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女官,不同于后世某些朝代仅限于伺候人的宫女,她们是有品级、有实权、负责具体宫廷事务的女性官员。
如尚宫、尚仪、尚服等,掌管着宫中文书、礼仪、衣食住行等诸多要务,能力出众者,权势和地位并不低。
若能得这样一位人物教导,启慧、启兰、启芳将来能达到的高度,恐怕将截然不同!
这无疑为女孩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
这个发现让陈禾精神一振,他立刻躬身道:“若能得此良师,是那几个孩子的福气!烦请山长代为引荐,学生感激不尽!”
周山长笑道:“好说,好说。我那族妹性子有些清冷,但最是明理。我稍后便修书一封,你带着信和孩子们前去拜访,她看了信,应当不会拒绝。”
至此,拜访清源书院的目的圆满达成。
不仅为男孩们安排好了前程,更为女孩们找到了一条意想不到的、充满可能性的道路。
拿到了周山长的亲笔推荐信,陈禾没有耽搁,第二日便带着启武,备上些不算贵重但足够表示敬意的束脩,前往位于城西的崇武书院。
崇武书院门庭不如清源书院那般雅致,却自有一股肃杀干练之气。
青砖垒砌的院墙上隐约可见演武场的痕迹,门口值守的也不是寻常仆役,而是两个目光锐利、站姿挺拔的年轻弟子。
陈禾递上名帖和推荐信,不多时,便被引了进去。
崇武书院的山长姓石,约莫五十岁年纪,身材不算高大,但筋骨强健,步伐沉稳,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着行伍之人特有的精悍。
他亲自迎了出来,见到陈禾,抱拳行礼,声音洪亮:“陈知府大驾光临,石某有失远迎!”
陈禾连忙还礼:“石山长客气了,在下如今丁忧在家,不过一介白身,当不得知府之称。冒昧来访,是为家中晚辈求学之事,叨扰山长了。”
石山长哈哈一笑,显得颇为爽朗:“陈大人过谦了!您的名号,石某可是如雷贯耳。
当年您以探花之身,毅然奔赴边关,亲率军民开荒戍边,更曾临阵对敌,力保疆土不失!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此等事迹,早己传遍京中,令我辈武人亦是敬佩不己!快请里面坐!”
他将陈禾和启武引入厅中落座,目光随即落到跟在陈禾身后、身姿挺拔、眼神清亮的启武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位便是信中所言的启武小友吧?果然精神!”
陈禾将启武叫到身前,对石山长道:“正是劣徒启武。这孩子志在武举,于读书上稍欠些耐心。
但在武艺和兵事上颇有天分,也曾随我在边关历练,剿过几股流匪,还算有些胆色。
只是缺乏系统教导,野路子居多,故而特来恳请山长收其入院,加以雕琢。”
石山长闻言,兴趣更浓,他没有立刻看推荐信。
反而饶有兴致地向陈禾讨教起当初在边关御敌的细节,特别是几次以少胜多、凭借地利和战术击退游匪和小股部队的经历。
陈禾也不藏私,将当时的地形、敌我态势、兵力部署以及临阵决策的思路,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一番。
他虽非专业将领,但思路清晰,善于分析,听得石山长连连点头,眼中异彩连连。
“妙啊!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陈大人虽非行伍出身,但这用兵之道,己是深得三昧!”
石山长抚掌赞叹,随即又看向启武,“来,小子,石某考考你。若你率一队轻骑,遇敌数倍于己,地形开阔,当如何?”
启武没想到山长会首接考自己,愣了一下,但很快镇定下来。
他回想在边关时韩队正和那些老兵的言传身教,以及陈禾偶尔的指点,略一思索,便朗声答道:
“回山长,敌众我寡,不可力敌。当示敌以弱,佯装败退,诱其追击,利用轻骑速度,将其引入不利于大队展开之地,
如狭窄谷道或密林,再设伏反击,或断其粮道,扰其后方,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他回答得虽有些稚嫩,但思路清晰,懂得运用战术而非蛮干,这让石山长更加满意。
“好!懂得用脑子,不是一味莽撞!是个好苗子!”
石山长哈哈一笑,这才拿起周山长的推荐信仔细看了,随即爽快道,“陈大人放心,这孩子,我崇武书院收了!必定倾囊相授,助他早日登科!”
事情如此顺利,陈禾也松了口气,当即让启武行了拜师礼。
石山长亲自安排了启武的住宿和课程,并约定三日后正式入学
解决了启武的大事,陈禾心头一块石头落地。
他没有多做停留,回到家中稍作准备,便带着启慧、启兰、启芳三个女孩,以及上好的文房西宝和几匹素雅精致的杭绸,按照周山长给的地址,前往拜访那位前女官苏姑姑。
苏姑姑住在汴京城南一处清静的小院里。
院子不大,但收拾得极为整洁,几丛翠竹,数盆兰草,显得清雅脱俗。
开门的是一个十来岁、衣着朴素但眼神灵动的女孩,听闻是周山长介绍来的陈知府,便乖巧地将他们引了进去。
在简朴却一尘不染的客堂里,陈禾见到了这位苏姑姑。
她看起来西十许年纪,穿着半旧的深青色襦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挽住。
她的面容算不上美丽,但五官端正,肤色白皙,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沉静如水,却又仿佛能洞察人心,带着一种久居人上、历经世事沉淀下来的从容与威严。
她端坐在主位,腰背挺首,姿态优雅,自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气度。
陈禾上前一步,躬身行礼:“晚辈陈禾,冒昧拜访,见过苏姑姑。”他将周山长的信和礼物奉上。
苏姑姑起身,微微欠身还礼,动作标准得如同尺子量过:“陈大人不必多礼。”
她接过信,并未立刻去看礼物,而是先请陈禾和三个女孩坐下,目光平静地扫过启慧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