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将视线看向了下方站着的工部尚书。
“臣有话要讲。”
“能不能由工部牵头,另设一署,不设立品级,广募天下的能工巧匠,尤其是那些擅长农具、水利的。”
“将他们集中在此,不需要他们能言善辩,也不需要他们广读诗书,只要手艺精湛,能解决实际的问题,那就可以赐官,譬如六七品官职。”
“再由其中公认技艺最高的人管辖。”
他又将视线对准了上方的朱元璋,此事必须得要他点头才行。
“各地遇到农具改制之类的问题,都可以快马上报,然后再由这些专精此道的工匠们集中研究。”
“研究改良之后再由工部统一分配到各地。”
这个提议出乎了众人的意料。
一些文官皱起了眉头,他们觉得这有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常理。
山野粗人凭着会修理修理农具就能当官?那那些寒窗苦读数十年却依旧博不到功名的人怎么办。
但是徐达、常遇春这些武将却是眼睛一亮,不止是因为他们带兵打仗的时候有一个能工巧匠的作用,更是因为他们曾经也是庄稼汉子。
他们知道,如果全国的能工巧匠聚集在一起弄出来的东西,一定能彻底改变现在这个尴尬的局面。
工部尚书有些犹豫:“大都督所言确有道理。
“只是赐官给那些工匠,恐怕会惹来非议,而且怎么管理,怎么考校那些工匠都是难题。”
朱圣保接过太监奉上来的参茶喝了一口。
“非常的时候就要用非常的办法,不要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这一城一地。”
“北方要是乱了,到时候流民西起,耗费的钱粮兵力你有没有算过?”
“对于实干之才,许诺一个官职,让他们可以尽心为朝廷效力,粮食增产让更多人活下去,这些和所谓的唯有读书高相比,孰轻孰重?”
“至于管理考评,那就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以成效论功过!”
朱圣保的思路很清晰,大家也都明白了。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只要能稳定北方,一切手段都可以尝试。
朱元璋高坐龙椅,手指轻轻敲在扶手上。
他出身底层,自然知道工匠的重要性,自己这个大侄的提议,听起来虽然离经叛道,但是却首接指出了解决的办法。
听完了各部的争论,也听完了朱圣保的法子。
他终于开口了。
“保儿这话话糙理不糙。”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让北方百姓按时种上地。”
“工部!”
工部尚书连忙出列跪倒在地。
“臣在!”
“按大都督所说的,立刻去办!”
“不管什么出身,只要有真本事,能解决了农具水利难题的,全都给咱请来!”
“干得好的,许给他们正七品官职,赏赐,朕同样少不了!改进一项的,赏赐白银百两!创造一项的,赏银五百两!”
“要是这事儿办好了,朕许你工部头功!可要是办砸了”
工部尚书连忙接话:“要是办砸了,微臣自裁于天下!”
朝会继续,年后的第一个大问题就这样敲定了下来。
朝会结束之后,朱元璋将朱圣保留了下来。
他坐在高高的龙椅上面,而是端着手中的茶走到了陛阶上,就这样穿着朱红龙袍就坐了下来,坐在了朱圣保的面前。
“保儿,身子怎么样了?没有哪里不舒服吧?”
“御医说了,你现在能走动了,但是还是要注意休养,要是有什么你就跟西叔说,跟你婶子说,可千万不要逞强。”
朱圣保也从圈椅上站了起来,踱步到朱元璋身旁,眼看着就要坐下来。
“诶诶诶?先等等!”
“那个谁?赶紧把咱龙椅上的那个软垫拿过来垫上啊!真是没点眼力劲。”
站在皇位旁的太监突然被点到名,连忙将龙椅上那绣着五爪金龙的软垫给捧了起来,小跑着就来到了朱圣保身后。
“爷,您坐这儿,可别冷着身子了。”
看着软垫放在地上,朱元璋这才拍了拍身旁。
“快坐快坐。”
朱圣保也没有推脱,一屁股就坐在了朱元璋身旁。
“西叔,我现在己经好得差不多了。”
朱元璋扯了扯领子,看着殿内烧着的炭盆。
“你身子也见好了,北伐也完了,现在啊,咱琢磨着也该论功行赏了。”
“拖了快一年了,将士们都盼着呢。”
朱圣保点了点头:“确实该赏了。”
朱元璋将奉天殿内的太监都挥退了之后,转过头看着朱圣保,然后悄悄的从怀里掏出了一本小册子。
“这个呀,咱前几天就己经琢磨出来了,咱和你婶子一起琢磨的,可不是独断专行。”
“你徐叔呢,是咱的老兄弟,发小,从咱投红巾军的时候咱们就在一起。”
“要论统帅全军,你徐叔我认为挑不出一点毛病,不管是打陈秃子还是北伐,没你徐叔都绝无赢的可能。”
“咱认为啊,可以给你徐叔封个魏国公。”
接着,朱元璋伸出手点了点朱圣保手中的册子。
“你常叔,破阵、先登、夺旗、斩将这些功劳他也没少立,冲锋陷阵这块吧,咱觉得除了你没人能比他强。”
“所以咱觉得,给你常叔封个鄂国公。”
“你汤叔,老实,还有些拧巴,但是这些年守大后方也没出过岔子,咱琢磨着给他封个信国公。”
“邓愈卫国公。”
“李文忠曹国公。”
“李善长,这个老小子虽然心思活泛了些,但是这么多年跟着咱出生入死,功劳也不小,咱打算封他个韩国公。”
朱元璋就这么掰着手指头一个一个的数了过来,数到最后,他看向了朱圣保。
“咱觉得最难给的就是你们两兄弟。”
“驴儿那小子混是混了点,但是洪都那一战是真给咱长脸,咱是真没想到你们两兄弟能守这么久。”
“再加上鄱阳湖,这小子也没怂,和文忠一首冲在最前面,北伐也是。”
“他也是咱的亲侄儿,咱思来想去,这国公之位也得有他一个。”
“咱希望他以后能沉稳点,所以咱就拿着书左翻右翻,终于看到了一个靖字,就封个靖国公吧。”
最后,朱元璋沉默了片刻,他就这样盯着朱圣保。
“最难定的,是你的。”
他深吸了一口气,将手搭在了朱圣保的肩上。
“论功勋,攻克应天你是首功,没有你,咱们还不知道能不能拿下这应天城。”
“洪都之战,是你带着文正、文忠、邓愈还有蓝玉、沐英几个小子死守孤城,挡住了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
“鄱阳湖上,又是你,在张定边冲到咱面前的时候,一枪给他囊死了,接着又割下了陈友谅的狗头,一举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