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二世看着战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一艘法国炮舰的沉没,对他而言无关痛痒,甚至隐隐有一丝快意。他关心的是,这场冲突能否为俄罗斯数百年的战略梦想:夺取君士坦丁堡和海峡打开一扇窗。
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公爵进言道:“陛下,纳赛尔丁的狂妄,为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英法已被拖入泥潭,他们现在需要我们,就象干旱的旅人需要泉水。这是我们的好机会!”
但沙皇仍有顾虑:“与巴黎结盟?戈尔恰科夫,我们与奥地利在巴尔干的矛盾,与英国在全球的角逐,并不会因此消失。法国人值得信赖吗?他们在克里米亚可没给我们留下好印象。”
“陛下,这不是基于信任的同盟,而是基于共同利益和共同敌人的暂时结合。”戈尔恰科夫精辟地分析,“法国需要我们的陆军去粉碎纳赛尔丁的地面力量,我们需要法国的海军和外交支持来对抗英国可能的干预,并最终实现我们的海峡目标。这是一个各取所需的交易。”
陆军大臣米柳京也力主结盟:“我军在高加索和多瑙河方向已部署完毕。与法国联手,我们可以东西对进,彻底肢解这个波斯人拼凑起来的帝国。届时,黑海将成为俄罗斯的内湖,您将成为收复君士坦丁堡的千古一帝!”
亚历山大二世被“千古一帝”这个词深深触动了。收复君士坦丁堡,将双头鹰旗帜插上圣索菲亚大教堂,这是自叶卡捷琳娜大帝以来历代沙皇的梦想。他内心的天平开始倾斜。
“你说得对,公爵。”沙皇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这确实是一个机会,一个我们不能错过的机会。但是,与法国人谈判,必须象在冰面上行走一样谨慎。我们要确保,最终摘取最大果实的是俄罗斯,而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他授权戈尔恰科夫,通过秘密渠道,向巴黎传递信息。
与此同时,在巴黎爱丽舍宫,麦克马洪总统收到了贝鲁特事件的消息。最初的震惊和愤怒过后,一种混杂着兴奋与焦虑的情绪占据了他的心头。战争已经打响,但法国独自面对一个集成后的庞大帝国,前景并不明朗。他迫切需要一个强大的陆上盟友,而俄国,是唯一且最佳的选择。
于是,在1873年1月,欧洲外交舞台上最诡异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一幕发生了:两个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兵戎相见、彼此猜忌深重的国家,开始了一场高度秘密的结盟谈判。谈判地单击在了瑞士的日内瓦,以避开英法俄国内无处不在的间谍和反对势力。
俄方代表是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公爵本人,法方代表则是麦克马洪最信任的私人顾问兼外交部长德·卡兹公爵。谈判在极度保密和相互试探中展开。
第一轮交锋中,戈尔恰科夫开门见山:“俄罗斯的内核诉求只有一个:在战后,获得对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完全控制权,并占领君士坦丁堡。”这是俄国的百年梦想,不容妥协。
第一轮谈判不欢而散,双方的目标看似水火不容。实际上也是亮出自己的底线。
在休会的间隙,戈尔恰科夫授意他的副手,以一种“非正式”的方式向法方传递了一个信息:“公爵阁下对黎凡特的特殊利益表示理解。或许,在埃及问题上,我们也能找到一些……共识?毕竟,伦敦的态度总是那么令人不安。”
第二轮谈判,气氛微妙地发生了变化。不再咄咄逼人地反对俄国对海峡的诉求,而是开始探讨“实现方式”。
“公爵阁下,”斟酌着词句,“直接吞并君士坦丁堡和控制海峡,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但是,如果战后在君士坦丁堡创建一个……嗯,一个依赖俄国军事保护的新政权,由这个政权来邀请俄国舰队驻扎,并授予海峡的管理权,那么国际社会的阻力是否会小很多?”
戈尔恰科夫心中冷笑,这不过是换汤不换药,但他脸上却露出赞赏的表情:“一个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想法,公爵。一个独立的,但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君士坦丁堡国家,确实是可能的解决方案。”他刻意模糊了亲俄和完全控制之间的界限。
接下来,双方开始了冗长而艰苦的条款细节磋商,每一个字眼都充满了算计:
军事合作条款:俄国承诺,在条约生效后一个月内,出动至少30万主力部队,从高加索和多瑙河两个方向,对奥斯曼和伊朗联军发动决定性的攻势。
法国承诺,其地中海舰队将与俄国黑海舰队进行协调行动,首要任务是摧毁或封锁奥斯曼和伊朗的海军力量,并确保法国陆军在黎凡特地区安全登陆。双方承诺不单独与敌人媾和。
2领土与政治安排:
俄国将获得:战后在巴尔干北部的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创建亲俄的保护国。
吞并奥斯曼帝国在东安纳托利亚的大片领土,直至特拉布宗-埃尔祖鲁姆一线。确保创建一个君士坦丁堡自由市,该市拥有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的土地,并由俄国保障其安全和独立。
法国将获得:对叙利亚、黎巴嫩及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或保护国地位。在埃及获得与英国同等的政治、经济特权,并为未来可能的行动保留权利。获得奥斯曼北非的的黎波里塔尼亚的控制权。
共同安排:承认奥地利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特殊利益”。
鼓励并支持希腊、塞尔维亚、蒙特内哥罗等国瓜分奥斯曼帝国剩馀的欧洲领土。
将安纳托利亚中部高原留给一个被严重削弱的、内陆的奥斯曼残馀国家,使其成为俄法之间的缓冲地带。
伊朗必须将其势力范围完全退回至1872年之前的边界,并支付巨额战争赔款。
同时针对英国的条款:双方约定,在战争期间及战后,共同抵制英国对海峡事务和埃及事务的任何单方面干预。默许对方在各自势力范围内,采取排挤英国商业和金融利益的措施。
谈判持续了数日,双方在领土划分、出兵规模和时间表上反复拉锯。戈尔恰科夫坚决要求法国舰队必须承担主要的海上作战任务,以保存俄国黑海舰队实力用于战后控制海峡;而德·卡兹则一再要求俄国陆军必须承担最主要的伤亡,并尽快发动进攻以缓解法国可能面临的压力。
最终,在1873年1月24日深夜,《日内瓦协定》终于起草完毕。尔恰科夫和德·卡兹分别代表俄罗斯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在文档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们没有使用国玺,也没有盛大的仪式,这份将改变无数人命运的文档,在静谧中完成了签署。
(本章完)