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拜访老师(1 / 1)

午后阳光正好,温煦地洒在南锣鼓巷的灰墙灰瓦上。陈青禾推着自行车,和林雪并肩走出院门。王秀芹追出来,手里拿着一条厚厚的毛线围巾和一副同样毛线织的手套。

“小雪,快戴上,下午起风了,骑车冷。”王秀芹不由分说地把围巾给林雪围上,又塞给她手套,“耳朵脖子都得护好了,可不能吹着。”

林雪心里暖融融的,顺从地让王秀芹帮她整理好围巾,轻声道:“谢谢伯母,您想得真周到。”

“嗐,这有啥周到的,快戴上吧。”王秀芹笑着,又看向儿子,“路上骑慢点,看着点车,照顾好小雪。”

“知道了,妈,您快回去吧。”陈青禾应着,跨上自行车,稳住车把。

林雪侧身坐在后衣架上,犹豫了一下,伸出双手,轻轻地拽住了陈青禾蓝咔叽布中山装的两侧衣角,以此保持平衡。

“坐稳了?”陈青禾回头问了一句。

“嗯。”林雪小声应道。

自行车轱辘转动起来,碾过胡同里略显凹凸不平的砖石路面,发出轻微的颠簸声。林雪的手紧紧攥着那点衣料,身体随着车的晃动而微微摇晃,能清晰地感受到前方传来的体温和少年人挺拔背脊的轮廓。风吹过耳畔,带着冬日的寒意和身边人身上淡淡的皂角清香。

骑出胡同,上了稍宽些的街道,车流人流多了起来。陈青禾骑得更加稳当小心。

“冷不冷?”他微微侧头问。

“不冷,伯母给的围巾手套很暖和。”林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被风送进他耳里。

“那就好。”陈青禾顿了顿,开始给她指路,“你看右边那个副食店,我小时候常来这打酱油,有一回跑得太急,摔了一跤,瓶子碎了,酱油洒了一身,回家被我爸好一顿说。”

林雪轻轻笑出声:“那你后来呢?”

“后来?后来只好又拿着钱和瓶子回来重新打呗,还得小心别让邻居看见我那身酱油渍,可狼狈了。”陈青禾也笑着回答。

“前边拐过去,有个小学,我以前就在那儿上的学。那棵大槐树看见没?我们那时候一下课就爱往树上爬,掏鸟窝,为此没少被老师罚站。”

林雪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仿佛能看到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在树下奔跑的身影。她听着他讲述那些她未曾参与的童年趣事,感觉彼此的距离又拉近了许多。

迎着午后的微风,林雪忽然想起什么,轻声问道:“青禾,我们现在是去玉渊潭吗?”

陈青禾微微侧头,语气带着歉意:“本来我妈是建议去玉渊潭逛逛,但我看了下时间,怕来回路上耽误太久。不如我们去看场电影?”他顿了顿,补充道,“下次找个时间充裕的日子,我再带你去玉渊潭,好吗?”

林雪听了,立刻应道:“嗯,看电影也很好,我听你的安排。”她的声音温柔,没有丝毫失望。

“那咱们去大华电影院吧,听说今天放《青春之歌》,应该很好看。”陈青禾答道。

骑了二十多分钟,到了大华电影院。门口的海报画着身着学生装的青年,不少人正在排队买票。陈青禾让林雪在旁边等着,自己挤到队伍末尾。

队伍移动得不快,周围都是等着看电影的年轻人、带着孩子的父母。偶尔能听到关于电影情节的零星讨论。陈青禾排到窗口,递上钱:“同志,两张《青春之歌》。”

“一毛五一张,三毛。”售票员麻利地撕下两张票递出来。

陈青禾拿了票,挤出人群,向林雪扬了扬手里的票券。两人随着人流走进影院。里面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烟草、汗水和旧座椅混合的味道。找到位置坐下,是中间偏后一些的长条木椅,己经坐了不少人。开演前的等待时间里,场内有些嘈杂,嗑瓜子的、低声聊天的、小孩哭闹的,各种声音交织。

灯熄灭了,一束光投到银幕上,音乐响起,场内渐渐安静下来。电影剧情很吸引人,林雪看得十分专注。看到紧张处,她会不自觉地屏住呼吸,手指无意识地收紧,依然攥着陈青禾的一点衣角。陈青禾能感受到那细微的力道变化,心里有种特别的踏实感。

中间换胶片的时候,灯光短暂亮起。陈青禾侧过头,低声问:“好看吗?”

林雪眼睛亮晶晶的,用力点头:“嗯!真好看!”灯光再次暗下,她忽然感觉到手边被轻轻塞进一个温热光滑的东西,低头一看,是一个洗干净的国光苹果。

“我妈非让带的,说看电影嘴里没味儿。”陈青禾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好意思。

林雪心里甜丝丝的,握着苹果,低声说:“谢谢也谢谢伯母。”

电影散场,两人随着人流走出影院,午后的阳光似乎更加明媚了些。人们还在兴奋地讨论着剧情,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神情。

“接下来,我们去老师家。”陈青禾推着车说。

“嗯。”林雪点头,重新侧坐上车后架。

骑了一小段,陈青禾在西单附近的百货大楼门口停下。“第一次去老师家,不能空着手,我们买点东西。”

百货大楼里商品比副食店丰富许多,人也更多。糖果糕点、文具玩具、日用百货分布在不同的柜台。两人先去了文具柜台。

“青禾,老师家有小孩吗?”林雪小声问。

“听说有一双儿女,年纪应该不大。”陈青禾回答,他其实也了解不多。

“那给孩子们买盒蜡笔吧?或者水果糖?”林雪建议道,她知道孩子们都喜欢这些。

陈青禾觉得这主意好:“蜡笔好,能画画,比糖有营养。”他让售货员拿了一盒十二色的蜡笔,看着色彩鲜艳的蜡笔,想象着两个孩子高兴的样子。

“再称点鸡蛋糕吧,松松软软的,大人孩子应该都喜欢。”林雪指着食品柜台里金黄色的蛋糕。

“行。再买几个苹果,寓意好。”陈青禾补充。

售货员是个西十多岁的大姐,一边麻利地开票、包装,一边看着这对格外登对又有些羞涩的年轻人,笑着打趣:“走亲戚啊?小两口真般配,会挑东西,一看就是懂事知礼的。”

两人顿时都闹了个大红脸,陈青禾吭哧着没接话,林雪更是低下头,耳朵尖都红透了。付了钱和票,拿着东西出来,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窘迫和一丝隐秘的欢喜,不由得相视一笑。

重新骑上车,陈青禾辨明方向,朝着中关村的方向骑去。林雪看着路边的景色,渐渐觉得有些熟悉,又骑了一段,她忍不住轻声问:“青禾,这好像是往科学院宿舍的方向?”

陈青禾笑了笑:“嗯,老师就住那边。”他没具体说哪一位老师。

林雪便不再多问,只是心里隐隐有些猜测,又觉得不太可能。

骑到一片环境清幽、戒备明显森严不少的住宅区附近,陈青禾在门口就被持枪的卫兵拦下了。

“同志,请出示证件,说明来访事由,找哪一户哪位。”卫兵表情严肃,一丝不苟。

陈青禾停下车,拿出自己的工作证递过去,语气平静地回答:“同志你好,我是清华的陈青禾,前来拜访零号。”他使用了内部约定的代号。

卫兵仔细查验了他的证件,又看向林雪:“这位女同志是?”

“她是农业机械研究院的林雪同志,一同前来拜访。”陈青禾严格按照保密纪律回答。

卫兵点点头,回到岗亭拨打电话核实。等待的时间里,气氛有些安静和正式。过了一会儿,卫兵出来,将证件还给陈青禾,敬了个礼:“核实无误。陈青禾同志,林雪同志,请进。请按指定路线行走。”

“谢谢同志。”陈青禾收回证件,推着自行车,和林雪一起走了进去。林雪能清晰地感受到这里不同于普通地方的氛围,心里那份猜测又加重了几分,不由得更加紧张起来。

走到一栋看起来与其他楼并无二致的住宅楼前,停好自行车。陈青禾整理了一下衣服,深吸一口气,走上前轻轻敲了敲门。

门很快开了,开门的是一个看起来十岁左右、戴着红领巾、模样十分机灵礼貌的小男孩。他好奇地打量着门外的两人,回头朝屋里清脆地喊了一声:“爸爸,妈妈!有客人来了!是一位哥哥和一位姐姐!”

这时,一个看起来七八岁、扎着两个小辫、文静可爱的小女孩也闻声跑了过来,倚在门边,有些害羞地看着客人,小声对哥哥说:“哥哥,是谁呀?”

陈青禾弯下腰,温和地对小男孩说:“小朋友你好,请问钱院长在家吗?我是陈青禾,和钱院长约好的。”然后他举起手里的蜡笔和点心,“这是给你们带的,喜欢画画吗?”

小男孩眼睛亮了一下,看了看陈青禾手里的东西,但没有立刻去接,而是转头看向屋内。

这时,钱五师和夫人蒋英也笑着从客厅走了过来。当林雪看到钱五师的那一刻,整个人都愣住了,眼睛瞬间睁大,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她万万没想到,陈青禾口中那位“很了不起的老师”,竟然就是鼎鼎大名的钱五师!她紧张得几乎手足无措。

“青禾来了,快请进。”钱五师温和地笑道,目光也转向林雪,“这位就是?”

“老师,师母。”陈青禾恭敬地问好,然后侧身介绍,“这位是林雪同志。”又对还没回过神来的林雪轻声说,“小雪,这就是钱院长和蒋英师母。”

林雪这才慌忙鞠躬问好:“钱院长好!蒋…蒋老师好!”声音都有些发颤。

钱五师笑了笑:“小林同志,欢迎欢迎,快请进吧,别拘束。”他气质儒雅,语气平和,让林雪的紧张缓解了些许。

蒋英女士则更加热情亲切,她上前拉住林雪的手,仔细端详了一下,眼中露出赞赏的笑意:“哎呀,好俊俏的姑娘!快进来坐,外面冷。青禾,你也真是的,来就来了,带这么多东西干什么?”她看到陈青禾手里提着的点心和水果,嗔怪道。

陈青禾一边换鞋一边笑道:“师母,我和小雪第一次来,一点心意。主要是给孩子们带了盒蜡笔,还有您爱吃的鸡蛋糕。”

蒋英笑着摇头,这才对孩子们说:“乐乐,贝贝,哥哥姐姐给你们带了礼物,要说什么呀?”

小男孩乐乐这才上前一步,双手接过蜡笔,认真地微微鞠躬:“谢谢哥哥,谢谢姐姐。”

小女孩贝贝也细声细气地跟着说:“谢谢哥哥姐姐。”然后好奇地看着那盒崭新的蜡笔。

“快请进,快请进。”蒋英招呼着,让乐乐把点心接过去放到桌上。

来到简洁而充满书卷气的客厅坐下,蒋英给两人倒了热茶。钱五师关切地问陈青禾:“上午小林同志去家里,一切都还顺利吧?父母都还好?”

“都很顺利,谢谢老师关心。我爸妈很喜欢小雪。”陈青禾回答,看了一眼身旁依旧有些紧张的林雪。

蒋英笑着问林雪:“小雪,青禾这孩子没欺负你吧?他要是敢欺负你,你就告诉我和你钱老师,我们帮你批评他。”

林雪连忙摆手:“没有没有,青禾同志他他对我很好。”说完脸又红了。

钱五师难得地笑了笑,对蒋英说:“你看,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相处方式,我们就别跟着瞎掺和了。”他又对林雪温和地说,“小林同志,放松点,把这里当自己家一样,不用拘谨。”

聊了几句家常,蒋英看了看时间,起身道:“你们坐着聊,我去准备晚饭。小雪,你是客人,坐着喝茶就好。”

林雪立刻站起来:“蒋老师,我帮您吧,我我会做一些的。”

蒋英见她态度诚恳,便笑着答应了:“那好啊,正好咱们娘俩说说话。让青禾陪老钱去书房聊他们的正事去。”

于是,陈青禾跟着钱五师去了书房,林雪则系上蒋英递过来的围裙,跟着进了厨房帮忙。厨房里,蒋英一边熟练地忙碌,一边和林雪拉着家常,问了她家里的一些情况,父母对陈青禾的看法等,气氛轻松而融洽。

书房里,钱五师关上门,神色变得更为正式一些:“青禾,你那份关于顶吹氧技术的报告,我己经将它转呈给了聂帅。”

陈青禾心中一震,既惊讶又激动:“老师!这”

“核心思路清晰,论证扎实,尤其是结合国情的实施建议部分,非常有价值。”钱五师肯定道,“下一步,就是等待上面的论证和决策。你也要做好准备,可能需要你参与后续的研讨甚至初步的试点工作。”

“是!老师,我明白!”陈青禾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但更多的是被信任的使命感。

两人又就报告中的一些技术细节和可能遇到的困难讨论了约莫半小时。

晚饭准备好了,菜式不算特别丰盛,但很精致可口:一盘清蒸鱼、一盘红烧肉、一盘炒青菜、一碗鸡蛋羹,还有一盆蘑菇汤。大家围坐桌旁。

蒋英笑着指着那盘炒青菜和鸡蛋羹,对陈青禾说:“青禾,你猜猜,这几个菜里,哪两个是小雪刚才帮我做的?”

陈青禾愣了一下,看着那几盘菜,又看看身边抿嘴笑的林雪,一时有些窘,老实回答:“师母,这我看不出来,都做得跟您做的一样好。”

众人都笑了起来。蒋英笑道:“算你会说话!这青菜是小雪炒的,火候掌握得不错。鸡蛋羹也是她调的,又嫩又滑。青禾啊,你可是有福气,能遇到小雪这样又好看又能干的好姑娘。”

陈青禾不好意思地笑了,林雪更是羞得低下了头。钱五师也微笑着颔首。两个孩子安静地吃着饭,偶尔好奇地看看哥哥姐姐。

晚饭后,又坐了一会儿,喝了杯茶,陈青禾和林雪便起身告辞。蒋英和钱五师将两人送到门口。

蒋英拉着林雪的手,慈爱地说:“小雪,以后常和青禾来家里玩。青禾,抓紧时间。”话语里的意味不言而喻。

钱五师也叮嘱道:“路上注意安全。”

“是,老师,师母,我们记住了。您们留步。”

走出小楼,推上自行车,首到走出住宅区的大门,林雪似乎才从一种恍惚的状态中慢慢回过神来。她坐在自行车后座,下意识地又拽住了陈青禾的衣角,夜风吹在脸上,带着凉意,却吹不散她心头的震撼和激动。

“青禾”她终于忍不住,声音还有些发飘,“我我真的没想到你的老师,竟然是钱院长!我刚才刚才是不是表现得很傻?”

陈青禾笑了笑:“没有,你表现得很好,老师师母都很喜欢你。”他顿了顿,语气变得稍微严肃了一些,“小雪,关于钱院长是我的老师以及我们今天来这里的事,属于工作需要保密的范围,回去后不要对任何人提起,包括姑姑和伯母,可以吗?”

林雪立刻郑重地点头:“我明白!你放心,我绝对不会对任何人说的!”她知道轻重。

骑到林雪姑姑家所在的部队大院门口,陈青禾停下车。林雪跳下车,有些不舍。

“我就不进去了,代我向姑姑和伯母问好。”陈青禾说。

“嗯。”林雪点点头,也有些不舍离开。她想起围巾和手套,拿出来说:“这个还是”

“我妈给你织的,就是你的了。”陈青禾打断她,语气温和但坚定,“戴着吧,下次来家里,她看你戴着了,会更高兴。”

林雪心里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点了点头,把围巾重新围好,手套也揣进口袋。

夜晚的院门口很安静,只有路灯洒下昏黄的光晕。陈青禾看着林雪被风吹得微红的脸颊,犹豫了一下,快速地、轻轻地拥抱了她一下,一触即分。

林雪惊得僵了一下,随即脸上腾起热浪,心跳如鼓,幸好夜色遮掩了她的窘迫。

“快回去吧,外面冷。”陈青禾的声音也有些不太自然。

“嗯你路上也小心。”林雪声如蚊蚋,转身快步走进了大院门,首到走到楼门口,才敢回头,看到陈青禾还推着车站在原地看着她,朝她挥了挥手,才骑上车离开。她摸着依旧发烫的脸颊,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

刚用钥匙打开家门,表妹赵华就像只小麻雀一样蹦了过来,脸上带着狡黠的笑容:“姐!回来啦!我们都看见啦!”

林雪一愣:“看见什么了?”

“看见陈大哥在门口抱你啦!”赵华压低声音,笑嘻嘻地说,“我和妈在窗户边都看见啦!嘿嘿”

林雪的脸瞬间又红透了,轻拍了一下表妹:“哎呀!你你们怎么偷看!”

这时,林亚萍和王翠兰也从里屋出来了,脸上都带着关切和好奇的笑容。

“小雪回来啦?快进来暖和暖和。”王翠兰拉着女儿的手,一眼就看到了她脖子上崭新的毛线围巾和手里拿着的手套,“咦?这围巾手套是”

林雪小声说:“是青禾妈妈给我织的,非让我留着。”

王翠兰和林亚萍对视一眼,眼中都是惊喜。王翠兰接过那个厚厚的红包,捏了捏,打开一看,竟然是五十块钱!

“五十块呢!”王翠兰惊讶地说,“青禾家这可真是太重视了!”她语气里充满了惊喜和踏实。又摸着柔软的围巾,“这毛线也好,织得真密实。他妈妈真是有心了。”

林亚萍也笑着点头:“是啊,嫂子,这说明陈家家风正,是真心实意喜欢咱们小雪,看重这门亲事。”她看向王翠兰,“我看呐,等大哥下次来北京,或者找个时间,咱们两家大人是该正式见个面,坐下来好好聊聊,把孩子们的事初步定一定了。”

王翠兰连连点头,脸上笑开了花:“对对对!是该见见了!我回去就给他爸说说这事!”她拉着女儿的手,仔细问着陈家的情况、吃了什么、说了什么话,林雪一一轻声回答了,语气里的幸福和羞涩是掩饰不住的。

而另一边,陈青禾也回到了南锣鼓巷的家中。王秀芹还没睡,显然在等他。

“回来啦?小雪送到了?”

“嗯,送到了。围巾手套她也收下了,她很喜欢,让我谢谢妈。”

王秀芹放下心来,脸上笑开了花,又开始念叨:“我看小雪这孩子真是越看越好,又懂事又体贴。他爸,我看咱们得早点和小雪家大人见个面,把事定下来,也好早点准备起来。结婚可是大事!”她盘算着,“咱们院里西厢房那两间好像快空出来了,老李家儿子单位分了楼房,开春就搬。我明天就去街道问问,看能不能先给咱们青禾和小雪预定上,暂时借住也行。等青禾毕了业,分配了工作,单位肯定能分房,到时候再搬。”

陈铁柱坐在炕头,依旧吧嗒着旱烟,闻言吐出一口烟,缓缓说道:“嗯,是得见见。房子的事是得抓紧问问。等见了面,双方大人把意思说定了,再具体商量怎么办。”

他顿了顿,看向妻子,“不过你也别太张扬。办事情体面点没问题,但也要讲究个实在,不能太讲排场,现在都不兴那个。”

王秀芹算了算账,心里有了底,但还是白了丈夫一眼:“知道知道!我这不是先心里有个数嘛!咱家青禾娶媳妇,又是小雪这么好的姑娘,总不能太委屈了人家。该有的都得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这几样总得预备上,新被子新褥子新脸盆暖壶,家具打两件新的,酒席也得像点样”她兴致勃勃地规划着。

陈青禾听着父母的讨论,心里暖暖的,又有些不好意思:“妈,爸,这些等见了面定了再说吧。我现在还是以学业为重。”

王秀芹虽然兴致不减,但见丈夫和儿子都这么说,也只好暂时按下话头,但心里己经开始盘算着要找谁看日子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剑修小师妹,她六艺全通 师妹柔弱乐修,一指毁天灭地 林重杨盈 神医出狱 我取神佛一缕光 小不点人生 步步高升:从借调到权力巅峰 无回阁:成为杀手组织阁主 我八百里加急给世子寄和离书 天医出山:专治不服,专救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