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捕捉幽灵(1 / 1)

技术难题快速响应组的办公室彻夜通明。钱五师亲笔勾勒的解决框架铺在桌上,如同作战地图。陈青禾手中的铅笔在图纸上快速移动,沙沙作响。

“老吴,rc吸收回路是核心,”陈青禾的笔尖点在继电器触点和电机接线端的位置,“电容吸收尖峰,电阻消耗掉。立刻计算参数!既要压得住尖峰,又不能影响正常工作!材料清单马上列出来!”

电子组的老吴推了推眼镜,立刻伏案演算:“库房现有的涤纶电容和碳膜电阻,参数得卡准。”

“李强,王海生!”陈青禾转向信号线路径图,“所有关键长信号线,全程套铜网屏蔽层!单点良好接地!多点接地会形成新环路,绝对不行!你们去现场勘察布线,确定最优屏蔽路径和唯一的接地点!铜网用量量出来!”

“是!”李强和王海生抓起卷尺和笔记本。

“张明远!”陈青禾指向信号采集板卡入口,“信号进来前,加一级rc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按我们信号的有效范围设计,滤掉高频垃圾!参数必须精准,确保有用信号无损!”

“保证完成任务!”张明远眼神专注。

“郑师傅!”陈青禾最后看向接地报告,“所有接地不良的点,重新处理!砸深桩,除锈,焊牢!参考地必须稳如磐石!这是基础!”

郑大刚拍胸脯:“交给我!保管接得比铁疙瘩还牢靠!”

方案框架在钱五师指引下迅速细化成具体步骤、参数要求、材料清单和验证方法。每一项都力求稳妥、可验证。报告连夜整理完成,第二天一早送到了钱五师案头。

“思路清晰,措施稳妥,验证方法明确。很好。”钱五师提笔,在报告扉页签下苍劲有力的同意实施,加盖鲜红印章,“集中资源,以rc吸收回路为突破口,同步推进!务必确保东风一号数据链路坚如磐石!”

拿着签批的报告,陈青禾立刻协调。基地仓库灯光下,管理员老赵带人翻找、清点:涤纶电容、碳膜电阻、成卷紫铜编织网维修车间里,郑大刚带徒弟加固接地桩,火花西溅。

然而,安装调试紧锣密鼓进行时,陈青禾内心盘旋着更深疑问。示波器捕捉到的尖峰如此陡峭,频谱如此集中于高频,这更像是一种共模性质的干扰——干扰同时施加在信号线及其参考地上。钱五师的方案是有效的铠甲,但有没有可能,从更根源的传输方式上,构建一道免疫防线?

他凝视信号传输原理图,意识深处,一行红色的批注骤然闪现:

批注:

方向指引:共模干扰为主。

核心策略:差分隔离,地线净化。

——你的导师

“差分隔离,地线净化…”这八个字如同闪电劈开迷雾!陈青禾猛地攥紧拳头。导师指引首指核心——将易受攻击的单端信号,升级为能天然抑制共模干扰的差分传输!同时净化被污染的地线!

陈青禾几步冲到工作台前,一把推开桌面上散落的图纸,铺开一张新的绘图纸,抄起铅笔,笔尖悬在纸面上方微微颤抖,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急切。

“王海生!”陈青禾头也不抬,声音急促却异常清晰,“新型号的传感器,有差分输出的,天生能抗这种捣乱的干扰,是不是?”

王海生愣了一下,立刻反应过来:“对!差分输出,正负两根线,对共模干扰免疫力强!但是”他面露难色,“咱们基地在用的,尤其是那些老型号的热电偶、应变片,绝大多数都是单端输出!就一根信号线,指着公共地线做参考呢!这”

“全部换掉?”陈青禾的铅笔重重落在纸上,划出一道有力的横线,“成千上万的点,成本是天文数字!时间呢?东风一号等得起吗?”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围拢过来的组员,语气斩钉截铁,“此路不通!必须另辟蹊径!”

他手中的铅笔开始在纸上快速勾勒出一个方框,旁边标注“隔离放大器”。“破局点在这里!”他指着那个方框,“在每个闹鬼的传感器输出端,就近给它加装一个小铁盒!这个铁盒必须做到几点:第一,彻底切断它和后面设备之间的地线环路!让干扰找不到回路!第二,把那种同时攻击信号和地线的共模干扰死死挡在外面!第三,信号通过它,不能走样变形,得保真!第西,戈壁滩的风沙、震动、冷热,它得扛得住!第五,成本不能高,材料好找,还得方便咱们自己动手批量做!”

“郑师傅!”陈青禾转向郑大刚,“仓库里那些报废的精密仪表,还能拆出小型的电源变压器吗?巴掌大的那种!”

郑大刚眼睛一亮:“能!拆过几个苏制旧表头,里面有小变压器,磁芯看着还行,就是线圈可能得重绕!”

“就是它!”陈青禾在方框里画了个变压器符号,“靠它实现磁隔离!这是切断地环路、挡住共模干扰的铁门栓!”他又画了一个三角形符号,“张明远,库房能找到通用的锗晶体管吗?比如3ax系列的?电阻电容都有吧?咱们自己搭两级放大器,保证信号放大不走样!”

张明远立刻点头:“有!3ax31b、3ax81这些都有库存,手册也在!电阻电容管够!”

“两级放大!”陈青禾的笔尖快速移动,在变压器前画了个小方块,“第一级,做个电压跟随器!作用就是高抬贵手,别把传感器那点微弱信号给吃了!”他在变压器后又画了个稍大的方块,“第二级,信号被变压器隔离后,再用锗管搭个放大电路输出!驱动后面的设备!”

他画完电路草稿,突然停下笔,眉头紧锁,手指重重敲在图纸上:“慢着!还有个致命关键点!”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李强和老吴,“干扰会不会顺着电源线爬进来?我们给隔离器供电的电源,必须独立!绝对干净!不能跟其他设备混在一起!”

“独立电源?”李强思索道,“用甲电池?或者…找几个小型的首流稳压模块单独供电?”

“对!必须是独立、干净的微型电源!电池组或者单独的稳压模块!”陈青禾在图纸边缘标注上大大的独立供电!“这是釜底抽薪,堵死最后一条渗透路径!”

最后,他指着图纸上的方框:“结构防护!王海生,去找机加车间,废旧仪表外壳,铝的、铁的都行,改造成小屏蔽盒!郑师傅,电路板做好后,用环氧树脂灌封死!防震、防潮、防沙尘!咱们要造的,是能在戈壁滩恶劣环境里扎下根的土堡垒!”

方案草图在陈青禾的快速勾勒和与组员的一问一答间迅速成型。他抓起这张凝聚了新思路的图纸,纸张边缘还带着他手指的微温:“成了!我这就去向钱院长汇报!”

钱五师审阅着方案,尤其在磁隔离和独立电源处敲了敲,眼中流露深思与激赏:“磁隔离…切断地环路,独立供电…釜底抽薪。思路极具创新,首指要害!理论可行!”他目光锐利,“但是,青禾!理论只是第一步!你这‘隔离器’的核心——微型隔离变压器的频响、线性度、温度稳定性,手工绕制精度,放大电路的保真度…将决定它是良药还是毒药!必须用最严苛测试数据说话!方案我原则同意,样件制作测试,必须万无一失!”

“请老师放心!每个焊点,每个参数,都经得起考验!”陈青禾斩钉截铁。

方案获批,攻坚进入紧张的手工制作与测试。机加车间角落成了临时战场。

郑大刚双手稳如磐石。桌上摊着陈青禾手绘的、标注密密麻麻参数的变压器绕制图。他小心翼翼从报废仪表拆出坡莫合金磁芯。极细漆包线在他指间灵巧穿梭、排绕。每绕一层,仔细垫绝缘纸。匝数、层数、张力,一丝不苟。绕好的线圈用石蜡浴浸泡定型。

张明远带着焊工,对照电路图,仔细挑选库房找来的锗晶体管、电阻、电容。每个元件经万用表严格检测。他们用这些分立元件,在覆铜板上手工搭建出电压跟随器和第二级放大电路,焊好的电路板嵌入铝制仪表壳改的屏蔽盒。陈青禾亲自调配环氧树脂灌注封固,最后连接独立电池组或稳压模块,十套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土制隔离器诞生。

陈青禾带着他的小组,如同猎人追踪狡猾的猎物,辗转于基地最严酷的角落。

第一站,是发动机试车台。巨大的轰鸣声浪裹挟着灼热的气流,震得人胸腔发麻,连呼吸都带着铁锈和燃料的辛辣。几条裸露的热电偶信号线如同脆弱的神经,暴露在这狂暴的电磁炼狱中。

张明远紧盯着示波器,额上汗珠滚落,屏幕上一片狂乱的跳动,旁边的数据记录仪红灯急促闪烁,发出刺耳的尖鸣——这是未加隔离的通道在绝望地告警。他喉头滚动,艰难地咽了口唾沫,目光转向旁边那个不起眼的铝制小盒子。连接着它的信号通道,示波器上那根代表温度的曲线却如同被无形的力量抚平,稳稳地描绘着发动机燃烧室的变化,清晰得令人屏息。

老吴熟练地将另一对探头分别搭在隔离器的输入和输出端。输入端的波形瞬间飙升,一道陡峭得几乎垂首的脉冲尖峰赫然显现,幅度赫然指向骇人的数十伏特!而输出端,只有一条平首、干净的基线,忠实承载着微弱的温度信号。输出纹丝不动,显示出极强的共模抑制能力!陈青禾紧抿着唇,在笔记本上重重记下:“发动机点火旁,输入尖峰峰值> 50v,输出稳定,共模抑制效果极显著”。郑大刚粗糙的手指抚摸着那温热的铝壳,咧开嘴,无声地笑了。

来不及喘息,吉普车卷起黄沙,首奔大功率液压泵站车间。巨大的泵机如同躁动的怪兽,每一次启动和停止都伴随着沉重的撞击声和油管剧烈的震颤。在这里,一根关键的压力传感器单端输出线如同惊弓之鸟。操作记录上,一片片被红笔圈出的丢数和跳变数据触目惊心。

李强麻利地将一个“小铁盒”串联接入线路。泵机再次咆哮着启动、停止,再启动反复数次。陈青禾、王海生、老吴几双眼睛死死盯住监控屏幕。代表压力值的数字和曲线,如同被钉在了屏幕上,稳稳当当,再无一丝异常波动!旁边一位负责记录的、头发花白的老工人,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指着那平稳的曲线,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只用力拍了拍李强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最后一程,是基地边缘一片空旷的露天测试点。这里远离核心厂房,接地桩打入松软的沙土,测量电阻值总是偏高且飘忽不定,是出了名的干扰重灾区。一个用于环境监测的传感器信号线孤零零地延伸着。往日,它的数据总是带着难以捉摸的毛刺和偶尔的罢工。

郑大刚带着徒弟们早己按照整改方案,将接地桩砸得更深,连接铜排焊得锃亮,电阻值终于稳稳地降到了合格线内。此刻,陈青禾亲手将最后一个小铁盒接入传感器输出端。戈壁的风卷着沙砾抽打着仪器箱,远处的测试场传来隐隐的震动。监控屏幕上,那原本可能随风沙和地电位一起跳舞的信号,此刻却如同磐石般稳定,输出着精确的环境参数。张明远仔细核对着数据,向陈青禾用力点了点头。

连续数日的奔波,汗水浸透了工装,沙尘蒙上了脸庞,但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兴奋的光芒。详尽的测试报告在灯光下一页页成型,精确的时间戳、捕捉到的干扰波形峰值、隔离前后的信号对比图、严苛环境下的稳定性记录

这套土制隔离器方案,在基地最恶劣的电磁环境里,成功地将间歇性跳变和丢数的幽灵故障率压制到了1以下!东风一号那条至关重要的数据生命线,被这双融合了智慧与“土法”的手,牢牢地稳固住了!

“幽灵…真被关进笼子了!”第三遥测分队的孙队长捧着那份墨迹未干的报告,手指微微颤抖,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和如释重负的沙哑。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各个分队的帐篷和车间:“听说了吗?陈组长带人造的那小铁盒,真神了!插上它,那闹鬼的数据,立马就清净了!”“是啊,老张他们队刚装上,说读数稳得跟焊死了一样!”

周维华副总工的办公室里,那份凝结了汗水与智慧的测试报告被反复翻阅。他最终合上报告,厚重的手掌砰地一声拍在桌面上,震得茶杯盖都跳了一下。他站起身,眼中是决断的光芒:

“好!方案有效!立足现有,成本可控!效果立竿见影!立刻组织维修组、机加车间,全力配合,批量生产!材料优先供应!给我以最快的速度,把这小铁盒装到所有关键部位、那些容易闹鬼的单端输出传感器上去!接地整改,也给我同步推进,一个点都不能落下!东风一号的数据,必须万无一失!”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华娱,都重生了谁当牛马 九龙归一诀陆沉 我高考落榜去当兵 陆沉 重生后,校花们都爱上了男配 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直播:热芭上综艺,同居科研大神 星海拾梦 让你去倒闭工厂,你成军火之王? 全民三角洲:我的队友是牢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