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勤旅,叶修没有去看整齐的库房,而是直接检查了一个野战综合保障库的开设和运行。
他模拟了部队在高速机动中,要求后勤旅在陌生地域,快速为不同类型的作战单位坦克、步兵、炮兵提供油料、弹药和热食保障。
后勤旅忙而不乱,展现出了较高的专业化水平。但叶修还是指出了物资配送的精确性可以进一步提高,以及野战医疗后送与后方医院的衔接流程需要优化。
“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叶修对后勤旅的领导说,“保障不仅要‘有’,更要‘准’、要‘快’、要‘韧’!要把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融入到野战保障实践中来!”
为期近一个月的密集视察,叶修几乎走遍了集团军所有主要作战单元和保障力量。他的“四不两直”方式,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座座营盘,也震动了整个集团军。
有人私下里叫苦不迭,觉得这位年轻参谋长要求太严、太苛刻,让人喘不过气;
但更多的人,尤其是基层官兵和渴望有所作为的军官,却感到了一种久违的振奋和压力。
他们看到了高层推动改革的决心,看到了战斗力标准的回归,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和未来努力的方向。
视察结束后,叶修在集团军常委会上,提交了一份厚达数十页的《集团军部队战斗力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报告。报告数据详实,问题尖锐,案例生动,让在座的常委们深受触动。
刘民强军长主持了会议,他最后总结道:
“叶修参谋长的这次调研,非常及时,非常深入!暴露出的问题,触目惊心,但也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平积弊不除,战斗力标准不立,我们二十七集团军就有负于党和人民的重托!
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对照问题,深刻反思,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集团军党委将全力支持参谋部,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推动部队战斗力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叶修的这次雷厉风行的视察,如同一剂强效的催化剂,注入了二十七集团军的肌体。一股精武强能、求真务实的新风,开始在燕山脚下这座庞大的军营里,强劲地吹拂起来。
所有人都明白,在这位年轻却目光如炬的参谋长带领下,二十七集团军的转型之路,必将进入一个更加深刻、也更加充满挑战的新阶段。
在深入集团军各部队进行一轮“四不两直”的密集视察后,叶修带着大量一手资料返回机关。
他敏锐地意识到,对于像147机械化步兵师这样的部队,尽管在机械化建设上已有相当基础,但其庞大的编制层级和相对迟缓的决策节奏,已难以满足现代战争对快速反应和灵活作战的要求。
一场旨在优化结构、提升效能的“师改旅”改革,势在必行。
叶修站在办公室的集团军编制图前,目光主要停留在147机械化步兵师的板块上。
他回想起视察该师时,尽管官兵士气高昂。
装备也达到了较高机械化水平,但在应对突发“敌情”、进行快速转场和独立作战时,师级指挥链条长、反应不够迅捷的问题便显露出来。
现代战场要求部队能快速响应、灵活部署,而旅级单位以其精干、合成、高效的特点,正成为基本战术单位的理想选择。
叶修深知,推动“师改旅”并非易事。这不仅是编制调整,更涉及指挥体系、作战理念乃至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
他必须找到有力依据,并制定出符合集团军实际、切实可行的方案。
叶修梳理了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在21世纪初,特别是2010年左右的陆军编制改革情况,为27集团军的改革提供参考:
鹰酱在2005年左右基本完成了其“师改旅”(odurbrigade)的转型。
他们将重型师重组为更模块化、功能更集成的旅级战斗队(bct),每个旅都集成了步兵、装甲、炮兵、侦察、后勤保障等要素。
这种编制显着提升了独立作战能力和部署灵活性。
例如,在需要快速投送兵力时,旅级单位比庞大笨重的师更具优势。
大毛陆军在2008年后也大力推进了“新面貌”改革,核心同样是“师改旅”,旨在打造一支更精干、反应更快的军队。
俄军规划了重型、中型和轻型旅以应对不同战场环境。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俄军在其旅之下还特别强调营战术群(btg)的建设和运用,旨在打造能在战场上独立遂行任务的战术单元。
这进一步印证了合成化、模块化编制向下延伸的趋势。
脚盆鸡自卫队也进行了类似调整,例如在2010年将其驻冲绳的第1混成团升格为第15旅团,并加强了通信、防化等专业力量,旨在提升西南岛屿的快速反应和独立行动能力。
这些外军的实践共同表明,推动“师改旅”是适应现代战争形态演变,打造精干、高效、灵活、多能陆军的普遍趋势和关键举措。
与此同时,叶修也密切关注着我军在合成化、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我军空降兵第15军已经计划了一次重大重组,将原来的3个空降师和1个航空兵旅,整编为9个更具独立作战能力的旅,包括空降旅、特种作战旅等。
目前这个计划还在空军高层的远期规划当中。等待运输能力的提高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新型编制的作用。
这使得迅速部署空降部队变得更为容易。
陆军第93集团军某红军旅在“摩步师改机步旅”的转型过程中,尽管面临机关编制缩减、职位岗位变动等考验,但广大官兵展现了“铁心向党”、服从大局的坚定信念,顺利完成了转型。
该旅领导也深刻认识到,转型的核心是要培养一大批既能继承发扬光荣传统,又能在信息时代陆军建设中大有作为的人才。
综合内外部的经验教训,结合对147师等部队现状的深刻洞察,叶修对即将在集团军推开的“师改旅”改革,形成了初步的思考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