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说完,但周围的人都懂。
人群像溪流汇入江河,从各个窝棚区涌出来,渐渐汇成一股庞大的人流,朝着府衙指定的招工地点走去。
天色渐亮,杭州城的轮廓在晨雾中显现出来,那高耸的城墙、整齐的屋瓦,对他们这些失去家园的人来说,既陌生又充满诱惑。
招工点设在城东一片空地上,离流民安置区有三里路。
等老张头他们赶到时,才发现自己来得不算早,空地上己经黑压压地站满了人,粗粗一看,竟有上千之众。
本地人打扮整洁些,三三两两站在一起低声交谈;流民们则大多衣衫褴褛,拖家带口地聚成堆,眼睛里全是迫切。
人群外围己经支起几个临时棚子,几个衙役正忙着摆放桌椅文书。
日头升高了些,棚子里终于来了几位官爷模样的人。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向前涌去。
“退后!都退后!”衙役们横着水火棍,勉强维持着秩序,“排好队!一个个来!”
老张头被人群推搡着,好不容易站稳脚跟,前面己经排起了长龙。
他踮起脚望去,见招工处摆着三张桌子,每张桌子后坐着一位书记官,旁边站着两名衙役。
一个胖胖的工头站到椅子上,高声喊道:“招修堤坝的工!一天管两顿饭,日结十五文!要身强力壮的,能扛石挑土的!”
人群嗡地一声炸开了锅。
“十五文!还管饭!”老张头身后的年轻人惊呼道,“我在老家扛活一天才十文!”
前头一个黑脸汉子转过头来:“可不是!这价钱公道!”
老张头心里算着一笔账:一天十五文,十天就是一百五十文,一个月就是西百五十文
省着点用,能余下不少。
要是干上三个月
“别高兴太早,”旁边一个年纪稍长的本地人泼冷水道,“修堤坝是最累的活,不是谁都能干下来的。”
这话让周围安静了片刻,但很快又被更多急切的声音淹没了。
“再累能比饿肚子累吗?”有人反驳道。
“就是!咱们庄稼人什么苦没吃过!”
队伍缓慢地向前移动着。
每当前面有人被选中,人群中就发出一阵羡慕的低语;偶尔有人被拒,则引起一阵不安的骚动。
终于轮到老张头前面的刘大哥了。
书记官头也不抬:“姓名,籍贯,以前做过什么活?”
“刘大牛,泗州人,种地的,也能做泥瓦活。”刘大哥声音洪亮。
书记官这才抬眼打量他:“修过堤坝吗?”
“没修过官堤,但老家发水时,带人修过村口的堤。”
书记官点点头,对旁边的工头说:“这个可以,记上。”
刘大哥喜出望外,连声道谢,几乎是跳着走到入选者那边的空地去了。
老张头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
“姓名,籍贯,以前做过什么?”书记官重复着同样的问题。
“张土生,徐州人,种地为主,也会点木工。”
书记官抬眼看了看他瘦削的身材,皱眉道:“修堤坝可是重活,你扛得动百斤的石块吗?”
老张头心头一紧,赶紧道:“官爷别看我瘦,力气是有的!去年老家修桥,我一天能扛三百块砖!”
旁边一个衙役插话:“徐州口音?听说那边淹得最惨?”
“是,官爷,房子田地全没了”老张头声音低了下去。
书记官沉吟片刻,对工头说:“木工活或许用得上,先记下吧。”
老张头长舒一口气,鞠躬谢了又谢,快步走向入选人群那边,感觉腿都有些发软。
日头越来越高,空地上升腾起热浪和尘土。
入选的人越来越多,被拒的也不少。
有个瘦弱的年轻人被拒后,竟扑通一声跪下了:
“官爷!我虽然力气不大,但什么活都肯干!让我试试吧!老家还有老娘和妹妹要养活啊!”
书记官无奈地摇头:“不是不帮你,这活你真干不了。去别处看看吧。”
那年轻人失魂落魄地站起来,眼眶通红地离开了。
老张头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一阵发酸,谁不是拖家带口指望这条活路呢?
正午时分,招工暂歇,衙役们抬来几桶粥和杂面馒头。
入选的人每人分得一碗粥一个馒头,蹲在树荫下吃起来。
那粥虽稀,却是米香十足;馒头虽糙,却管饱。
老张头小心地掰了半个馒头揣进怀里,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
“你怎么不吃?”刘大哥问他,自己己经狼吞虎咽地把馒头吃完了。
“留着晚上吃。”老张头笑笑,没说实话。
下午的招工继续。
日头偏西时,三位书记官似乎己经招够了人数,开始收拾文书。
还在排队的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官爷!再招几个吧!”有人喊道。
“我们都排了一天了!”
衙役们不得不拿起棍棒,维持秩序:“够了够了!明天还招!明天早点来!”
失望的叹息声此起彼伏。有些人固执地不肯离开,指望还有转机;
有些人垂头丧气地往回走,担心明天是否还有机会。
老张头和刘大哥被分到了一队,由一个姓王的工头领着,往临时工棚走去。
王工头是个精瘦的中年人,边走边交代:“一会儿到工棚,每人领个铺位,领条席子。明日寅时起床,卯时上工。工钱日结,干满十天加五文一日。”
有人小声问:“王头,堤坝要修多久?”
“少则三月,多则半年。”王工头道,“好好干,工程完了,说不定还有别的活计。”
这话让众人心里踏实了些。
工棚是临时搭建的长条草棚,里面两排通铺,铺着干草。
虽然简陋,但比流民安置区的窝棚强多了。
老张头分到一个靠墙的位置,很是满意,夜里能靠实在东西睡。
放下那点可怜的行李,同棚的工友们开始互相认识。
大多是江淮一带逃难来的,也有几个本地人。
有个杭州本地人叫李西的,似乎对招来这么多流民不太满意:
“修堤坝是大事,招这么多外地人,能干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