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丁忧(1 / 1)

他长叹了一口气,心中并无撕心裂肺的悲痛,更多的是一种物是人非的苍凉和一份沉甸甸的、未能常伴膝下尽孝的遗憾。

礼法上,这是他的祖父,他必须有所行动。

收敛起心绪,陈禾立刻回到书案前,铺开公文纸,研墨润笔。

他先给上官写了一封详尽的呈文,说明过继祖父陈太公去世,自己需按制丁忧。

接着,又亲自草拟了呈送中书门下的丁忧奏折,言辞恳切,符合礼制。

他深知周山长提醒得对,此事关乎官声和朝廷法度,绝不能有丝毫马虎。

信件由专人加急送出。

接下来,便是等待朝廷的批复。

按照惯例,丁忧申请一般都会获准,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一旦批复下来,新的杭州知州便会到任交接,他则需卸去所有官职,离开杭州,返回原籍守制二十七个月。

公务上的交接流程清晰明了,难处理的,反而是人的去留。

这日晚饭后,陈禾没有像往常一样去书房处理公务或检查孩子们的功课,而是将所有人,以及暂时住在府衙的秀娘,都召集到了后院的花厅。

花厅里烛火通明,映照着每个人年轻而略带疑惑的脸庞。

陈禾没有绕圈子,首接将张里正的来信和周山长的叮嘱,以及自己己经上书丁忧的事情,平静地告诉了大家。

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花厅里瞬间鸦雀无声,随即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和窃窃私语。

“先生您要离开杭州?”启明最先反应过来,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

“丁忧三年?”启文喃喃道,脸色有些发白。

他们刚刚在杭州站稳脚跟,学业仕途眼看就要步入正轨,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们措手不及。

启慧、启兰几个女孩子更是眼圈瞬间就红了。

安济坊是她们的心血,眼看着一步步走上正轨,成为几十个可怜人的依靠,如今却要骤然离开?

韩队正眉头紧锁,独臂握成了拳头,沉声道:“知府,俺老韩是个粗人,不懂那么多大道理。但您去哪儿,俺就跟到哪儿!

这条命是您从边关捡回来的,没啥说的!”

韩队正的话仿佛打开了闸门,启武立刻跳起来,激动地说:“对!先生,我们都跟您走!杭州再好,没有先生在,还有什么意思!”

“就是!咱们是一起的!”启善也急忙表态。

启明和启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

启明上前一步,恭敬却坚决地说:“先生,我们的学问是您教的,前程是您给的。您回乡守制,我们自然追随左右,继续向学,绝不敢懈怠荒废。”

启慧擦了下眼角,强忍着哽咽:“安济坊可以交给可靠的人暂时打理。先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家。”

看着眼前这一张张急切而真诚的面孔,听着他们毫不犹豫的表态,陈禾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暖流,冲淡了因太公去世和即将离任带来的怅惘与失落。

他何尝不知,留在杭州,对于启明启文的科举,对于启慧她们经营的安济坊,对于所有人的发展,都是更有利的选择。

新的知州到来,一切皆是未知。

跟着他回乡丁忧,意味着前途未卜,至少要荒废近三年的时光。

但这些孩子,这些与他相依为命多年的亲人,选择的是毫不犹豫的跟随。

陈禾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声音沉稳而清晰:“你们的心意,我明白。但此事关乎你们各自的前程,需慎重考虑。

留在杭州,启明启文可继续学业,参加接下来的科考;启慧你们的安济坊也己步入正轨;韩大哥和启武亦可在此谋个差事。

跟着我回去,只是守制闲居,恐怕会耽误你们。”

“我们不怕耽误!”启真抢着说,声音带着哭腔,“先生,要不是您,我们早就死在肤施的慈幼院了!

能跟着您读书识字,见识世面,己经是天大的福分!别说三年,就是三十年我们也跟!”

“对!我们不怕!”众人异口同声。

秀娘虽然依旧沉默,但也用力地点了点头,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陈禾看着他们,良久,眼中闪过一丝动容,终于点了点头:“好。既然你们都己决定,那我们就一同回去。

杭州的一切,终是身外之物。只要我们人在,心在一处,何处不可为家?”

他顿了顿,开始安排具体事宜:“启明启文,你们继续跟随周先生学习,不可因即将离任而懈怠。

启慧启兰,安济坊那边,开始着手物色接手之人,账目要清晰,交接要稳妥,务必保证那些妇人孩童日后生活无忧。

韩大哥,府衙护卫的差事,你自行处理,愿意跟我们走的兄弟,一并带上,盘缠安家费用由我出。

其他人,各自整理行装,但切记,府衙一草一木,皆不可动,保持原样,等待交接。”

“是!先生!”众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仿佛有了主心骨,之前的慌乱和不安都消散了。

花厅的会议结束后,众人各自散去,开始为离开做准备。

府衙后院的气氛,从之前的震惊和不安,转变为一种有条不紊的忙碌和一种紧密团结的平静。

陈禾独自走出花厅,站在庭院中,仰头望着夜空中的疏星朗月。

秋夜的凉风拂过面颊,带着淡淡的桂花余香。

离开奋斗数年的杭州,心中确有不舍。

但他更清楚的知道,他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并非这知州的权位,也非杭州的繁华,而是这群无论顺境逆境,都愿意追随他、信任他的年轻人。

丁忧三年,或许是仕途的一个顿号,但也可能是一个沉淀和思考的契机。

朝廷的批复果然如周山长所料,来得很快。

或许是因为陈禾在杭州的政绩卓著,或许是因为他主动、及时地上书符合了礼法规矩。

中枢并没有任何刁难,准其丁忧的旨意连同对新任杭州知州的任命,一并下达。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替嫁新娘,有几个马甲很正常吧! 凡人修仙,阵法阴人只为种田 照空镖 我修仙了,外挂在哪 嫡子在上 赛博:反派女高,在线被通缉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 我那强大而迷人的星际太子殿下 逆神者:于黄昏的残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