肃的韩老,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轻轻鼓了鼓掌。

短暂的庆祝后,李向阳被放下来,不忘提醒大家:

“第一阶段的成功,是各位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接下来的装车联调,才是真正的考验。”

“机械、电气、水密性的匹配,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前功尽弃。”

“我就想问,大家有没有信心成功,有没有信心做好!”

众人举手响应,群情激昂,齐声回答:

“有!必须有!”

在一旁观看的韩老也说了几句鼓舞士气的话:

“说得对,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最后越不能松懈。”

张四海迅速收敛情绪,站在凳子上把手一挥:

“没错,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同志们,食堂今晚加餐,红烧肉管够!休息一晚,明天大家接着干!”

“好!”众人齐声应和,斗志昂扬。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在异界有座城 姚浩大王历险记 我的天哪是充电宝大人 可观测Universe 艾斯特拉星骸 最强兵王萧晨苏晴 遮天之绝世大黑手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方雨晴 赵平李晴晴 以三体之力打倒多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