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焦勇父亲的打招呼,厂里的贷款异常顺利。
原来需要卡上十天半个月,现在不到一天,张四海就提着一箱钱回到了厂里,足足有二十万,利息也低到离谱。
还真是应了张四海那句“有人不用和无人可用”的话。
在李向阳的建议下,烟花项目单独成立了一个小组,维持厂子的日常开支。
他们挑选了一些成熟稳重的人员来负责,情况还算稳定。
就是很难打通到其他地区,主要是信息还不够发达,就算一传十、十传百,也还需要时间的催化。
山地猫猫车的研发则被列为重点保密项目。
尽管贷款到位了,但在拿出详细设计图纸前,进展依然缓慢。
最大的问题是,山地猫猫车只是李向阳在一档名叫《我爱发明》的节目中看过的概念。
虽然节目里详细讲解了原理,但如何向工人们解释清楚,成了最大的难题。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师傅们,理解起来实在困难。
年轻工人的技术又不到位,项目一时间陷入了停滞。
在研发区的黑板前,李向阳画满了草图,向围着的一群人讲解内核原理:
“这个车的关键不在于跑多快,而在于多样性,要能面对各种复杂的路况。”
“内核是这套履带行走系统,接地面积大,压强小,不容易下陷。”
“进入深水局域时,充气轮胎下放提供浮力,实现水上行走。”
这套理论连陈天磊和王复礼都听得直皱眉头,不明白汽车怎么能在水上行走。
负责59式底盘组的赵永刚首先提出疑问。
他当过坦克兵,受伤后安排到厂里,是这次项目的主力之一:
“李工,你说的东西很难实现。履带是钢的,根本浮不起来;用橡胶的话强度不够,造价也太高。”
另一位老师傅也附和:
“是啊,还有这个悬挂系统,要灵活又要减震,很难平衡。”
“太软了车体晃动,太硬了容易把车颠散架。”
其他工人更多是一脸茫然。
李向阳写在黑板上的公式和结构概念,对他们来说太过抽象,难以理解。
他看着下面一双双困惑的眼睛,知道光讲理论是不行了。
他放下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灰。
“这样,光说没用,我们做个简单的实验。”
李向阳让人找来两块厚木板、几根弹簧,还有一些厂里废弃的橡胶传送带边角料。
他把木板当作车体,用弹簧仿真悬挂,把橡胶带固定在木板下方。
“看,这就是最简单的履带式行走结构,接地面积是不是比轮子大很多?”
他用手按压木板,演示在不同软硬地面的受力情况。
又让人端来一盆水,把带着橡胶带的木板放上去。
“虽然不能真正浮起来,但有了这些橡胶带提供的浮力,加之履带划水,是不是就有在水里行动的可能了?”
这一演示,老师傅们总算摸到点门道。
赵永刚蹲在水盆边,用手拨弄着水面上的木板。
“李工,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是真要做成能用的履带,光靠橡胶传送带可不行。”
“赵师傅说的对。”李向阳点头。
“我们需要专门设计一种复合材料的履带,外层耐磨,内层加强,中间还要有浮力材料。”
陈天磊一直看着,这时候突然开口:“向阳,你说的这个复合材料,具体是指什么?”
李向阳心里早有答案:
“我们用高强度帆布做基体,浸渍橡胶,中间夹一层闭孔泡沫。”
“这样做的好处是,帆布提供强度,橡胶耐磨防水,泡沫提供浮力。”
王复礼皱眉:“这种工艺咱们厂可没有。”
“所以需要外协。”李向阳说。
“在南方沿海地区,这种工厂彼彼皆是,我已经给厂里说过了,现在应该在联系,不用担心。”
张四海的行动比预想的还要快。
没过几天,他就通过省轻工局的关系,联系上了南边特区几家专门做橡胶制品和帆布的厂子。
对方听说是有军工背景的项目,很感兴趣,答应先按技术要求试制几条样品。
价格还是比较昂贵,可把张四海心疼坏了。
样品通过铁路快件运到厂里那天,研发小组都第一时间到场。
拆开木箱,里面是几条其貌不扬的橡胶履带和加厚加料的帆布。
李向阳掂量了一下,一个人根本拿不动,三人合力试了试,都满意地点点头。
“重量和柔轫性差不多,能做出样品来,之后的问题再说。”
赵永刚却持怀疑态度:“李工,这玩意儿……真能撑住车子的重量?别跑一下就断了。”
“也是,光看不行,我们还是得在测试台上试一试。”
测试台就用厂里的钢架和轴承组装而成,仿真履带的行走和承重。
当电机带动履带转动起来,并且承重砝码加之之后,履带虽然有些变形,但始终没有断裂的迹象。
不知道跑了多少圈,但肯定是合格了。
“嘿,还真行啊!”赵永刚也算是服气了。
材料的问题初步解决,接下来就是底盘和悬挂系统的具体设计。
李向阳白天泡在车间和研发区,晚上则回到了自己家,对着那本《力学笔记》和大量手绘图纸,反复计算和推演。
值得一提的是,在王秀丽搬回自己家时,李向阳就回去了,连同焦勇也一起和他住。
但焦勇这小子每天起得比李向阳还早,说是好好研究,其实是天天去买早饭,在女工宿舍楼下等欧阳春兰。
李向阳看破也没有说破,他也希望这两人能走到一起,倒是欧阳春兰似乎很纠结。
言归正传,悬挂系统是整个猫猫车的重点攻关部分。
李向阳借鉴了后世全地形车的一些设计思路,想要一种兼顾越野能力和一定舒适性的独立悬挂。
但对于习惯了板簧结构的老师傅来说,又是个新事物。
讨论的时候,李向阳拿着设计出来的图纸对着王复礼和陈天磊反复解释:
“这几个连杆的受力点必须精确,不然不仅效果达不到,还可能引起结构疲劳断裂。”
王复礼拿着图纸看了半天,又看了看李向阳疲惫的神情,不由感叹:
“你小子,脑袋里是怎么装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这原理太神奇了。”
陈天磊早就习以为常,更加关注工艺的实现:
“这几个连接点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咱们现在的设备,恐怕有些吃力。”
“设备的问题,我来想办法。”张四海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现场。
“反正省里说要全力支持我们,去省里找那些民营企业,他们有的设备早就更新了,找他们代工一下。”
有了张四海的话,基本问题都解决得差不多了。
李向阳作为总负责人,开始组织技术骨干,对底盘和悬挂系统进行细化设计,并着手准备第一批工装夹具。
与此同时,发动机的选项也有了眉目。
通过农机系统的渠道,他们联系上了邻省一家柴油机厂。
对方生产的25马力小型水冷柴油机,结构紧凑,扭矩充足,正好符合山地猫猫车的动力须求。
张四海亲自带人去考察,当场就定了十台样机回来。
资金、材料……一个个难题都迎刃而解,项目终于走出了最初的停滞期,开始加速推进。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